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的大院,清凉的公园,夏日的街头,都是省级非遗临城县南调戏班的表演场地。化妆,着衣,登上舞台,演员们进入角色,他们便成了另外一个人。咿咿呀呀中,将角色的一生唱出来……
传统戏剧临城南调是临城当地的特色艺术,高低起伏的声调中,体现的是当地人对艺术的追求。临城南调传承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传承者们一代一代口传身授,将这一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
传承百年有种独特乐器——“点”《南调》又称《河南调》,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在清末传入临城,迄今已有多年历史,传承全靠一代代人地口传身授。《南调》传入本地以后,吸收了本地的优秀文化,与本地语言、民俗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临城地方特色的《南调》文化。长期在民间流传,深受群众喜爱。
在临城,不会唱南调也肯定听过。临城南调主要乐器有板胡、二胡、笙、三弦、低音胡、竹笛、唢呐、点、鼓、锣、手锣、梆子等。临城南调所用乐器中,比豫剧多出一种打击乐器——“点”(铜器)。在现代戏曲里几乎没有用到“点”,而临城《南调》里的“点”,在剧情或演出的特定环境里替代梆子,在演奏时表现出一种特殊风韵。
常用板式也非常丰富,有十余种,包括《头板》《二板》《原板》《慢原板》《飞板》《栽板》《家伙腔》《手锣穗》等。
闲暇时节,公园里找一处地方,表演者们聚在一起,咿咿呀呀唱起来,总能吸引不少人驻足欣赏。
悦耳动听和现代豫剧有明显区别临城南调演出所用的服装道具与现代豫剧一般无二。其所用的功法如手、眼、身、法、步也都能与现代豫剧功法接轨。武打套路《小快枪》《单刀枪》《双刀枪》《大刀双刀》等也与现代豫剧相吻合,但有些唱法与现代豫剧有明显的区别,具有自身的明显特色。
常用的曲牌有《一马三箭》《搭九架》《大开门》《小开门》《野鸡穴窝》《小花园》《五字开门》《六字牌》《大二板》《大摆门》等。常演戏目为《燕王扫北》《辕门斩子》《秦琼投朋》《敬德背鞭》《刘玉娥行会》《五女兴唐传》等。
音乐和唱腔古老而纯朴,音调高低起伏悬殊。临城南调要求演唱者吐字抑扬顿挫,干净利落。快板要起伏激昂,慢板需优雅流畅。既悦耳动听,又将戏剧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
整理传统曲目曲谱获得首份文字资料临城南调最初传入是清末时期。当时,赵庄村杨三桃外出学艺,得《南调》真传回到赵庄村,成立赵庄《南调》戏班。临城《南调》一般用于大戏演出,也用于民间小班,还可以自娱自乐,是当地人非常喜爱的一个剧种。
鼎盛时期,戏班艺人一度达40多人,现在临城南调老艺人缺乏。为使这项艺术传承下去,临城南调老艺人,已整理出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剧目和曲谱,使临城南调拥有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文字资料。
走村串巷为村民进行表演,非遗进校园到学校演出,到临城县文化馆进行专场演出,文化下乡进行惠民演出……临城南调的表演机会较以往更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