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舞台艺术精品
创作扶持工程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作为中心环节,加强对艺术创作生产的引导,发挥优秀作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形成各级文化部门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共同抓精品创作的工作机制和格局,文化部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该工程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评审结果,共有25部作品入选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其中10部作品入选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莆仙戏《踏伞行》成功入选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这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剧目,也是莆仙戏剧种首个获得该项殊荣的剧目。
专家点评
薛若琳
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
看了莆仙戏《踏伞行》的感受: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古典的又是时尚的,古今相通。剧目充分发挥了中国戏曲的两大悠长,可以说是莆仙戏的又一个经典。戏曲要发展必须三并举,这部戏的成功让我们再次印证了三并举方针的正确与久远。两位年轻人演的实在是太好了!关键是可爱。他们塑造的舞台形象可谓生旦并重,演的都那么投入走心,这一点很可贵。
王蕴明
中国剧协分党组原副书记
这部戏是臻于古典,又进行新的综合,达到一个尊古促新的范型,古典美,新的华彩,给当今观众美轮美奂的境界。它的尊古促新最终达到了诗的境界。《踏伞行》的出现不仅发扬了莆仙戏的艺术本色,又跳脱出各地剧种同质化的现象,为各地剧种提供了一种范型。
李春喜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副主任
这是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的姐妹篇。这部剧目取得的艺术成就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点是一对古代男女爱情纠葛的过程,写的单纯而又跌宕起伏且饶有兴致;第二点开发利用发展了古老剧种丰富多彩的舞台艺术,特别是表演艺术的传统资源;第三点努力促发演出所潜在的现代意识、拉近与现代观众的审美距离。
汪人元
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戏曲音乐家
这个戏实在是太好了!这是一出当代戏曲创作回归传统基础上追求突破与创新的典范式作品,从这出戏的创作观念以及我们艺术创作技术技巧的角度来说,这个戏堪称当前戏曲创作的质量标杆和质量检测的重要参照物。它的题材主旨围绕人性剖析和对真善美向往的一种永恒的话题之外,关键在于它充分彰显了戏曲传统的精神价值,体现了戏剧传统的独特、美好和眷恋。
姚金成
国家一级编剧、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踏伞行》可以说对于我们当前戏曲创作之言应该是现象级的作品。这个戏让我感觉眼前一亮,这是妙手无得、令我惊艳的珍品,不只是精品还是珍品不可多得。它简到极致、妙到极致、演到极致、美到极致。原来青春爱情可以是这么个状态,那么古典,那么含蓄,又那么细腻、精妙,这是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尤其是莆仙戏的表演形式让人看了觉得入迷,听了如痴如醉。我希望这个戏能够在全国有更大的影响力,有更多的文化界领导看到这个戏,呈现出完美戏曲艺术的另一种可能。
欧阳逸冰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一级编剧
你要想知道戏剧美学是什么吗?请看《踏伞行》。一部好戏大家都喜欢津津乐道,《踏伞行》这部戏在追寻着经久性,恒久性,它的行动性和戏剧性是典范。
赓续华
《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
这是一部值得我们这个时代好好研究的一部好戏,在当下这种粗糙的,批量生产的艺术环境下,这个戏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出现希望,让创作道路步上正轨。看了莆仙戏《踏伞行》的演出热血喷张、通体舒畅、大喜过望,终于看到一出的中国的艺曲的艺术的个性的审美的佳作,就是一出古老的精致的华彩的舞台剧,从来没有发现莆仙戏生旦戏这样好听。
年由周长赋徐春兰老师创作的《踏伞行》犹如璀璨的烟花,点亮了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的艺术星空,映红了每个观众喜悦的面颊,古老的戏曲艺术力量深刻的感染了当代人,这也是传统魅力的一种表达。《踏伞行》的演员也是有人生阅历的,更能诠释这部戏的含义,也是这部戏特色的一个地方。
姜朝皋
江西省剧协原名誉副主席、鹰潭市文联作协名誉主席、市剧协主席、一级编剧
