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吕兰生
永昌的皮影戏始于清朝初年,俗称“影子戏”。据民间传说,乾隆年间西安艺人贾师傅到永宁堡(现水源镇政府驻地)传艺,随后杜家寨人刘成得创建“得盛班”,演出皮影戏。光绪年间分两个班演出,班名仍旧,分别由刘万仓、刘万香领班。后刘春林传艺给吕成福、吕伯生、樊尚刚、樊应昭四人。至民国年间,永宁堡有四家皮影戏班子,以刘家戏班影响最大。刘春来不但唱腔动听,提线功巧,擅长皮影戏人物刻制,而且能根据小说故事编剧,是一位自编自制自唱的全能皮影戏艺人,故群众称呼他刘三把式。业余戏班农忙种地,农闲演出,除当地外还经常赴武威、民勤等地演出。
皮影戏演出的大都是传统戏曲,剧中人物都按照生、净、丑、旦和文武官、兵的形象刻制。材料为加工过的半透明生牛皮或生山羊皮(俗称“皮猴人人”),人物身高25厘米左右,分头、胸、腹、四肢四个部分,四肢又分肘、膝两段。制作时先将生牛皮的毛肉剔刮干净,制熟后压平,成半透明状,把皮影子的图样衬与皮下,拓出影子,用针点描穿画后,再用尖刀剜刻,着色而成,然后用丝线把各个部件串连起来,便告完成。头和身体其他部位是分开的,演出时临场组装。各种坐骑、车轿、桌椅、宫殿、屋帐、兵器等布景道具,也用同样的方法刻制而成。全副行头刻制起来,大约需13张牛皮。据传,道光年间,一位姓石的西安人到武威、永昌刻制皮影戏人物,后来把刻制技术传给了刘春林、刘玉亭父子,相继又传给了吕兰生。
演出前,艺人按出场顺序,将皮影人物的头和身体部分插装起来,前臂和手扣着细竹竿,挂在一边待用。演出时,艺人根据锣鼓节奏先放置布景道具,然后牵动竹竿,根据剧情发展操纵人物上场,或坐或立,或来或去,或跪拜,或厮打;同时,艺人和乐队人员按照剧情和音乐伴奏,配合皮影人物的动作吟唱和道白。灯光将皮影人物形象照在纱幕上,观众坐在观赏区内欣赏演出。所以“皮影戏”一般在晚上灯光下演出。
皮影戏演出时,用一两间敞棚或搭一篷帐,门口置一张长桌,桌前固定一道2米宽1米高的木框纱幕,将观赏区和表演区隔离开来,幕前为观赏区,幕后为表演区。表演区内距离纱幕1米左右的地方置放光源,利用光源把“皮影子”的形象透过幕布让观众欣赏,所以又把皮影戏叫做“灯影子”或“影子戏”。
永昌的皮影戏演出的大多是秦腔剧种,道白用永宁堡(现水源镇)一带的方言,乐器有板胡、二胡、唢呐、板鼓、堂鼓、勾锣、梆子、牙子、碰铃等。因人员一般只有三人左右,戏班内从“把式”到徒弟,或提线,或伴奏,或演唱,一人多能,什么都能干。新中国成立初期,皮影戏还有一定的演出市场,至年以后全部停止。目前,还有部分戏箱保存着。近年来,一些老艺人又自发组织起来,重操旧业,添置设备,成立班子,逢年过节在乡村演出。
永昌皮影戏于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水源镇北地村七社村民吕兰生被确定为永昌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
剪刻制做
清皮
剃毛
穿杆
来源:盛世永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