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介绍 >> 正文 >> 正文

浙江婺剧口述史bull编导卷陈

来源:板胡 时间:2022/6/20

浙江婺剧口述史?编导卷

聂付生方佳等著

陈良友(—),浙江义乌人。曾在义乌婺剧团担任舞台灯光。自称专业戏迷。熟知婺剧剧目、音乐和表演,是婺剧界少有的“婺剧通”。

刻写曲谱的收获

我从小就是个戏迷。每逢家乡的会场戏,我都会跟着大人们一起去,因为年龄小,挤不到前台,老是爬上别人的栏杆凳。栏杆凳是一种高约二米多的长凳,坐板的周围围以低矮的栏杆,一排可以坐五六个人。

我家所在地解放初期叫和平村,村里有个和平剧团,演员都是村坊邻居,都是业余的。我最喜欢看他们演戏。

(农村演出场景。义乌婺剧团提供)

我村里还有个用毛竹箬棚搭成的戏院,在这里面演的都是大班,即专业剧团。每逢星期天,父亲都会给我七块钱(相当现在的七分钱)买票看戏。我喜欢的戏是像《马超追曹》《火烧蜈蚣岭》一类的武戏,不喜欢《五子哭坟》《药茶记》等一类文戏。古语说:“锣是铜的,花旦是雄的。”婺剧最早的都是男性艺人,我小时候看的戏就都是男艺人扮演的。男艺人的嗓音唱不来女声,所以,出现了雌雄喉,前半句用真嗓,后半句用假嗓。之所以如此,还有个原因,那时,受条件的限制,没有音响,没有扩音,艺人们为了把声音传到最后一排,往往靠提高调门,甚至大声喊叫。同时,艺人们习惯在唱词里添加很多的语气助词,如“啦”、“哪”、“呃”等,也影响内容的表达。这样,听起来的声音效果就不是那么理想。就是这样,我还是很喜欢。父亲去世了,家里经济没有了来源,除了看看会场戏,戏院里的戏就无缘了。年,我考入义乌婺剧团。先是演小生,后改灯光。我在义乌婺剧团遇到两个好老师,一个是骆光泽,一个是吴高登。骆光泽是搞舞美设计的,他写得一手好字,剧团的幻灯字幕都出自他的手。那时候,没有电子屏幕,字幕上的文字都需要人工手写。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用毛笔将字写在一张透明纸上,再用幻灯机将透明纸上的文字投射到挂在前面的白幕布上。骆光泽只要制作幻灯片,我都站在旁边观看。他见我有兴趣,就试着教我。我六岁上学,进剧团之前,已读到初三,是剧团里文化水平高的学员。因家穷,无钱买钢笔,用的都是毛笔和蘸笔,所以,毛笔字有一定的基础。骆光泽教我书写幻灯片,一教就会。吴高登是乐队的,懂简谱,乐队的曲谱蜡纸都是他刻写的。我对刻蜡纸也很感兴趣。吴高登善解人意,教我刻蜡纸的技巧。我在义乌婺剧团的工作主要是舞台灯光。那时,灯光都很简单,白天靠的是自然光,只有晚上才有舞台照明。因闲着没事,我就给乐队刻写曲谱。吴高登见我做事认真,干脆把刻蜡纸的机会也让给了我。刻着刻着,我还真的爱上这一行了。开始时,经常会刻错。正好胡克英来到我们剧团,他发现我的错误,就跟我说:“你的音乐知识还要学学。”胡克英是浙江婺剧团的作曲,擅长二胡、板胡、徽胡的演奏,曾为多个婺剧团作过曲,他给义乌婺剧团作的曲,都是我刻写的。他主动教我简谱、五线谱。实践多了,知识丰富了,错误也就少了。文革时期,我去了工厂。我能刻曲谱的事,还是没有被人忘记。义乌文化馆委托我刻了《义乌县曲艺资料集》《义乌县民间器乐曲曲集成》,东阳县文化馆委托我刻了《东阳县民间器乐曲集成》,金华地区群艺馆委托我刻了《金华地区民间器乐曲集成》,省群艺馆委托我刻了《浙江省民间器乐曲集成》。

年,楼敦传找到我,叫我刻写《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金华本》中的乱弹、徽戏、部分,我欣然应承。我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规定每天刻十张蜡纸,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任务。

刻多了,接触了很多资料,见识也广了。在刻写的过程,我有意将自己感兴趣的唱腔进行比较和区别,按东阳、义乌、浦江、金华、永康分类,比较这些不同路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进一步,我就按照徽戏、乱弹分类,了解他们的音乐、锣鼓等方面的特点。我的锣鼓经就是这么得来的。加上这时,也有专家在研究婺剧的音乐,他们的成果也都汇集到到我这里,需要我刻写。通过学习,我知道的东西更多了。如,乱弹和徽戏的锣鼓经不完全一样,同是,徽戏的是:格嗒令匡,匡嗒令齐,格嗒匡匡令匡卜;乱弹的是:吉咚咚匡,吉咚咚匡匡切匡切匡卜。

再如,乱弹锣是“衣咚衣,匡令衣齐匡令匡,卜”,徽戏锣就缺后一“卜”。

说明:发布的为文章初稿,请购买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阅读。

作者介绍

聂付生,年生,湖南洞口县人。文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朱眉叔、李时人、黄霖诸先生。主要从事明清文学和浙江地方戏研究。著有《冯梦龙研究》《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浙江戏剧史》《20世纪浙江戏剧史》《新声代变:绍兴戏剧史》等。

方佳,年生,浙江衢州市人。现任职于衢州市交通运输局服务中心,高级政工师,曾任衢州市婺剧团副团长。师从周越先、楼冬梅等,主攻刀马旦、小生。曾出演婺剧《雪里梅》《玉堂春》等,获得文化部第七届“群星奖”、浙江省第二届“优秀小百花奖’等。创作、导演婺剧《方书记和他的孩子们》《翠花鸡》等,作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及浙江省、市各级电视台播出。

作者介绍选自浙江人民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