久违了!这在当下一片红色题材、一片好人好事的题材、一片英雄人物的题材当中,不少的趋时之作、应景之作,在这片海洋之中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个题材的这么一部戏曲,有个比喻好像是从喧嚣的闹市到了一个宁静的殿堂,这是我看这部戏一个深深的感觉。
孙豹隐
陕西省文化厅原副厅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
《踏伞行》可以称为当下戏曲界的典范之作,对于这个戏我有个想法,福建这几年来给中国、给中国戏剧填补了空白、增添了光彩,可以说如果没有福建的戏剧,中国这几年的戏剧很可能会缺很大一块。这个戏是能传承下去,可以诠释什么叫做戏、什么叫做中国戏曲!《踏伞行》从文本、从导演、到演员的表演到音乐、舞美都是完全戏曲化的东西,是中国戏曲的精华。它不是一个方面,它方方面面汇成剧目的一个典范之作,在当下它更有价值与意义。
黄在敏
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名誉会长、研究员
祝贺福建省莆仙戏剧院,祝贺长赋先生与徐导排了一出好戏,看这出戏我是非常兴奋的,兴奋在我并没有在这个戏里去寻找什么生活的大义、什么内在的东西,而是带着有情趣的心态在欣赏这出戏。这点恰恰是我们古典戏曲重要的特点,曲尽人情、情却盎然。
姜志涛
《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
看完这出戏确实是好评如潮,一点不过分!让我重新认识到了莆仙戏的魅力,这是经典之作,几近完美!无论是编剧、导演、演员都几近完美,该美的地方全让你展示出来,演员的表演让我重新领略莆仙戏生旦的魅力。
周育德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
在这次戏剧节上居然拿出了像《踏伞行》这样传统剧目整理改编的成果,展示了一出精神为之一振的作品。莆仙戏是一个很有出息的剧种,建国十周年的时候创作了《团圆之后》,建国三十周年的时候推出了《春草闯堂》,那么建国七十周年《踏伞行》的出现,莆仙戏活得太有出息了,给中国戏曲作出了榜样,是非常有益的一种启示。
柳萍
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获得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看完《踏伞行》可谓是彻夜难眠,非常激动!就像各位老师所讲的说它是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一点也不为过!这出戏对当今的艺术创作是一个提示,也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给我们各个地方的剧种在今后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打了一剂强心剂,也感谢福建能出这么多的好戏,让我们在这个艺术节上能看到这么多的好戏。
于兰
原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一级演员、
梅花奖获得者
我从演员角度来看戏,我从心里能感觉到导演的东西在两位演员的表演上能体现出来,两位演员自身能驾驭这样的角色,我觉得他们的表演功底与表演手段和他们对人物的把控,不仅仅是对一个剧本的理解,演员自身的素养也好或者是修养也好,他们的演员素质不是作为演员那么容易做到的。
我觉得传统与现实糅合的戏,这是一个剧团建设正确的方向,出人出戏才能出精品,这也是剧团与剧种积累的方向,所以我为福建省莆仙戏剧院这样正确的选择感到庆幸。
林为林
浙江音乐学院创研中心主任、浙江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二度梅花获得者,首届政府“文华奖表演奖”获得者
《踏伞行》我是第一次当场看的莆仙戏,这个戏可以向全国推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所在。演员对莆仙戏的状态,对人物的把握,在舞台上真的非常淋漓尽致,像甘泉甘甜,像酒一样醇香浓厚。
丁科民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首先致敬福建省莆仙戏剧院,让我看到福建戏剧优良传统深厚的底蕴,也看到福建对传统戏剧继承与保护同时进行探索的不懈努力和杰出的成就。这一次让我充分的领略了莆仙戏的魅力、它的剧种特色、它表演的韵味、刻画人物的细腻而不失灵动,让我十分的敬佩。
主创简介
编剧:周长赋国家一级编剧
原名长福,当代剧作家。福建莆田人。原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书记兼副院长、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主任。曾当选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剧本创作,主要作品有莆仙戏《秋风辞》《江上行》;昆剧《景阳钟》;京剧《康熙大帝》《飞虎将军》和话剧《沧海争流》等,担任编剧的剧目曾多次获得文华大奖、文华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入选国家艺术精品重点资助项目等荣誉;个人获得三次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共十多个全国性奖项。
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话剧工作者、福建省优秀专家和福建省文化名家等。出版《周长赋剧作选》(一)(二)。
