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发展 >> 正文 >> 正文

西安文脉甘家寨

来源:板胡 时间:2023/5/9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屯兵寨子变身现代都市

——走进甘家寨

甘家寨,位于科技二路与博文路之间的一个社区,隶属西安高新区丈八街道办。然而,在不同人群的眼里,对甘家寨却有着各不相同的感受。在甘家寨,你会遇见三个迥然不同的甘家寨。

老户们说,甘家寨是一个保留着古风古貌的村落。早在明洪武三十一年(年),村子就是一个屯兵寨。当时,东有甘家寨,西有古效礼庄。后来到了明末,因为战乱人口大为减少,两村于是合并为甘家寨。

客居者们说,甘家寨是一方令人留恋的热土。短短二三十年的开发、建设和发展,这里旧貌换新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西安高新区的铿锵步伐,甘家寨从一个偏远的郊区,华丽转身为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一角。

吃货们说,甘家寨是一个美味云集的天堂。夜幕刚刚降临,为梦想而奔波了一天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云集在甘家寨的大牛夜市,各种特色的美食不仅宽慰了年轻人的肠胃,也化解了他们追梦路上的艰辛。

流淌古风秦韵的村落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展中,人们以村寨为家园集结在一起。村寨,在记录日新月异的历史进程和改革发展繁荣富强的同时,也凝聚着人们的吃穿住行、儿女情长,见证了村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更为后世的子孙积淀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是甘家寨人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作为明朝初年的屯兵寨,甘家寨村四周有高大而浑厚的城墙,城墙外则是一道深深的战壕。城墙的四个转角处,都建有瞭望台;东南北三面,还分别开有三个村门;用石头青砖建造的城门上,是三个高大的城门楼子。

从甘家寨村的上空鸟瞰,会发现:整个村落布局严谨合理,随处都彰显着多元的人文气息:村内有陈家祠堂、老爷庙、财神庙,东北角是张飞庙,北门里是菩萨庙,村西头有药王庙。而在古村的外面,西南角有三官庙,村南不远有马王庙,北门外有娘娘婆庙。村北面,是一个为村民提供饮用和清洗服务的大涝池,涝池东南边长有一棵粗壮的古柳,古柳的北边有无量庙。而在村东门外偏南处,是一座坐南向北的古戏楼。戏楼两侧,四棵一搂粗的百年古槐,像忠诚的卫士那样守护着戏楼,在炎炎夏日里为村人提供了难得的荫凉。

可惜的是,后来这个古老的村子被拆迁了。现在的甘家寨,是在原址上新建的。旧村虽然被拆掉了,但是众多古老的传统文化习俗,却被忠实地保留了下来。

在那遥远的古代,古老的祭祀活动盛行,社火这种群体性的文娱活动随之应运而生。陕西社火最兴旺的在关中,关中社火最兴旺的在西安。

甘家寨村民间艺术社火芯子,自隋唐以来一直兴盛。村里的老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地融入了新的时代要素,成为甘家寨一带颇具影响力的文娱活动。年,甘家寨就成立了民间艺术团——社火会,会长由原村老书记陈建奎担任。

社火芯子

之所以成立社火会,是要恢复甘家寨社火的影响力。早在0年,慈禧太后西逃到西安“避难”期间,百无聊赖的老佛爷对西安民间文化很感兴趣。一天,慈禧听到了甘家寨的锣鼓之声,看到了甘家寨独特风格的社火。

只见两支阵容强大的锣鼓队,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锣鼓乐器奏响后,由小孩装扮的两层以上的戏剧人物,站在架子上表演着各种复杂的动作。一时间,高跷、芯子、竹马、旱船、狮子、龙灯、大头娃等文艺样式,争先恐后地逐次亮相。

想起一路西逃的恓惶与可怜,看到这里民众安康的幸福与和谐,老佛爷的小心情,顿时被大喜悦浸满,那满是核桃纹的脸上,堆满层层久违的微笑。很快,宫人就传慈禧太后的懿旨:甘家寨社火甚好,赏赐百龙帐一面!

