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甘肃省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径
全省公共图书馆年流通人次万人次,人均到馆0.34次,已突破“十三五”规划到年0.31次的指标任务,超出预期9个百分点;
全省文化馆年服务万人次,人均参与文化活动0.88人次,突破了“十三五”规划到年0.55次的指标任务,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水平显著提升;
……
“‘十三五’以来,全省各级加大保障,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省文旅厅副厅长吕兴来欣慰地介绍道。
一叶知秋,管中窥豹。近日,记者走访白银市白银区、兰州市西固区等地,真切感受到我省多姿多彩、便捷丰富、深受群众欢迎的公共文化服务,在陇原大地如花般绽放,遍及城乡,芬芳馥郁。
设施网络,覆盖城乡
被评为国家三级图书馆;连续两次荣获省文化厅“免费开放服务”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荣获省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连续两次获得“甘肃省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基地”荣誉称号。
能获得这么多荣誉,这在白银区少儿图书馆每一位职工看来,搁以前都不敢想。
始建于年的白银区少儿图书馆,是一家侧重于少儿的综合图书馆,“场馆小,藏书只有6万册,只有一个阅览室对外开放,手工借阅登记,仅余人办证,每月借阅图书几百册”是当时实情。
“如今,大不一样了。”白银区少儿图书馆馆长邹瑛向记者详细介绍道:场馆面积加大,系统管理,扫描借阅,图书自助消毒,对外开放阅览室7个;总藏书量达45万余册,办证人数达余人,到馆人数平均每天余人,全年超过12万人次;图书每月外借1万余(册)次。
琳琅满目的书籍、舒适多样的桌椅、方便借还的自助机……走进白银区少儿图书馆,浓郁书香、静好氛围总诱人不自觉停下脚步。
白银区少儿图书馆开展手工彩泥制作活动。
白银区少儿图书馆,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喜人变化,得益于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这几年,不论省市区,对图书馆建设都特别支持,经费和制度有保障,发展自然好。”邹瑛告诉记者。
“我省已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副处长李江华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全省共改扩建30个图书馆、17个文化馆;目前还有11个图书馆、5个文化馆改扩建工程正在实施,天水市图书馆、文化馆,酒泉市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新建项目已经完成选址和立项工作。先后完成了个贫困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提升改造,建成了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实现了全覆盖。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平均面积达到平方米,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达到平方米,居民常住人口人均拥有文化场所1.4平方米,“这在西部地区是比较高的。”
此外,我省还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为个贫困村、少数民族村配送文化设备52个种类、20余万套(件),开展音乐器材、文化活动组织等培训余人次,保障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有设备、有组织、会使用、能娱乐。
文化服务,人人受益
9月13日,周一,早10时,白银市白银区文化馆。68岁的退休职工杨明义,又如约与民乐合唱团的团员相聚在这里,拉起二胡、板胡,奏起扬琴、中阮等乐器,唱起歌,好不起劲。
“以前没地方,就在附近山上找块平地,很不方便。”文化馆免费对外开放,可乐坏了喜欢唱歌的杨明义,再不怕刮风下雨,还有热水随时供应,“现在有十几个乐队在文化馆唱歌,就你一三五,我二四六,网上预约,轮流使用。”
白银区文化馆,是市民们吹拉弹唱的好地方,还有免费的公益性民乐培训班。
“经过几年的改造提升,文化馆对外开放的面积和活动场地都翻倍了,可还是很‘抢手’。”白银区文化馆馆长南彦平告诉记者,年,文化馆场地面积平方米,有7间活动场地;如今,分别达平方米、15间,有书画室、舞蹈室、音乐室等,“越来越多的市民就近来到这里,享受美好生活。”
9月13日,12:30,白银区四龙镇民乐村文化广场上,秦韵悠悠。器乐伴奏王永升与台上演员一样,虽是农闲时节的自娱自乐,却乐在其中,投入得很,“就好个戏曲。如今,条件越来越好,自然得空就来。”
“村民们喜欢,我们工作就有干劲了;他们高兴了,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有意义。”四龙镇人大主席张艳梅告诉记者,民乐村里,有乡村舞台、电影放映室,也有文化活动室、书画室、棋牌室等,“村民各有所好,我们就尽最大力满足群众需求。”
如果说,得益于基础设施的完善与便利,杨明义、王永升等能乐在其中是少数;那么,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则真正体现了全民共享、人人受益。
“我们开展的文化服务项目,一直在不断提升、延伸。”南彦平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白银区文化馆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至少有六大块——
在严格落实文化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群众需要,实时开展免费培训、指导;深入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大力组织开展送书画、送演出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突破只有寒暑假、针对中小学的公益性培训,延伸为面向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逐年增加手工、剪纸、书画等公益性培训;大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活动,派专业老师到乡村、社区进行文化指导,成立16支村一级合唱团、秦腔自乐班等艺术团队,让文化在基层真正扎下“根”;加大民间文化、非遗保护传承;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实现村级全覆盖,打造广大群众10分钟文化圈。
