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发展 >> 正文 >> 正文

浅谈民族管弦乐队中胡琴类乐器的弓法问题

来源:板胡 时间:2022/6/3
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618/4641397.html

《浅谈民族管弦乐队中胡琴类乐器的弓法问题》

摘要: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初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五六十年代得到发展,至七八十年代全面建制成型,在近半个世纪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系统化和科学化理论体系。胡琴声部的优劣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乐队的水准,弓法问题是胡琴类拉弦乐器演奏的关键一环,在乐队合奏中弓法的个性与共性应受到重视。本文基于演出实践探讨胡琴声部弓法在民族乐队合奏中的应用,以期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民族管弦乐队;胡琴声部;弓法;指挥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快速发展,胡琴声部作为民族管弦乐队中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乐队的演奏效果和水平。因此,如何在排练过程中更好的展现乐曲思想内涵,提高作品表现力,改善胡琴声部的演奏水平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而对胡琴声部弓法应用的了解是其中重要内容。笔者基于多年二胡学习经验,加之乐团丰富的演出经历,深知胡琴在乐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胡琴声部的演奏在乐曲中所起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攻读指挥专业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经历,有意识地开展对胡琴声部弓法的研究,以期在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时,就胡琴声部中出现的弓法问题寻找有效的思路与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民族管弦乐队与胡琴类乐器的历史发展

(一)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与现状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孕育了众多的民族乐器,同时也诞生了丰富多样的民族乐队形式,如钟鼓乐队、江南丝竹乐队及吹打乐队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民族管弦乐队逐步登上舞台,且具有其他乐队形式无可比拟独特的音乐表现力。现阶段活跃在舞台上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其雏形产生于上世纪初上海创办的“大同乐会”。上世纪中叶,民族管弦乐队进入发展时期,国内各地均成立了职业民族管弦乐队,如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从最初传统的小型乐队,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成长为一支能较好地发挥民族乐器集体效能的新型民族管弦乐队。同时,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还积极吸取了西方交响乐队的长处,对乐器进行了系统化革新。

(二)胡琴类乐器历史发展及其种类

1.胡琴发展历史

胡琴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以前则被称为“奚琴”,流行于我国北部地区。宋代开始,随着戏曲和曲艺的兴起,胡琴类乐器成为重要的伴奏乐器。其中来自蒙古的马尾胡琴(又名二弦琴),与嵇琴、轧筝相结合进行改进,产生了新式胡琴。胡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弓弦乐器的成熟。近代,二胡成为胡琴的代名词。刘天华先生是现代二胡的开拓者,他将西方乐器演奏手法运用在二胡演奏中,拓展了二胡的表现力,同时也为现代二胡演奏奠定了基础。

2.民族管弦乐队中的胡琴

胡琴早期常用于戏曲说唱伴奏,“因此,根据各地戏曲唱腔风格的需要,胡琴类乐器逐渐分化,形成了高胡、河南坠胡、板胡、京胡、四胡、京二胡、椰胡、大筒、四弦、枕头琴、牛腿琴、二股弦等,”①由此可见,胡琴类乐器是一个庞大且多样乐器族群。胡琴类乐器除造型繁多、音色丰富外,共通之处在于弓毛夹在弦线之间,靠右手推拉琴弓磨擦琴弦发生振动。从其发声原理可以推断出它们同出一源,同为“奚琴”的子孙,因此被泛称为“胡琴”。在当代民族管弦乐队中,为拓展胡琴声部音域,除高胡、二胡之外,又加入中胡、大胡、低胡(革胡)等。随着胡琴乐器声部性能不断提升,民族乐队的建制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表现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当下民族管弦乐队胡琴组一般分为三个声部:高胡声部、二胡声部及中胡声部。二胡琴身由琴杆、琴弓、琴筒、琴弦四部分组成,其定弦为d、a。高胡又称“高音胡琴”,是根据二胡形制改良的一种高音拉弦乐器,其造型与二胡十分相似,细微区别在于高胡琴筒略小,定弦不同,为g、d定弦。中胡是“中音胡琴”的简称,其与二胡相比琴杆更长、琴弦更粗、琴弓更长,定弦则为g、d。高胡、二胡和中胡不仅在定弦上有所区别,在有效音域上也不相同,虽然均为三个八度,但高胡和中胡,实际音高相差一个八度。多数民族管弦乐作品,二胡是重要的旋律声部,高胡声部则起着加强旋律色彩的作用,中胡以伴奏音型或者和声的铺垫为主。因此,指挥在胡琴类乐器与乐队配合方面应给予特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