/秦腔科普/
/板胡/
秦腔伴奏乐器众多,其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是板胡,发音尖细清脆,极富节奏感。此外,文场还有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来一起了解板胡。
一
乐器简介
板胡(Banhu),拉弦乐器的一种,伴随着中国地方戏曲梆子腔而出现,是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擦奏弦鸣乐器,在中国已大约有多年的历史。板胡有多种名称,如秦胡、胡呼、梆子胡、大弦等。音色高昂、坚实,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适于表现热烈奔放的曲调,是北方戏曲、说唱的主要伴奏乐器,也可用于合奏和独奏。
二
种类区分
板胡的品种较多,除用于独奏和乐队合奏的板胡外,还有各地方剧种用的板胡,如高音板胡(又称河北梆子板胡或评剧板胡)、中音板胡(又称河南梆子板胡)、秦腔板胡、山西板胡(又称晋中板胡)、用于绍兴高调中的板胡和用于广东音乐、戏曲、曲艺中的椰胡等。
板胡据各地方音乐特点的不同,在使用上有琴筒大小之分,如陕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略大;河北、东北一带的音乐用板胡,琴筒都较小。除此之外,它们在琴杆粗细、弦轴长短、琴弦的使用及音色等方面也各有差异。
板胡大师刘明源
三
由来和渊源
板胡因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板胡”,清代时曾别称板琴。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流行于西北、华北、东北各省区,尤以陕西、甘肃、山西等省最为盛行。最初,板胡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比如像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由于板胡和中国的戏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最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者的努力下,板胡的制作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使许多新品种加入了“板胡家族”。其中有中音板胡、高音板胡、三弦板胡、竹筒板胡、秦腔板胡等等,都是“板胡家族”的“新成员”。随着板胡形制的发展,板胡的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表现力也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中国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特色乐器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独奏乐器,并为民族歌剧、民族歌舞和声乐伴奏。
四
板胡与二胡
板胡的结构绝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上。
琴筒又称瓢,是板胡的共鸣箱,呈圆筒形,用坚硬的椰子壳做成,也有用木质、铜质或竹质的,七十年代以后还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琴筒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能使音响共鸣集中并造成板胡的特色。瓢大发音低沉不宏亮,瓢小则发音尖啸刺耳。
琴筒前口不蒙皮膜而胶以桐木板,这是板胡音色优劣的关键,以用木质松软、纹理顺直、匀密、无痕节和水渍的梧桐木为佳。筒后口有的敞口,有的开五个音孔,呈金钱眼状。
琴杆用红木、紫檀木或花梨木制作,以贵重的乌木为好,琴杆为圆柱形,上端是琴头,呈方形,开有弦轴孔。琴杆不宜过长,过长会有碍发音的优美,并加宽了指位,不便运指和掌握音准。
弦轴多用琴杆木料或黄杨木制成,表面开有辩纹,装在琴杆同一侧面。目前大部分板胡已用木柄齿轮铜轴,调弦既准确又不会回弦。
弓子用粗细均匀、富有弹性的江苇或其他竹子做成,比二胡弓子长而粗,上面装的马尾以白马尾为好,出音柔润。弓杆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笨重,过短不宜拉奏长音。
板胡的千斤又称腰马,因在琴杆中部支弦而得名,是用牛角或红木制成的扁形木片,用丝弦系于琴杆下铀到弦马的1/3处。
弦马用竹或木制成,置于面板中央以上、板的1/3处为宜,竹马共鸣较大,发音也较浑厚优美。
板胡和中国其它的胡琴类乐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富有乡土气息,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
二胡
版权所有
文案整理/王星入
编辑/王星入
责编/王莉
审核/王莉
图片、文案均来自于网络,侵权必删!
联系方式
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