不止如此,经过几年发展,白银区文化馆还逐步形成深受群众欢迎的两大特色文化惠民活动品牌:每年元旦春节期间举办的戏曲演唱活动,邀请甘肃、陕西秦剧团演出,能吸引50万左右人次观看;每年七八月举办的夏日广场文艺展演月活动,则充分满足了文艺爱好者和老百姓登上舞台,展示展演的兴趣和愿望。
年5月2日,白银区文化馆在湿地公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演出折子戏《小姑贤》《悔婚》《团圆》。
年5月9日,白银区文化馆在水川顾家善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演出秦腔折子戏《二进宫》《三娘教子》《断桥》。
年元旦,白银区文化馆组织开展戏曲专场演出活动。
歌舞汇演、非遗展演、文物联展、农民运动会……这两日,李江华忙着统计各地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开展的本地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双节’期间,全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达场。”李江华告诉记者,近年来,以“春绿陇原”“戏曲进乡村”“文艺轻骑兵”等为主要载体,采取“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形式,年均开展公益演出达多场次,年均服务群众达1万多人次。
“遍及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加上制度和经费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人人受益,再不是‘镜中月、水中花’。”吕兴来说,近年来,我省不仅出台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还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标准化服务制度。特别是,各级财政通过政府购买、资金配套等形式,全省每年投入经费近万元,用于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开展文化活动,有力保障了公共文化基本服务项目落实见效。
文化惠民,因地制宜
兰州市西固区柳泉镇东坪村有一“宝”——陈守文。
陈守文出生于书香之家,是当地有名的乡贤,戏曲、书画、铁芯子、碑拓无不痴爱,还特别热心,常常免费教村民他“拿手”的一切。受他的影响和带动,东坪村家家户户,或喜好文墨,或张挂字画,文化气息比别处总是浓郁些。
两年前,陈守文去世了,可他历年收藏的戏服、秦腔面具、各种老物件,还有手写的老戏曲剧本等,以及他对文化的热爱都毫无保留地留给了东坪村,也感染着东坪村。
陈守文收藏涉猎广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摄)
陈守文收藏的戏曲脸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摄)
东坪村独具特色的铁芯子。(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摄)
原本,东坪村是很有文化底蕴的。上世纪50年代,因兰州石化建设,东坪村由西柳沟搬迁至柳泉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当地乡镇企业发展得好,东坪村就自筹资金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健身活动中心等,村上文化活动丰富,氛围浓郁。
“后来,政府逐步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投资,村里公共文化发展越来越好。”西固区柳泉镇文化站副站长李志军告诉记者,如今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电影放映室、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民农闲时节也不“闲”。
“东坪村发展公共文化有基础,更有特点。”柳泉镇副镇长丁桂荣说,近年来,沿袭东坪村早期浓郁的文化基底,承袭陈守文爱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东坪村因地制宜,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独具一格——
依托传统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诗词分享会”“中秋晚会”等;开展书画展、公益书画培训;持续建设柳泉碑林;
投资20余万元,依托陈守文多年收藏的戏剧脸谱、书法作品等藏品,建成东坪村综合文化展览馆,向群众免费开放;
建成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芯子展览馆和传习所,以图文并茂、实体模型为主,展示铁芯子的工艺流程和独特魅力;
……
“东坪村墨色文化渐成‘气候’。”东坪村党委书记陈婷婷很是高兴,今后,还将一脉贯通,让东坪村墨色文化绽放异彩。
年,东坪村又得一“宝”——投资70多万元的西固区图书馆东坪村经典书库,在原东坪村小学建成开放。
“之所以将西固区图书馆唯一的经典书库放在东坪村,正是基于东坪村浓厚的文化基底。”西固区图书馆管理员徐萍告诉记者,经典书库收藏的都是些老旧书,约5万多册。
西固区图书馆东坪村经典书库藏书。(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摄)
要说因地制宜,我省开展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是一大创新和亮点,值得一提。
“总分馆制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互联互通,就近借还、通借通还。”提起总分馆制建设,邹瑛最有体会。原来,白银区少儿图书馆藏书仅有9万册;实施总分馆制后,共有33个纸质分馆、18个数字分馆实现资源互联互通,馆藏藏书量一下子达到了49万册。特别是,将23个学校分馆和10个乡镇分馆纳入总分馆制,极大地方便了中小学生和乡镇居民的借阅需求,“很受读者欢迎。”
“经过几年发展,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已趋于成熟。”李江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分馆覆盖到了个乡镇;得益于总分馆制,全省万册馆藏图书中,乡镇两级群众可享受到万册图书;而像白银区少儿图书馆的“通借通还”一样,各地也渐成特色:比如兰州市“城关书房”、白银市景泰县“乡村飞阅计划”、金昌市“城市书吧”等。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吕兴来告诉记者,未来,陇原公共文化服务之花定会更加璀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贺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