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茶卡镇茶卡村施成刚家中,大伙儿一起过大年的热闹场景。(摄于年1月31日)本报记者李娜摄
老村和新村的学校对比。
在这里看日子的变化。
排练节目。
拉二胡。除署名外,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张洪旭摄
数日前,随同乌兰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驱车赶到茶卡镇茶卡村时已近傍晚时分。夕阳中的茶卡村宁静中透着和谐,一排排院落让村庄整齐有致,既有乡村的味道,又因全村都在从事着旅游家庭宾馆的住宿和餐饮行业,村庄里又流动着靠近城镇的文化脉息。
村委会前的广场四周,以一个个专栏开辟出红色经典、村规民约、村史演变等乡村文化长廊,让眼前乡野之地蕴藉着浓厚的精神文化的底色。民间艺术团的成员身着各民族的服饰正在排练节目,不知谁家拉响的“胡胡儿”,婉转的小调萦绕在村庄的上空。乡村,早已不是贫困和寂寥的模样,过上小康日子的村民,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也在追逐着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眼前的茶卡村为“小康青海”着上了精神文化的彩衣。
精神文化
积攒“箱底本钱”
茶卡村党支部书记吴元强,是一位50多岁、身板壮实的汉子。此前,他已在村委会担任过各种角色,自担任村支部书记后,他感到自己的最大压力,已经不是村民能不能过上富足的日子,现如今就是如何让过上小康日子的乡亲们,在精神文化生活上也同样“富裕”起来。
村道上,吴元强介绍说,现今的茶卡村是从6公里外平均海拔多米的茶卡老村易地搬迁过来的。以前,在老村生活时,以种庄稼和养殖为主,村庄属于早期土质结构住房的样式居多,因其偏远,村民的医疗、教育等都极为不便。前几年,全村陆续搬迁到茶卡镇区的茶卡新村。茶卡新村属于统一规划的新型村庄,每家都是平方米的独门独院,水电设施俱全,与医院、学校和商贸店铺,在生活产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村民利用村庄在交通和靠近盐湖景区的区位优势,纷纷干起了家庭宾馆、客运出租、餐饮超市等产业,全村的年旅游总收入达多万元,村民的人均收入已超过元。
富了“口袋”更要富起“脑袋”。茶卡村在县里和镇上出谋划策、撑腰鼓劲下,围绕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想出了点子、趟出了路子。
在村委会所在地打出“阵地战”。专门辟出空间建起了“村史展览馆”,组织乡亲们在反复观看村史的变迁中,看到村庄的变化、日子的变化。以此为支撑,在村庄里营造起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于润物无声中构建起村民的精神家园。设在一侧的“乡村书屋”,成为村民们在闲暇时光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平台,在几行字、几页书的日积月累中,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增添出“一脉书香”。
40多岁的周文庆是茶卡镇的武装部长,同时也是茶卡村的联点干部。周文庆说,作为镇上的联村干部,以前一门心思就是帮着村里发展致富产业,随着村里家家过上小康日子,现在就要千方百计把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起跟上来。功夫没有白下,活跃起来的乡村精神文化,让村庄更有了精气神,村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滋润。
文化滋养
迸发乡村活力
傍晚的茶卡村在一派宁静中显现出乡村的秀美,板胡拉出的小调越过院落婉转地传了过来。循着琴声,跟随吴元强来到村民郝玉来家里。
平方米的庭院显得十分宽敞,正房外的铝合金落地门窗与透明屋顶的庭院隔开,庭院兼客厅成为郝玉来时常召集几位老伙计一起拉奏胡琴的独立空间。院里摆着桌椅,64岁的郝玉来正和与他年纪相近的村民王启伟、张炳林,合奏着村民们耳熟能详的乡村小调,郝玉来的老伴在一旁听着拉奏的曲子,时而出进添上茶水。
郝玉来说,自己的大半辈子光阴是在老茶卡村里度过的,那时候自己就热衷于“拉胡胡”,虽然一家五口人全指望着从地里打下的庄稼,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充满艰辛,可手里的那把“胡胡儿”却跟了他40多年。一家人住在老茶卡村的几间土房里,年头到年尾几乎都在庄稼地里忙碌,偶尔拉上几声“胡胡儿”也是为了解个“乏”,到了冬天农闲或年节时,村里耍开了“社火”,郝玉来的“胡胡儿”就派上了用场,为村民们平淡的日子添上几分过节的喜庆气氛。
临到从老村往茶卡新村搬迁时,家里的许多用了多年的陈旧家什大都留在了老屋里,唯独那把“胡胡儿”被郝玉来带到了新家里。因为离茶卡盐湖景区近了,郝玉来一家也随着众多村民开起了家庭宾馆,家里的收入比以前不知翻了多少倍。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郝玉来“拉胡胡”的空闲也多了起来,不但拉给乡亲们听,也拉给远来他家住宿的游客们听,并时常把村里爱好“响器”的老伙伴招呼到家里。一起吹拉弹唱,几年下来,有了镇上和村里的支持、村民们的喜好,郝玉来“拉胡胡”的班子已在村里小有名头儿,成为村里文化活动的“保留曲目”。日子在翻新,“胡胡儿”的曲调也在翻新,郝玉来和老伙伴合奏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已是拉得有板有眼,或许这就是寓情于乐。