导演:徐春兰国家一级导演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后深造于该校高级导演研究生班;多年于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导演系从事教学工作;曾出访新加坡、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及香港、台湾等地。
主要导演作品:京剧《甲申祭》《圣洁的心灵——孔繁森》《风雨同仁堂》《花蕊》;小剧场京剧《闫惜娇》《玉簪记》《馒头山》;昆曲《贵妃东渡》《关汉卿》《红楼梦》《续琵琶》《金印记》《影梅庵》大都版《牡丹亭》《孔子入卫铭》《赵氏孤儿》(原著版);河北梆子《窦娥冤》《清风亭》《陈三两》《牙痕记》《张居正》;评剧《金沙江畔》《良宵》;越剧《唐婉》《柳永》《玲珑女》;黄梅戏《严凤英》;闽剧《红裙记》《双蝶扇》;锡剧《繁漪》;晋剧《于成龙》;苏剧《满庭芳》;赣剧原著版《邯郸记》。
所获主要奖项: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编剧奖;文华导演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昆曲《红楼梦》获年度中国戏曲学会大奖;第29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年摩洛哥国际艺术电影节唯一金奖——“天使奖”;年度中国大学生电影节戏曲奖;晋剧《于成龙》、闽剧《双蝶扇》获年度、年度文化部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
艺术顾问:姚清水国家一级编剧
曾任莆田县戏曲研究室主任,莆田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年,与祁宗灯合作整理改编传统戏《状元与乞丐》,年晋京演出,荣获-年全国优秀剧本奖,为全国二百多个剧种搬演。郭汉城、张郁、刘坚、等文艺界领导和专家,曾一致赞扬《状元与乞丐》是继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之后的“又一颗艺术明珠”。他先后还创作《葫芦湾》《玉兰花》《叶笛秋声》《逃难记》《藩国纪闻》《公章记》《白玉锁》等莆仙戏剧目,均在省会演中得奖。年开始,姚清水开始涉及小说的创作,至年,先后有《反客为主》《假痴不癫》《李代桃僵》《金蝉脱壳》《铁血宰相张居正》五部小说,由台湾实学社出版。
副导演:祁玉卿
省级非物质项目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年进入莆田县戏曲学校学习,师承黄文狄先生,工文武生,在省、市戏剧会演中多次获得优秀演员一等奖、二等奖,成为莆仙戏小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她的事迹多次被《福建日报》等报刊杂志刊登报道。年11月间,在福建莆田县委礼堂,国家领导人朱德、郭沫若观摩演出朱国福先生的作品《靖边记》剧目,扮演主角杨门将杨恕。年,在福建莆田县观桥剧院,国家领导人,中国政协副主席,世界文化名人,中国佛教会长赵朴初,观摩演出杨美煊先生的作品《韩贞姬》剧目中扮演“韩儿”主角,均受好评。年—年在莆田县戏曲学校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先后在《访友》《胭脂铺》《百花亭》《孟丽君》《双玉蝉》《玉蜻蜓》等剧目中饰演主要角色,很多剧目都成为莆仙戏传统保留剧目。在莆仙戏的一些重点项目的传承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副导演:王少媛国家一级演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莆田市艺术学校校长,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级非物质项目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曾获福建省第二届青年演员比赛金奖;福建省第二届“水仙花”戏剧比赛优秀戏曲唱腔奖;福建省第18届戏剧会演演员奖;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福建省第21届戏剧会演最佳演员奖;福建省第25届戏剧会演表演荣誉奖。
唱腔设计:林国城国家二级作曲
曾任莆田县莆仙戏二团、莆仙戏一团团长、莆田县戏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年进入莆田县跃进剧团,拜名乐师龚凤藻为师,学习特色乐器演奏及音乐设计,后又拜莆仙戏名乐师黄满堂为师,学习莆仙戏曲牌演唱韵艺,精通莆仙戏‘吹、拉、弹’等诸多特色乐器的演奏技巧,多年来坚持参加福建省文化厅、省艺研院举办、由郭祖荣老师主讲的《福建戏剧作曲培训班》,戏剧音乐作品《葫芦湾》《叶笛秋声》《逃难记》《第二十七名进士》《白玉锁》《天子与娇客》《江梅妃》《海神妈祖》等均获省级会演音乐设计奖和优秀音乐设计奖,《江上行》音乐设计获第六届中国映山红戏剧节‘作曲一等奖’,指挥的乐队荣获乐队演奏一等奖,曾连续两届获莆田市拔尖人才称号。
作曲配器:王啸冰国家一级作曲
