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又有“张派”异军突起。《望江亭》、《状元媒》、《西厢记》的新唱腔、新伴奏为“张腔”奠定基础,不仅“火红”了张君秋,造成了后来“十旦九张”的风靡盛况,也使他的琴师何顺信,张似云大大出名。尤其是张似云的二胡,妩媚、响亮、雄浑,更是“张派”建立风行的基石,也是自王少卿以后造成京二胡第二个辉煌时期的主力。
张似云是辅仁大学毕业生,喜爱京剧,他有一双好手,擅拉二胡。他曾师事王少卿,梅派基础深厚。他的二胡,在梅派二胡的刚正甜润之外,更添妩媚婉柔的韵味。加以音色好,手劲足,使他的演奏十分出色。由于他的二胡委婉、优美、富有感情,所以他伴奏的散板(50年代前称摇板)更有感染力。例如《状元媒》里的“这才是,平白的,张冠李戴……”、或是《玉堂春》“来
至在,督察院,举目望上观……”、又如《法门寺》“一霎时,好一似,鹰拿雀燕……”等西皮散板唱段,他的二胡,加上何顺信穿云裂帛的京胡,把张君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情感和韵味衬托得淋漓尽致,让人听了回肠荡气,三日绕梁。
张似云和张君秋的遇合,很有传奇性。时间大约在年北京市京剧三团成立的时候。安志强著的《张君秋传》中有这样记载:“最初,广播电台播广告常夹播一些京剧唱段,张似云被请去拉二胡。张君秋平日听无线电,常听到里面为唱腔伴奏的二胡有特点,音准好,音量饱满,就打听这是谁拉的,人家告诉他说,这是个票友,那语气里多少夹杂着一些票友不值得一提的意思。张君秋不那么想,他想的是,票友里面也有好样的。三团成立时,原来张君秋拉二胡的另有所约,剧团就少了一把二胡。怎么办?张君秋说:‘找那个电台里拉二胡的。’张似云就是这样成为专业二胡伴奏的。”
张似云年去世后,若干生前友好门生座谈哀思,总结他的成就。说“他是在继承王少卿的基础上,吸收了各种乐器的拉法,把京二胡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他的二胡在力度上特别强烈,特色非常显著。他和张君秋、何顺信的合作在京剧界应该说是空前的。”又称他为“继王少卿先生之后,推进、完善、丰富京二胡伴奏艺术重要领军人物。”由于他的贡献,“京
二胡演奏员这一职务在全国得到承认、普及和共识。”
京二胡经过两个辉煌时代,它在京剧文场中地位的重要性已得到确认。二胡演奏员今天在舞台上的地位也普遍提高。各戏剧院校的音乐班正在不断地培训二胡专业人才。近年来更是造就了很多杰出的女性二胡演奏员。我们希望在她(他)们中间能产生一批新一代的“王少卿”和“张似云”,把二胡的辉煌时代延续下去。
在我们称颂京二胡的成就和贡献时,很遗憾地也发现社会上或者京剧圈内尚存在着一些对“二胡”不正确的观念或态度。那就是把二胡看作是附属、次要的乐器,不予重视。早期的音像出品,只注明演员,不提文武场。现在改进了,也加注京胡和鼓师,但还是忽略了极有贡献的二胡。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音配像”几百出戏的纪录片里,在旦角戏的片头往往只有京胡和鼓师的名字,不提二胡。《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和《中国京剧音像集萃》是极其重要的保存京剧精华的宝藏和史料,希望编辑者能在续出时或修正早期出品时对此有所补充。其他类似的音像制品或戏考等出版物,希望也在这方面有所留意。张似云先生说:“二胡不是京胡的附庸。”它另有一功,有其特性。在旦角的戏里,二胡不但重要,而且常是精华所在。二胡演奏者的姓名应被标明、表扬,让倾慕者有观摩欣赏的机会。
上面说到二胡“另有一功”,是指它在拉奏技巧上有独到之处。但另一面,在整体文场运作中,它还要顾到和京胡严密协调配合,所以要成为好的二胡演奏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多方面的:一要手音好,二要耳音好、调音准,三要凝神注意和京胡起音、停顿、节奏完全吻合。一般二胡演奏者常易在第二,第三上出问题。(专业者尚好,业余票房中常见这种现象:二胡和京胡失调,或参差不齐,造成“惨不忍闻”的噪音,演奏者尚不自知。这主要由于观念上未重视二胡,以为任何人都可以拿把二胡来“凑凑”。)这更加说明了二胡的难拉、难精,而那些造诣高的、成了名的二胡演奏家则更应该受到我们的敬重和称颂了。
伴奏+CD+VCD共九张盘价格:¥元
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