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灯盏头戏,又名灯盏头碗碗腔,最初叫锣鼓噪,是甘肃灵台一带特有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年,灵台县灯盏头戏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因采用古代铁制的照明灯具灯盏头碗碗作为击节乐器,并配合二胡、月琴演出,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得名。灯盏头戏最初流行于灵台县新集、龙门、上良、星火等乡镇,后传至平凉、泾川、崇信、安口等县市及陕西的千阳、麟游、陇县、凤翔等县,所以,平凉的灯盏头戏实际上说的就是灵台的灯盏头戏。
灯盏头戏确切产生年代已无考。15-16世纪(明代中期),陕、甘两省交界处,遭逢灾年,战乱频仍,饥民遍野,灾民到处乞讨,乞讨时用绳穿起一串枣木片来伴唱,唱的是当地民歌、小调。在长期乞食活动中,逐渐形成一种有板有眼的固定腔调,后又用农村家家都有的油灯碗碗击节,灯盏碗碗敲起来清脆悦耳,又容易找到,从而成为灯盏头剧的专用敲击乐器。进入17世纪后(清代),灯盏头这种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被保留了下来,俗称唱曲子。每年的迎神赛会、祈雨求福、酬神还愿或家庭的红白喜事,灯盏头戏都成为当地不可缺少的节目。
灯盏头戏属于板腔体系,除了过门、简奏的色彩与板腔体戏的先驱秦腔不一样外,其他大致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种地方剧的唱词句式基本上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有些特殊的唱词如九字句、八字句等,但都属于板七字句的演变。这些唱句在板式布局组合上灵活多变,更有利于尽情地发挥声调效能。这其中的一些短句,还有其特殊的唱法。而唱腔上的音乐色彩之别,更是突出地表现于苦音和花音上。花音音调欢快、明朗、刚健、有力,善于表现喜悦、轻快、欢腾、爽朗的情感;苦音音调深沉、浑厚、高亢、激动,善于表现悲哀、怀念、痛伤、凄凉的情感。这也构成了灯盏头戏唱腔的最大特色。
灯盏头戏的剧目非常丰富,在其搬上舞台前有传统剧目余本(折),常演的有余本,这些剧目大多数是由秦腔剧本移植过来的,也有皮影艺人创作的剧本,像《猴子碰头》、《闹地狱》、《火烧李儒》、《刘木礼吃面》、《玄人锄谷》等。灯盏头剧的传统剧目由于有固定的演出剧本,角色分行,故大都可直接用作舞台真人演出。
灯盏头戏的乐队包括文乐队和武乐队。在过去的戏班子里,由于人、财力等方面的限制,乐队组织非常简单,武乐队有四五人,多为一人兼多样,比较简单。随着灯盏头剧的搬上舞台,乐队变的更加齐全。文乐队包括二弦或板胡,低音二胡,三弦或琵琶,大提琴或低胡,还有笛子、洋琴,有条件时也可以加入管乐;武乐队包括灯盏头、莲花板、暴鼓、堂鼓、勾锣、铙钹、铰子、梆子吊钱等等打击器。这些乐器的特点与灯盏头戏的唱词、唱腔配合起来,更显默契、融合。
后来,灯盏头的唱腔逐渐被皮影戏采用,用于皮影戏的演出。据《灯盏头戏曲志》记载,清末民初,活跃于灵台及周边县市的民间灯盏头皮影戏班不下十个。当时影响较大的灯盏头皮影戏班主要有杨进元的星火皮影社班、杜万林皮影社班、杨世民皮影社班、李应廉的独店李氏皮影社班,还在活跃于灵台西部及千阳、陇县一带的齐家班。
杨进元的“星火皮影戏班”为灯盏头皮影戏的发扬广大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杨进元,灵台县星火乡人,其曾祖父在清康熙时创立“火星庙皮影班”;其祖父杨秉乾,灯盏碗碗腔唱得十分出名;其父杨民坤和杨进元本人,均为班社“全棒手”。杨氏一门四代人堪称灵台灯盏头皮影戏的开山之祖。
灵台灯盏头皮影戏走上大舞台的发展过程中,起传承和奠基作用的是老艺人杨世民。杨世民,生于年,年去世,灵台县上良乡双良村槐树沟人。自幼家贫,酷爱戏曲,天赋很好,看戏细听强记,十九岁时就能唱出许多秦腔乱弹,并自学了板胡、笛子,吹、拉、弹、唱样样都会。他最痴迷的还是皮影戏,在看戏过程中,学会了灯盏碗碗腔全部板式。30岁时,他加入了陕西千阳的齐家秦腔皮影戏班,将灯盏碗碗腔传授给了齐家班,使齐家班成为千阳、陇县一带的著名灯盏头皮影班,并使灵台灯盏头戏在千阳、陇县一带普及开来。年,杨世民回老家创办上良“杨氏皮影戏班”。年,灵台县为弘扬民族文化,整理、研究、抢救民族民间艺术遗产,将灵台县秦剧团改为灯盏头剧团,聘请杨世民传授灯盏碗碗腔,将灯盏头戏搬上了大舞台。年以后,杨世民受到管制和批判,灯盏头陷入沉寂。年,杨世民与当时县文工队的杨万钧认识,偷偷将灯盏头戏的音乐、唱腔、乐器等相关内容向杨万钧传授,利用田野青纱帐做掩护录音、记录,终于使这一灵台地方特色剧种得以继续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灵台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灵台灯盏头戏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一批民间艺人又重新置办行头设备,组织班社,走村串乡,一边演出,一边培育新人;灵台县秦剧团先后组织学习、排演灯盏头戏30多部、折子、唱段68个,许多新人新作也搬上了舞台;年4月,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县非遗中心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和其他节庆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灯盏头戏进校园活动3次,举办非遗晚会1次,举办了非遗展览6次;新增县级传承人7人,推荐申报市级传承人2人,灵台灯盏头戏的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来源:文化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