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优势 >> 正文 >> 正文

枣梆声起荡气回肠

来源:板胡 时间:2022/9/2
郑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60xh.com/xinwen/3260/55546.html

枣梆声起荡气回肠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琦通讯员高梦

市级非遗项目枣梆,因其在演唱时需使用枣木梆子打击节奏而得名,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几代艺术家的精雕细琢下,枣梆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精湛细腻的表演艺术,成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瑰丽奇葩。

源于民间不断发展

枣梆是山西上党梆子与聊城当地戏曲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在聊城众多戏曲中极具特色。枣梆源自山西上党梆子,对此有不同说法:一种是乾隆初年,山东一带商贾云集,会唱山西戏、“远服贾而通货贿”的商人,在闲暇时间教当地人清唱戏曲,才有了枣梆;另一种说法是,清嘉庆十五年(),山西省上党的一个典当商人,将其家乡戏上党梆子传到了鲁西南郓城一带,后来又传到了聊城莘县等地区。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生存,日占区的许多枣梆艺人纷纷来到冀鲁豫根据地,无形中对根据地枣梆剧团的发展、枣梆艺人技艺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支援刘邓大军渡河作战、解放时期动员群众参军、鼓舞百姓踊跃支前……枣梆剧团始终配合革命斗争形势,以文艺的力量振奋人心。枣梆剧团还组织多场文艺演出,丰富根据地军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带去欢声笑语。

文化碰撞独具魅力

年前后,枣梆乐师在枣梆传统伴奏乐器头把(锯琴)、二把、三把(胡胡)的基础上,陆续增添了板胡、低胡、笛子、笙、唢呐、电子琴等乐器。上党梆子昔年主要演唱“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五种声腔,枣梆承袭传统,亦能兼唱“五套”。后卷戏失传,仅余“昆、梆、罗、簧”四套。

在表演艺术上,枣梆和山东梆子柳子戏一样,具有粗犷、豪迈的特色,注重表现力;在唱腔上,它既可高亢激昂,又可委婉活泼,旦角唱腔和花腔更是优美动听;在板式上,真假嗓结合,真嗓吐字,假嗓拖腔,真假嗓嗓变截然,由真嗓突然翻高而成假嗓,假嗓拖音甚长,小生、小旦的拖腔皆用“咿”“呀”,黑脸、红脸的拖腔皆用“啊”“呕”,听起来别具风味。

枣梆脱胎于上党梆子,剧词韵脚至今仍保持着浓厚的山西方言特色。“门前车马闹嚷嚷,众乡亲来庆贺我的才郎。头上青丝绾水纂,鬓边斜插白玉簪。南京官粉净了面,苏州胭脂点辱尖……迈步且把二堂上,八幅罗裙响叮当。”按照山东地方戏曲的一般规律,韵脚中的“嚷”“郎”“当”属“苍桑”,辙“簪”“尖”属“天仙辙”,混用则称“跷辙”。在这段《狄青借衣》唱词中,“天仙”与“苍桑”混用,朗朗上口,让人如沐天籁。

枣梆大多取材于民间演义小说,如歌颂古代忠良的《天波楼》,表现行侠仗义的《时迁打铁》《宋江杀惜》,还有《徐龙铡子》《八仙关》等。角色行当齐全,表演程式完整,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和地方风格。

众人拾柴薪火相传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娱乐方式逐渐增多,枣梆日趋衰落。一些演出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年事已高,表演技艺无法传承,演员青黄不接,剧团运作经费困难……种种因素桎梏着枣梆的发展。

第五代传承人杨其根初心不改,默默守护这份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他积极培养新人,研究表演技巧,带领他们外出参观学习,现已培养十多名传承人。如今,枣梆演艺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音乐唱腔也不同以往。年,莘县草根民间艺术文化有限公司成立,其中包括枣梆剧团,由此,该剧团成为培养枣梆传承人的一方沃土。

艺术创作,只有扎根现实,才能枯木逢春,焕发生命力。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鼓励、帮助下,枣梆艺人重拾信心,立足现实,编排出一部部“带着泥土”的优秀作品,《大美莘县》《歌唱孔繁森》《苦乐娘亲》《会亲家》……还有以扫黑除恶为题材的小品《呼唤》等。虽然枣梆传承人分布在莘县的20多个乡镇,但众人拾柴,这一戏剧瑰宝终会散发新的光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