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优势 >> 正文 >> 正文

缅怀豫剧大师马金凤

来源:板胡 时间:2022/8/30

马金凤老艺术家去世三天了,享年岁。去世的原因属于心里衰竭,俗话称,老了!

我认识她的时候呢,她率团来西安告别舞台演出巡演唱会的那种,她当年七十三岁。演出地址在西安市北大街五四剧院。时间大约是年的秋冬季,我买了一张票,好像是几块钱。票价不便宜,但是,出于我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小的时候,广播里面成天播放她的《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对花枪》等经典款唱段。

所以,我还是咬咬牙买了一张戏票。还记得,当时我提前几天就买好了戏票,我去建国路巷子里西安市九医院联合创办的西安市名老中医门诊部里面学艺的时候,我忍不住还说我买了马金凤的戏票,当时候,在门诊部(在二楼上)上专家门诊医院及省中研院里面的大腕级别的人物!有个河南周口的周师傅,他当年也有七十多,好像是个中药师,管理后边的闲事,他说:小臧,我也想去,你送我两张票,我领我的女朋友去!我一听,呵!我才弄了一张票,你张口就来两张票,我小心眼儿一转,我又和你太熟,又不是高上林,姚树锦,他们张口说,你说的话,我就不舍得赠。

当天晚上的演出,我下午大约是四点左右吧就跑到北大街五四剧院,五四剧院四个字是著名京剧名家梅兰芳所题。我溜到了剧场后台,偌大的后台化妆室,马金凤老人一个人亲自化妆,一丝不苟,一个人坐在镜子面前,一会儿往头上插珠宝首饰,一会儿拿眉笔眉粉,油彩五颜六色,排在她的面前,老人家毕竟是著名的名家大腕,跟前无一个助理,凡是亲力亲为…。

她一抬头看我进了后台,老人家说了一句话:来啦!一口正宗的中原口音,和谒可亲的继续说:来听戏呃?我慌忙说:久闻大名,提前来听呢,见没有人,我就瞎转悠呗。她说:没事没事,你坐那吧。我又高兴又激动的继续说逢承话,对她的戏,几段经典唱段一一叨叨夸奖哈!老人家很没架子,穿着朴素,每一句对话,都不慌不忙,语气和谐可亲的交谈。

她说:她出生在旧社会,老家山东曹县,黄河老发大水,她也来西安多少年。西安狮吼豫剧团(现西安市豫剧团)樊翠庭。樊翠庭创办,顺铁路下开封市祥符调,豫剧皇后陈素真等…。老人家见我对豫剧发展的脉络,话题不凉,也蛮有兴趣的交流!

现在的豫剧伴奏是板胡。在年前,还是伴奏六弦琴、二胡、月琴、闷笛、笙,在梆子的打击及鼓师的带领下伴奏的那种。三几年山东等地战乱,大批艺人涌进了开封市避难演出,(当年,河南省会在开封市〉才从山东的艺人们带来了板胡伴奏。当时,西安狮吼团樊团长见乐器好,才引进来了豫剧板胡伴奏的,陈素真(陕西富平人,生在开封市)率先用板胡伴奏,引起来了土梆子戏换了类似于京剧般的效果!至今,豫剧伴奏一律是靠板胡作头把弦,在艺人的唱腔中起到,托,帮的作用。

老人家见我如此这般模样的热爱豫剧,又懂二八,慢板。她一转话题问我,你现在学什么?我说我是个民间中医小学生吧!她严厉的教育我,好好的把专业学好,热爱归热爱,唱戏比你的事儿太难了,要一心不要二用,把专业学好。爱听戏,就经常买票听哈,俗话说回来了,无君子不养艺人…。

我和老人家聊了一个多小时呢,我见她如此的忙着,台下陆续来了观众,剧场的工作人员也开始检查工作,我就谦虚的说了几句吉祥话,祝您身体健康之类的话语告辞了。

当天晚上,演出非常成功,我记得是《穆桂英挂帅》,谢幕的时候,我在前面边上坐着,我看到老人家哭了,抹眼泪!亲爱的西安戏迷们,大家好哈!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我今年也七十三岁了,我是最后一次来西安演出了,我谢谢大家对我的厚爱!时间匆匆,转眼近三十年,我依然爱听豫剧,虽然我不是河南人,但是,戏我还是喜欢呢!

马金凤千古!年5月31于西安

(作者系西安市著名中医、北京同仁堂特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会员、陕西省中医药研究会常务理事臧平立)

人物名片:马金凤,原名崔金妮,出生于山东省曹县,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豫剧“五大名旦”之一。马金凤是豫剧“马派”艺术创始人,中国戏曲“帅旦”行当的开先河者,曾获“文化部终身艺术成就奖”、“德艺双馨艺术家”等多项殊荣,被称为国宝级豫剧大师。

马金凤的戏曲作品中,有三出被拍摄成电影,分别是年的《穆桂英挂帅》,年的《花枪缘》和年的《七奶奶》,这也正是她的代表作“一挂两花”,其中《花枪缘》又惯称为《对花枪》,《七奶奶》别称为《花打朝》。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