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前景 >> 正文 >> 正文

非遗中的陇原年味金台资讯

来源:板胡 时间:2023/3/21
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19/6010311.html

平凉“春官说诗”祈丰年

“家住平凉四十铺,吴岳村里来居住。春官名讳宫治东,老虎属相五十六。退休在家看孙孙,小学文化没学精。一生爱好来说春,非物遗产要传承。”每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很多地区都有风格不同的闹社火习俗,什么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舞龙、舞狮等。但在甘肃一些地方,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春官说诗”。

在平凉泾川县,每年春节都会举行社火。当地百姓最喜爱的就是社火里面的“春官说诗”,春官诗是社火队的“魂”,“春官”们与社火队伍同行,头戴黑礼帽,身穿黑长衫,披红挂彩,手拿扇子,见什么说什么,走到哪里说到哪里。说物、说景、说事、说人……

在锣鼓声中,在秧歌、高跷、高抬表演队伍的伴随下,春官们或歌唱好政策,或夸赞平凉名胜古迹,或讴歌时代新风,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等。最拿手的就是祝福、赞扬、答谢。为了营造气氛,他们还有意编一些幽默风趣或讽刺的句子,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口头文学艺术。

在每年走街串巷的社火队中,“春官”们不仅丰富了社火的内容,还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热闹气氛。春官诗即兴而作,表现题材丰富、诙谐有趣。

“春官”在上古时代,是一个官职的名称(即宗伯,颛顼氏时的五官之一,“春官”以大宗伯为长官),掌理礼制、祭祀、历法等事务。相传远古时期,人们不知道按气候节令来种庄稼,常常有种无收,于是管天管地的“三皇爷”及“五帝”十分着急,他们便骑一头耕牛下到人间,向先民们宣传气象知识和种田的技术,年年如此,便形成了后来的“春官说春”习俗。

据说在唐朝初年,皇帝为了能够使百姓田地种好,专门封了“春官”,让他们到各地各户去送“节气表”。“春官”们认为既然去乡村送表,也该顺便说些吉利话,便慢慢兴起“说春”之俗。农民见“春官”远路而来,便笑逐颜开地进行说唱表演,以礼相待。

随着时代的变迁,春官说诗在全国很多地方已销声匿迹,但在甘肃,由于这种形式很受百姓欢迎,所以每年开春的时候,老百姓就把春官这一形式,移到了社火中。“春官说诗”成为甘肃陇东地区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已有多年的历史。

“春官”分两种:一种是随社火走的“春官”;一种是两人一组走街串巷的艺人。说诗的春官多是中老年男性,也有女性(很少见),他们朴实厚道,又善言辞。春官发现自己想要说唱的事或对象后,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好语言,想出至少四句诗,并且要押韵,又要切合场景,在几十秒的时间内完成表述。他们也会积累一些套词,留头换尾,以备临时救场。

“春官说诗”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规则就是:“晦涩怪僻者劣、令人费解者劣、洋腔洋调者劣、书本语言者劣、凑腔脱韵者劣、咬字不清者劣、声低音小者劣。”其语言特色为词句通俗易懂,一听即明,乡土气息浓郁、口语化、生活化、合辙押韵、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在社火表演中,春官们说一句锣鼓敲一次,特别富有节奏感。

从起初的春官劝农,传播农业知识到现在结合时代特征的诗歌。有的高雅,有的通俗,真实地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轨迹。社火因为有了春官而格外有趣。年,平凉“春官说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庆城幸福秧歌扭起来

秧歌,起源于北方,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需长时间弓背弯腰,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休息时人们就在天地间扭起来。为防止踩坏秧苗,就见空插脚,于是出现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遇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扭秧歌。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市为“徒手秧歌之乡”。年,徒手秧歌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庆城徒手秧歌是因空着手扭秧歌而得名,和其他地区的秧歌风格不同。长期以来,庆城人民经常在极不平坦和蜿蜒曲折的山道上往返行走,所以在秧歌中形成了特有的“蹬跨”式步伐。在耕作劳动时,聚集在田间地头随意起舞,自娱自乐,因此形成了主要靠“手势”表现和抒发情感的纯朴简洁的舞蹈。

