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云剧场演出精彩纷呈
在线发布演出视频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当下火爆空前的云剧场、直播间、云演出等,依然让人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传统艺术,借助高科技走上“云端”,以前所未有的形式与广大观众见面,亲密互动,古老的戏曲艺术与现代科技在新时代擦出了耀眼的火花,这种内容更为丰富精彩的线上直播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专家们表示,在线直播是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接轨的有益尝试,这种新颖的形式可以与观众产生丰富的互动,有效拉近传播方与受众方之间的沟通距离,对于进一步挖掘文化市场潜力,促进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传统演出纷纷走进网络,云直播火遍网络平台,让越来越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传统的戏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在业内专家看来,网络和演出的深度融合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网上演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文化艺术演出和欣赏的方式,非常值得研究;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变化的当下,网络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融合应该尽快提上议事日程,要让包括戏曲在内的非遗传承保护得更好,需要在传播内容上进行进一步创新,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云直播”
让秦音传遍网络
日前,由西演LIVE与三意社强强联合推出的秦腔云剧场,让广大戏迷朋友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即可看名家唱大戏,也让秦腔秦音传遍了网络。
这次秦腔云剧场演出以“老中青演员均上,折子曲牌尽有,角色行当齐全,唱念坐打全活”为特色,在三天演出时间里,持续为戏迷带来了《盼子》《看女》等经典折子戏和板胡独奏等演出,收获了戏迷朋友的广泛好评。仅首场演出,就有近两万观众同步在线观看,三天累计进入直播间的观众近六万人,让广大戏迷享受到了颇具互动性、新颖性的秦腔直播演出。“赞!现在高科技的时代就是好”“嫽扎咧”“唱得很清楚,所以字幕都没有必要”“声音画质绝对一流”“不到剧场就能看到这么多名家、这么多好戏,必须要点赞”……在直播间,精彩的演出赢得了众多戏迷的称赞。
西安三意社艺术总监、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涛说:“这次与西演LIVE合作推出云剧场,是一个双赢的好事。云直播这种形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能和戏迷观众在线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摸索、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找到与观众的结合点,形成一种新的传播途径或模式,这样既能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又能起到聚人气、顺市场的双重作用。”
“云直播”
让传统戏曲传播得更远
西演LIVE·三意社秦腔云剧场的圆满成功,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通过网络直播,秦腔独特的唱腔风格以直观、亲切的方式传递给了每一位在屏幕前驻守的观众。同时,伴随秦腔云剧场演出质量与人气的持续提升,秦腔线上直播的常态化也成为可能,将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秦腔,继而爱上秦腔。
青年文艺评论家孙昭表示,网络和演出的深度融合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网上演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文化艺术演出和欣赏的方式,非常值得研究。三意社秦腔云剧场的成功推出,让我们传统的秦腔戏曲演出有了更多传播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和创新。网上直播可以与观众产生丰富的互动,有效拉近传播方与受众方之间的沟通距离,对进一步挖掘文化市场潜力,促进秦腔传承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主管部门应积极推动网上直播的相关探索,在政策上鼓励扶持网上直播向更高层次发展,让包括秦腔在内的传统戏曲传播得更远。
西安市社科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所长周荣认为,以往观众可能看到更多的是演唱会、交响音乐会等现代艺术直播。此外,也有些相声、评书等传统艺术在网上的演出,三意社这次云直播,是传统秦腔演出形式上的一次突破,值得肯定和赞扬。在网络飞速发展、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当下,网络技术和传统戏曲的传承保护之间的融合应该尽快提上议事日程。怎样把新鲜的元素、新鲜的内容融入到传统戏曲中去,这应是传统戏曲传承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的发展,通过声光电等各种技术,把最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曲精华保存下来,但与此同时,更应考虑的是让传统的立足于农耕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传统戏曲能和当今时代的需求更加契合、利用现代文化和技术让传统戏曲真正活起来。”
戏曲传承
内容与平台缺一不可
如何借助网络技术,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传统戏曲呢?对此,孙昭表示,借助网络传承保护包括传统戏曲在内的非遗是一项大工程,应由政府统筹,科学决策,充分调动科研机构、企业、社会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要防止一哄而上,造成资源浪费。其次,要重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开发,最大程度地增加其与大众的亲和度,使更多人乐于参与进来。同时,还必须认识到网络是现实的延伸而不是取代,绝不能因为有了网络手段就忽视传统手段,必须做到“两手都要硬”,如此才能使非遗传承保护事半功倍。
周荣说:“我们应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曲艺的萎缩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振兴传统艺术的关键不仅在于进行演出平台的改变,而在于演出内容的创新。前一段时间,一些京剧演员就尝试把现代的元素融入到了演出内容中,在年轻人中取得了较大反响。姑且不论这样的融入是否合理,但是,这都是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接轨的有益尝试。所以,我觉得对于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而言,除了在展示平台上进行创新外,还要考虑展示内容的创新,要和现代文化传播方式进行融合和发展。对于传统优秀曲目,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把它保存好、展示好。与此同时,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要勇于对一些剧目和内容进行探索和尝试,让传统艺术能够贴合当下的文化和审美,毕竟秦腔也是从人民中间走出来的艺术,它也必须和人民紧密结合才能散发自己的活力和生命力。”
来源:西安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