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介绍 >> 正文 >> 正文

如果去了敦煌,不看曲子戏就是一种遗憾陇

来源:板胡 时间:2023/6/12

原创马猫

敦煌,这座位于甘肃西部的小城,曾经是连接交易的咽喉要道,拥有着多样的民间文化,其曲子戏便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敦煌艺术百花中的一朵奇葩。那么,什么是曲子戏呢?曲子戏是流行于我国西北五省区的民间小戏,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20世纪初的清末民初在中国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敦煌曲子戏是甘肃省敦煌市独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亦称“小曲戏”、“小调戏”,它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在发展过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户的艺术成分。

关于敦煌曲子戏,在当地流传着一则故事,名叫《换柱子艺高换婆姨》:20世纪30年代,敦煌有名的曲子戏丑角“换柱子”演艺超群,有一次,他在酒泉的大型庙会上演出,当地有威望的秦大人和太太也坐在戏棚里观看,站在旁边给秦太太摇扇子的丫环更是看得入迷,情不自禁大笑出声,不小心将扇子掉落在了秦太太头上。丫环吓得魂飞魄散,谁知平时极爱发火的秦太太并没生气,反而笑眯眯地望着正在发呆的丫环,问:“怎么,相准这个小伙子了?”丫环羞得满面通红。秦大人为讨夫人欢心,立即做主将丫环许配给了换柱子,还赏了四十两银子作嫁妆。这件事从酒泉传到敦煌,当地人都戏谑说:“换柱子好福气,技艺换来个好婆姨。”

以上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国,此时是敦煌曲子戏最为盛行的时期,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子戏班,并涌现出了较有影响的曲子戏演员。“东牛西牛两个旦(花旦),没有换柱子娈(玩)不转”,说的就是第二代曲子戏的三位优秀演员,东牛、西牛、换柱子均为艺名,东牛名赵吉德,西牛名王登义,换柱子名高中,此外还有孙家福、沈生财、孙家友、周进录、方荣在观众中也颇有名气。

敦煌曲子戏的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其中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文武场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欢,走得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

敦煌曲子戏的音乐唱腔吸收了陕西秦腔、眉户及甘肃各地曲子戏的各种曲调,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牌体戏曲音乐,它包容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等各种艺术成分,主要由剧本、曲调、曲牌三部分组成。其伴奏乐器文武兼备,剧本短小、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滑稽。曲调非常丰富,欢调使人兴奋无比,悲调能够催人泪下。敦煌曲子戏在舞台上演出时,演奏的乐队分为文武场面,武场是指打击乐,文场是指丝管乐器。武场中的乐器主要有板鼓、板、梆子、手锣、勾锣、甩子、瓦子等;文场中的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竹笛、唢呐等。

敦煌曲子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反映各个社会时代的风貌,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敦煌曲子戏自形成后上演的传统及现代剧目共有71个,到21世纪初,能搜集到已整理保存的剧目有45个,流传下来的敦煌曲子戏主要有《小放牛》《老换少》《磨豆腐》《绣荷包》《打懒婆》《两亲家打架》等作品。经常演出的大概有三十多个,其中以《磨豆腐》《大保媒》《八洞神仙》等最为喜闻乐见。

由于曲子戏是民间艺术,一直都是口传心授,并没有形成文字资料和相关记录,许多珍贵的剧目曲调都随着老一辈艺人的去世失传,无可考据。有研究表明,尽管在内容上有所演变,并增加了民间新创作和新的艺术形式,但在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敦煌曲子戏中,仍保留有敦煌遗书中的曲子词和曲调,这使敦煌文化的余脉在民间得到了延续。为保护和弘扬曲子戏,扩大影响,当地政府采取了举办曲子戏艺人培训班、邀请老艺人集中发掘、整理、传授曲子戏剧目和录音、录制剧目等多种举措,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使敦煌曲子戏能够更进一步地传承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