徒手秧歌为群体舞,由许多身穿彩服,扮演成各种人物角色的中青年农民列队组成。他们徒手而舞,舞有定式,并伴有音乐。在秧歌队列中,还杂有一对丑公丑婆,使秧歌更加有滋有味。丑公,群众呼为骚老头,头戴毡帽,后翘一根细毛辫,脸上涂以豆腐块装饰,手执蝇刷或长杆烟锅,动作以“风骚”为其特点;丑婆,又名害婆娘,头发梳成一根短棒,上插大红花,双耳垂吊红辣椒或红纸包,脸涂以厚粉,上点几颗雀斑,手舞棒槌,动作以“辣”为其特点。二人或在队尾,或满场子乱跑,作出各种滑稽动作,逗人发笑。

徒手秧歌始终突出一个“扭”字,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聚散分合,动静有序,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妙趣横生。徒手秧歌一般分为“过街秧歌”和“场地秧歌”,过街秧歌表演时,由锣鼓和唢呐在队列前伴奏,秧歌队紧随其后,一边行进一边表演。“场地秧歌”表演有“大场子”和“小场子”之分。“大场子”人数多场地大,“小场子”人数少场地小,总之人数无严格规定,表演丰富多变,动作的幅度也很大,由“秧歌头儿”带领和指挥完成众多队形的变化,队形的名称有些是以动物的名称命名的,如长蛇阵、蝎子步、龙回头、蚰蜒勾、燕穿梭等。

徒手秧歌的突出特点是手臂动作,主要是甩臂,“大甩有劲利索,小甩轻松软和”,除此之外是走十字步,动作始终保留在“十”字的中轴线上,脚踏着“十”字形的边缘蹬跨踏步,使整个身体都扭摆起来。二是腿脚的动作,主要以蹬跨步和颠颠步为主,还有双膝双踝粘贴、小脚后抬交叉绕行的“缠腿”动作。庆城徒手秧歌舞起来既稳健有力,又透着黄土高原人豪放粗犷、憨厚、朴实的性情。

临夏喜闻乐见“财宝神”

“财宝神”是产生并流传于河州地区汉族群众中的说唱艺术,曲调高亢激越、幽雅含蓄、感染力极强,唱词内容也极其广泛和丰富,有歌颂历代民族英雄的、也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人类生产实践经验等,又有传播社会新闻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当地群众用“财宝神”这种喜闻乐见的歌唱形式,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期盼,以及对幸福生活的颂扬与憧憬。年入选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在正规场合唱“财宝神”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事前必须以请柬相邀,得到对方应允并约定时日。届时,请方必以香烛虔诚相迎,谓之接财宝神,被邀方谓之送财宝神。送财宝神的一方,四人反穿皮袄,手擎鸡毛掸子,并配有鼓、钹等乐器。接财宝神的一方衣冠整洁,神情严肃,手秉点燃的香烛,至村口迎候。待送财宝神一行人到达,迎接者便齐鸣鞭炮,焚化黄表。出入门时亦有尽扫病痛灾难之类的唱段,使得宾主皆大欢喜。

近年来,“财宝神”已成为了临夏州永靖秧歌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期间,永靖县农村兴玩秧歌送太平。“财宝神”在前面唱,秧歌队在后面表演跟进。除此,村与村之间,为联络感情,常互请互送。彼此之间一些不和睦的事情,通过相互迎送的方式,互致问候,歉疚唱和,矛盾随之消除。这种演唱活动一般从正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