而在郝玉来的“胡胡儿”之外,茶卡村组建了社火表演文艺队,每逢年节都到镇区乡村巡演,同时挖掘扶持本村的文艺能手,在各种节日开展拉二胡、弹三弦、民族舞和现代舞表演,并在全县“稳脱贫、感党恩、跟党走、奔小康”文艺汇演中拔得头筹……精神文化活动为乡村注入了活力,更为乡村重塑了精气神。
高原乡村
收获“精神食粮”
在奔向小康之路上,茶卡村和高原上的众多乡村,在由内而外实现转身和蜕变。在承继着传统文明的同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更新,村庄行进的路径上也汇入多元的精神文化元素。
距离郝玉来家隔着几排院落,来到57岁的村民施国贤家,他家的住房格局与众多村民家大体相仿,却是多了几分文墨气息。吴元强从旁介绍说,施国贤在老村还没搬来时,就是村里出了名的“土秀才”,忙完地里的活有了空闲,施国贤就爱提起毛笔写写大字。虽然施国贤总说自己的毛笔字“上不了台面”,可在乡亲们眼里却是“识文断字的文化人”。每逢过年,施国贤书写的大红春联,就贴在了老村家家户户的门头上。施国贤平素练字都是用报纸,从各处搜罗的报纸,戴着一副眼镜的施国贤先是细细看一遍,然后再留下来写大字,这个习惯在村民看来施国贤更是村里的“秀才”。
因此,村委会也动开脑子想让施国贤抽空教村里的孩子学大字。施国贤说,眼下都兴电脑了谁还练大字?村里的有心人说:“老辈人留下的东西,有的丢了,有的还真不能丢!”
顺着这个想法和思路,茶卡村给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培育起“贤孝茶卡”的村风,利用各种节庆和文艺汇演,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孝敬之星”“乌兰好人”……让村民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感知意义、体会崇高、增进认同。
茶卡村同时又把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精神文化引进了村庄,利用农闲组织村民田径趣味比赛,在村里的广场上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诗歌朗诵、“乡村道德大讲堂”,并组织村里的孩子有模有样地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田野上吹来清新的风,乡村在“扶犁耕耘”中收获了滋润而又沉甸甸的精神食粮。看呐,茶卡的田野上,映现出“小康青海”的身影。
记者感言
文化“富裕”添彩小康生活
茶卡村,是一个坐落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边缘的村庄。茶卡,在蒙古族语言里意为“盐池”。这个依傍“盐池”的村庄,在当地凭借资源文化精心塑造出“天空之镜”“天空壹号”文化旅游品牌的风潮中,茶卡村“借风行船”、“靠盐兴业”,曾经单一从庄稼地谋生计的村庄,摇身一变,吃起了“旅游文化饭”,以人均年收入超过元,腰包鼓起来的户村民,一溜小跑奔进了小康生活。
数日前的一个傍晚,来到茶卡镇西北7公里处的茶卡村。眼前的村庄院落整齐划一,村道洁净纵横,房前屋后侍弄着花花草草,既有村庄的遗韵,又有现代的气息。院廓的白底粉墙上或以文字在显眼处细说“村规民约”,或以醒目的笔调勾画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要义,寓意于画,在清新活泼中泛出乡野气息,村道俨然成为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长廊。村委会前的广场上,由蒙古族、藏族等群众组成的“达布逊戈壁民间文化艺术团”正在踏着节拍排练;村庄的上空回荡着村民拉奏的悠扬“小调”……因为精神文化元素汇入了村民生活,村庄显现出别样的氛围,别样的活力和生机。
在我省的辽阔区域中,通过脱贫攻坚战役,众多的农牧民基层群众已在告别贫困中踏上了富裕的生活之路,过上以前“连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千方百计为广大群众送上更加“可口”的精神文化“食粮”也在同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原大地日益深入人心,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在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明显提升,衍生出以先进文化鼓舞人、引导人的巨大影响力、带动力和凝聚力,如汩汩活水流淌在高原戈壁的每一寸土地,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显现“富足”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积攒出丰厚的“家底”,积累了添彩“小康青海”的活力资源。
不断丰富高原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升、达到新高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求和保证,也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重要支撑。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我省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刘法营)
作者:刘法营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