江苏省演艺集团创作研发部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创作的作品涉及歌舞、影视、戏剧等多种形式,曾荣获中国艺术节、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国戏剧节、中国京剧节等奖项。多部作品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及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年被授予首批江苏省优秀青年音乐人才称号,年个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首批音乐作曲)。
主要音乐作品有:管弦乐作品《彝梦》,交响组歌《大运河畅想》,民族管弦乐《滇腔琴韵》,二胡协奏曲《龙凤呈祥》、《苏北随想》,板胡协奏曲《气贯长虹》,民族室内乐《琴赋》、《探烟望雨》,新民乐作品古筝与电子音乐《闺梦》、二胡与电子音乐《画韵》,歌曲《莫愁听雨》、《爱上你》、《不该来江南》、《梨园寻梦》、《思念》、《百味相思》等。
主要舞台剧作品有:京剧《大面》,越剧新版《八女投江》,扬剧《丹凤湖畔》、《太平桥》,滇剧《铁血流芳》、《情写春秋》、《乡谣》、《流动》,苏剧《满庭芳》,白剧《榆城圣母》,傣剧《刀安仁》,淮海戏《临时爸爸》,淮剧《武训先生》,舞台剧《寻找张爱玲》,魔幻神话音乐剧《美猴王》,话剧《张謇》等。
舞美设计:罗江涛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学院,德国卡尔斯鲁尔国立造型艺术大学,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主要作品;话剧《纪念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赵氏孤儿》《矸子山》《万世根本》《徽商传奇》《老大》,歌剧《雷雨》《雪原》,河北梆子《窦娥冤》,川剧《易胆大》,评剧《呼兰河》,豫剧《常香玉》,秦腔《西京故事》,昆曲《金印记》,京剧《马前泼水》,闽剧《双蝶扇》,歌舞《八桂大歌》,舞剧《文成公主》,舞蹈诗《侗》,北京残奥会开闭幕式舞美总设计等。作品多次荣获文华最佳舞美设计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舞美设计奖,国家十台精品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舞美设计奖,香港华文戏剧节优秀舞台美术奖,中国歌剧节优秀舞美奖等。
灯光设计:齐仕明国家一级舞美
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涉猎广泛,多部剧目获“文华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京剧艺术节奖,中国戏剧节“舞美灯光奖”,中国“秦腔艺术节舞美灯光奖”,中国“评剧艺术节舞美灯光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节舞美灯光奖”“天下第一团舞美灯光奖”“中国艺术节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等国家级奖项,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代表作有京剧《高高的炼塔》《曹操父子》《大足》《紫袍记》《赵武灵王》;评剧《祥子虎妞》,秦腔《曹植》《锁麟囊》,豫剧《清河湾》《琵琶记》;芗剧《生命》;莆仙戏《海神妈祖》;闽剧《双蝶扇》《贬官记》等。
音响设计:吴秀龙国家一级舞美
作品曾获“文化奖”五个一工程奖,被评为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十大剧目之一,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授予“调音师优秀大奖”,音响设计荣获福建省第五届艺术节省文化厅授予“舞美奖”。
服装设计:蓝玲国家一级舞美
中共党员。畲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顾问、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浙江分会副会长。
多部作品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奖、文华大奖;获得中国舞美学会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还多次获得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节、中国京剧节、中国昆剧节、中国评剧节、中国越剧节等国家级奖项。
创作理念:《为演员创造角色》。
被称誉为“造美之人”。
道具设计:李伟
舞美设计,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舞美协会会员,师承贺逸云。曾参加福建省戏剧展演《状元与乞丐》剧目舞美设计,并晋京参加舞美制作;福建省第十五届戏剧会演《刘贺登基》剧目获舞美设计奖;福建省第二十届戏剧会演《王府轶事》剧目获舞美设计奖;莆仙戏《秋风辞》剧目晋京演出,并获文化部“道具专项奖”;第六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母子惊魂记》剧目获舞美设计二等奖。
第一折:踏伞
第二折:听雨
第三折:又雨
第四折:共渡
主演
王慧兰
黄艳艳饰
陈时中
吴清华饰
王氏
陈芳萍饰
艄公
郑仁森饰
店妈
马燕玉饰
家童
吴莎莎饰
检场人/喽啰甲/渔民
康斌饰
检场人/喽啰乙/渔民
何林新饰
检场人/渔民
吴清鸿饰
检场人/渔民
朱金棋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