“财宝神”不仅出现在社火中,还出现在婚礼、祝寿、乔迁、亲朋好友聚会等喜庆活动上。“财宝神”主要表达“各家门上送财宝,各庄村里贺太平”这一主题,所以讲究唱喜不唱忧,唱好不唱坏,唱胜不唱败,忌讳不吉利的语言和不雅观的动作。民间有“财宝神没有本,三五年唱不完”之说。既有较固定的曲目,也有即兴编词演唱的。

酒泉欢乐喜庆“福禄车”

“福禄车”又叫“老社火”“秧歌子”,是流行在酒泉民间的一种较为古老而传统的社火舞蹈哑剧,也是春节期间酒泉人民非常喜爱的主要社火形式和重要的娱乐节目之一。年入选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福禄车”由二男二女表演,即媒婆、姑娘、男子、车夫四个角色。四个角色中,媒婆极丑,是传统社火中的丑角,是“福禄车”中的“女一号”,常由男子饰演。青年男子饰演第一次推车去媳妇娘家的女婿,农村青年的打扮,是“福禄车”中的“男一号”。短暂的故事在他们之间展开。年轻姑娘饰演新媳妇,表演中她撑着“福禄车”在行走,虽非主角,却是最负重最辛苦的人,车夫是配角。“福禄车”表演的角色个性鲜明,配合默契,动作夸张诙谐,以不同的舞姿或肢体语言将婚俗演绎得惟妙惟肖,也将各角色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福禄车”的表演内容主要突出原始婚俗,以说媒相亲、回娘家等过程场景为主线,具体故事是婚后三天新婚夫妇与媒婆三人一起回娘家的过程。表演时,以彩绸或花布做成基本道具“福禄车”,酷似花轿,两侧画有车轮,行走时媒婆用红绳子在前面拽着,由只露上半身的姑娘带着车行,两人的配合要十分协调,表演才能有车真的在走和真坐车的观赏效果。车速时缓时急,忽而向左,忽而右转,一阵儿平稳,一阵儿颠簸,仿佛路途多么遥远。年轻的丈夫显得快乐而用力。

媒婆边“走”边舞,又是吮嘬她长长的烟杆,又是摇头晃脑暗自得意收了些许礼金,或者为说成了一段好姻缘而高兴,情不自禁地纳一会儿又大又厚的鞋底,其表演因丑到极致而有了审美的奇效。

在一段上坡路中,大抵是媒婆嫌青年男子太慢,又仗着有恩于青年便指责了他。青年男子当着媳妇的面被别人指责,就有些不自在了,于是和媒婆争吵了几句,气不过,索性把车子撂下蹲一旁使性子赌气。眼看天色将晚,媒婆或许是想着她的礼品或一顿丰盛的晚饭吧,开始耐心地给青年男子做思想工作,时而和风细雨,时而连哄带骗,或疾言厉色,或眉开眼笑,或拳脚相加。这为他们的即兴表演留下了很多自由空间。演员的表演越大胆越发挥,就越能受到观众喜爱。最终,媒婆与青年握手言和。男青年愉快地推起车子,媒婆则拉起红绳子在前面用力地扯拽着,走上了高坡路。新媳妇也为此而感到高兴,“携带”车子以优美轻盈的舞蹈配合他们的表演,一路回她的娘家去了。

“福禄车”的表演,主要依靠鼓点的各种变化来指挥。鼓点的快与慢、舒与缓、高亢与沉稳,掌握着故事情节的展开、矛盾、高潮、曲折和结局,同时还起到烘托现场气氛,激发演员表演情绪的重要作用。多种变化节奏的鼓点使“福禄车”这一富有浓厚民间趣味的社火舞蹈,始终萦绕着欢乐高亢的气氛。

