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人文环境,孕育和诞生了会宁皮影戏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它萌发于乡土、活跃于民间,不仅是一种生活情趣,更浸透着一种灵气,浓缩了会宁文明的千年脉络。
相传皮影戏始于汉代,成熟于宋初,盛行于明清。据《汉书》记载: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因病去世后,武帝心情悲痛,终日落落寡欢。大臣李少翁,也就是李夫人的哥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一天他出门看到几个孩子在水边玩耍,影子倒映在水中,不禁心中一动,回到家后便用棉帛裁出自己妹妹的影像,涂上颜色,在手脚处装上小木棍。入夜后张灯帷帐,请武帝观看,武帝看后龙颜大悦。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会宁皮影戏是流传于会宁地区的传统戏曲艺术,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现主要流传于会宁县东南部和中部的杨崖集乡,平头乡、老君坡乡、太平镇、柴门乡等乡镇。
会宁传统皮影戏唱腔独特,主要为灯影腔,还有秦腔、眉户、唢呐调、打击乐、“白口”。灯影腔是会宁皮影戏最具艺术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唱腔,主要演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中胡等弦乐,唢呐、笛子等管乐,还有大鼓、干鼓、乐子、梆子、大锣、小锣、钹、磬等多种乐器。会宁皮影戏灯影腔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曲调,为全省所独有,是研究会宁地方戏曲流变不可多得的资料。
会宁皮影制作工艺复杂,分为选皮、制皮,过稿(描图样)、剪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完成等大小十八道工序,制作完成后,每个人物仿佛被注入了灵魂。会宁皮影戏的雕绘工艺精致,造型逼真,最能代表皮影艺术特色的当属庙宇殿堂造型和神官梢,有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会宁皮影戏中的“油灯”和“影窗”是演出中的主要道具,“影窗”俗称“亮子”,是用木条围框,上糊白纸而成,取材成本低,制作简易,一般为高三尺,长五尺,最大不能超过高四尺,宽六尺。会宁皮影戏演员一般为四到六人,挑起担子就能走乡串户,辗转演出,是农村地区最经济的艺术演唱。
皮影表演又称“捉线子”,由前台艺人(一般是皮影班班主)双手捉持表演,根据不同剧情,一边演唱,一边操控影人做行、卧、跪、整冠、提袍、甩袖等动作。悍妇泼辣、恶鬼狰狞、老生衣冠楚楚、小丑滑稽可笑,可谓灵活自如,栩栩如生,是生活性和艺术性的传神体现。简单的布幕舞台,操作者灵巧的手指,加上一点亮光,为现场的群众演绎一场场包罗人生百态、汇聚轶事趣史的视觉盛宴。
会宁皮影戏现存剧本多册,多个剧目。皮影演唱剧本主要由老艺人口传或手抄,是一代代老艺人呕心沥血的结晶。演唱内容主要为反映通俗宗教的因果报应类、英雄人物的传奇类、孝道仁义的家庭婆媳、妯娌之间关系的伦理类,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民间传统道德的最直白的表达形式,更是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
每年的春播时节和秋收结束之际,各村各社的皮影艺人,在皮影班班(传承人)的带领下,担着皮影,背着大鼓、干鼓、唢呐、二胡、板胡等乐器,走村串户,进行演出。通过长期的实践,主要形成了两个集中表演季。春播时演出的主要内容为“许愿”的祈祷戏,秋收后演出的主要内容为丰收后的“还愿”戏,被称为“神”戏。演出前,班主主要整理皮影人物和其他道具,对于一些因常年演出而磨损或损坏的皮影,要进行重新上彩或制作。皮影班一行人到演出地后,先做影窗,然后布置影棚,即演员们进行表演和演奏器乐的地方,并准备大煤油灯等。每到一个地方,演出结束后,都有扯“亮纸”的事,村民用扯来的“亮纸”给小孩做项圈,以祈孩子健康成长。
会宁现有9个皮影戏班,一直以来,他们演出和活动范围主要是会宁本地以及相邻的通渭、静宁等地,演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会宁历来重视皮影戏的发展与传承,年,举办了皮影戏调演,造册登记了17个皮影班。从年起,全县组织开展了皮影普查工作和收集整理工作。年,成立了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共整理皮影剧本多部,刻录数据光盘20多盘。
皮影戏在旧日的时光里一度兴盛,后被人遗忘,自从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渐渐被大家熟知。方寸台间,随着一声开场的锣鼓,那些隐藏在白帐后面的生旦净末,拉着悠悠的唱腔,开始上演喜怒哀乐、人间百态、世道沧桑,似有千军万马在历史的长河中奔腾不息,熠熠生辉。这种精彩绝伦的打斗炫技,不仅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的智慧,更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别样魅力,目前,会宁县成立了皮影艺术研究协会,通过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工作,使皮影戏永远唱响在会宁乃至神州大地上。
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