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资源 >> 正文 >> 正文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区非遗有

来源:板胡 时间:2022/6/24

年6月11日是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

城中区优秀非遗项目介绍——曲艺类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是深厚历史传统与民俗紧密结合的民间小调。其主要流传地在青海东部的汉族聚居地区。每年春节期间,当地总会举行热烈、隆重的民间社火活动,届时,人们一边扭秧歌,玩龙灯、狮子、旱船,一边载歌载舞自娱。它流传广泛,形式规整,词曲相对固定,表现手法多样,旋律动听,表情细腻,多在群众休闲、娱乐和集庆场合中演唱。演唱青海汉族小调一般由三弦、竹笛、板胡(或中胡、四胡、二胡)、碰铃伴奏。

越牌贤孝

越牌贤孝常在红白喜事或曲艺茶园茶社中演唱,现主要在茶园中传唱交流。以竹笛、扬琴、板胡、二胡、三弦乐器为伴奏,单人或多人演唱为主,曲调委婉、悠长。

明孝宗弘治(年-年)初年,西宁兵备道按察使柯忠在西宁创建“养济院”收养老弱病残、鳏寡盲人予以衣食并教习弹唱,形成了初期的越牌贤孝,年--年传到“养济院”的师祖甘寿成、师祖母张氏夫妇唱腔逐渐成熟,听者众多,影响广泛。再传到甘富有、“青海著名盲艺人”文国珍,后再传到王延安、甘生满、戴朝堂。现甘生满、戴朝堂已收徒十余名,作为区级非遗传承人将越牌贤孝在青海传承下去。

审核:黄海涛

编辑:魏海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