舟曲“东山转灯”闹元宵

久负盛名的“东山元宵转灯会(东山转灯)”流传于甘肃省舟曲县东山乡一带,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近日,“东山转灯”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元宵灯会是舟曲县东山乡群众最重大的节日。每逢灯会,东山乡家家户户早早就开始制作花灯。小伙子们各展才艺,精心制作独具匠心的灯架。大姑娘、小媳妇们穷尽妙思,剪纸、做花、绘画,将灯笼裱糊装扮得五彩缤纷。家中学识最高的人则在花灯上写诗题字,祝福来年万事如意,人寿年丰。

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傍晚,各家成年男子带自家的花灯集合,灯会统一发放蜡烛,安排位置及任务。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灯队出发,灯会会长、副会长提大灯笼扛龙旗先行,依次称为头灯、二灯、三灯、四灯。为首几盏灯都是直径约两尺的“八卦灯”,上面写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祥祝语。

二三十名青壮年敲锣打鼓吹唢呐舞铙钹紧随其后,身背“宫灯”“轿子灯”,灯上贴“三娘教子”“四郎探母”“王祥卧冰”“鹊桥相会”等民间故事的剪纸,写着诗词书法,画着花鸟鱼虫。灯的每个角都有精美的装饰,灯顶插五彩斑斓的绢花、纸花。随后紧跟各式各样的花灯,有莲花灯、孔雀灯、生肖灯、石榴灯、鱼灯、桶形灯、球形灯数十种,造型自由、装饰华丽,惟妙惟肖、精巧绝伦。孩子和来宾跟在后面看热闹。各村家家户户还在廊檐和大门上挂花灯,房院屋顶挂彩灯。

每次转灯,每家派出年轻精干的男丁,带着花灯自始至终参与本村的灯会,数百个五颜六色的花灯沿着羊肠小道形成长龙阵,鼓乐而行。山路何止十八弯,沟沟坎坎紧相连;盏盏明灯照亮千里路,杆杆龙旗汇聚四方人。遇到危险路段,大家互扶相帮,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队形混乱,不让花灯熄灭。每个村转灯都有约定俗成的议程和路线。

正月十四晚上各村灯队到邻近村转灯祈福,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到较远的友好村转灯联谊,正月十六晚上在本村游街串巷,并在场院表演。有的村甚至到山下的大川镇转灯,摸着山路往返50多里。

所有转灯人必须步调一致、步长相等,每个人都要按前灯的步伐依次前行或转弯,不能出错。灯队跟着“头灯”不断变化队形,花灯如潮,斗转星移,瑰丽壮观,美轮美奂。约十分钟,所有转灯人依次完成踩字过程,继续前行,大家共同的足迹就神奇地在地上踩出一个大小至平方米的大字,各村乡亲们白天都来品评。

灯队到来时,接灯人燃放烟花爆竹,端着自家酿造的美酒请转灯人和来客品尝,宾主互致问候、互道祝福,相约聚会。有的村还“绕火把”接灯,与转灯人对答吉祥祝词。灯队在每个村都要做“香花”“拜四门”,小伙子们精神抖擞,各显身手,拿出看家本领敲铙、打鼓、吹唢呐、转花灯,现场气氛热烈,器乐震耳欲聋,令人震撼。“东山”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扶老携幼赏灯、品诗、看字画、听器乐。

天水妙趣横生黑社火

黑社火,也叫秧歌、烟歌。源于古代对社神或方神的祭祀,在天水秦州传承千百年,早已成为当地民众根深蒂固的文化烙印。年入选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天水黑社火除了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和大型的庙会期间演出外,最主要是在每年的春节期间表演。演出时间一般从大年初三开始。黑社火不光在本村进行演出,还要到邻近的村子或镇子上,开展轮流性的巡回演出,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有的村子甚至还会延长到二月二前才结束。

黑社火以串唱民间小曲为主,集跑花灯、对唱、打击乐(鼓、钹、锣等)、管弦乐(板胡、二胡、笛子等)、小丑、舞狮等技艺于一身,由一折折风格各异的独幕剧组成,因为大多是在晚上演出而得名黑社火。从表演的节目看,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有群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