年7月1日,一批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

陕西易俗社

年,鲁迅先生在西安观赏完秦腔,感动之余,亲笔题写了“古调独弹”四个大字。百年之后的今天,易俗社和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在易俗社筹建时,久负盛名的甘家寨村社火还应邀助演,长达数月。

古调独弹

甘家寨社火会成立之年,就在春节期间举办了盛大的演出,雁塔区、丈八街办、友临村领导送来锦旗、工艺镜等贺礼,陕西省文化厅领导还亲临现场,以“与民同乐,普天同庆”的祝词来恭贺。年,在高新区进行的社火表演上,甘家寨社火有一千五百人参加,农用汽车载有二十余桌“芯子”,阵容空前。年,高新区举行十周年庆典暨迎接千禧年活动时,甘家寨民间艺术团社火有一千余人进行了庆典演出。

相对于社火这种人数众多的群体性大活动,甘家寨人平日里最喜爱的文娱活动是秦腔自乐班——一种不化妆不穿戏服的民间戏曲表演方式。秦腔在甘家寨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村里有古戏楼、戏衣箱、道具以及文武场等各类乐器。

秦腔自乐班在关中西安随处可见,一般情况下,自乐班里只有作为秦腔爱好者的班主一人是固定的,班主大抵上会唱、会拉或会敲,每天把音响和乐器拉到广场,在基本固定的地方安装好音响,摆好鼓架,放好文武场面坐的凳子,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村里那些爱好秦腔的乡党们前来演出。

城墙下的秦腔自乐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甘家寨村村民王庭壁就组织了秦腔自乐班活动。很多陕西人,尤其是关中人,苦也唱秦腔,乐也唱秦腔。自乐班是戏迷们的乐园,在苦难的旧社会,他们在自乐班里能找到难得的欢乐。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一到自乐班就像回到了家中,一见戏友就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完的兄弟情,交谈间相互切磋戏艺,看咋样能唱好,咋样才能唱出戏味,给苦难的日子增添一些精神上的快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家寨的秦腔自乐班改名为“文艺组”,由村民朱永新负责。常言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那些拉板胡的、敲鼓的、敲梆子的自乐班演职人员,节拍非常严密,敲的拉的唱的三位一体,先后演出了《回到祖国》《映山春雷》《擦亮眼睛》等本戏,为宣传《婚姻法》还排演了本戏《梁秋燕》等,用秦腔表达着村民们庆祝共和国解放的心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艺组改名为“文艺宣传队”,先后由田俊财、刘星才负责,演出了《三世仇》《艳阳天》《审椅子》等本戏。特别是演出《三世仇》时,台上台下哭声一片,可见演出水准之高。到了七八十年代,自乐班排练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全本,还在专业剧场边家村工人俱乐部进行演出。自乐班的刘星才,还在西安市举办的秦腔大赛中拿过名次。

在甘家寨,娶媳妇、送老人要吼秦腔,盖新房、过庙会还要吼秦腔,顶着烈日光着膀子干活时吼的仍旧是秦腔,劳动一天后汉子们抽着旱烟喝着砖茶议论的仍然是秦腔。甘家寨人可能不知道流行乐坛的天王和天后,但他们却是省里市里秦腔名角的忠实粉丝。市长区长来了,围着转的就只有几名村干部,但倘若哪位秦腔名家来了,整个村子都会快速掀起万人空巷的轰动。

进入21世纪以来,甘家寨村自乐班由田生财负责,每周两次活动,吸引了周边的秦腔爱好者参加,经常进行村里的一些红白喜事的义务演出。尽管如今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多样化,但甘家寨的秦腔自乐班仍十分活跃。只要板子一打,板胡一拉,笛子一吹,那高亢悠扬的旋律一响起来,村里的男女老少就搬着凳子闻声而来,看那些悲欢离合、帝王将相的演绎,听那些忠、孝、仁、义的历史故事,什么《斩单通》、什么《铡美案》、什么《三娘教子》、什么《辕门斩子》等,可谓百唱不烦、百听不厌。

甘家寨

追梦者眼里的“小香港”

从20世纪90年代起,古老的甘家寨突然红火起来了。数量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年追梦者,从四面八方落脚到了地处高新区黄金地段的甘家寨。

甘家寨周围纵横交织的交通网络,极大地满足了出行者的需要。谁会想到,甘家寨的房租却很便宜,一间铺着瓷砖、二三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配上桌子、凳子、床、衣柜等基本生活用具,一个月的租金才百十来元。

甘家寨地理优越和生活便利的双重优势,吸引了成千上万刚毕业的美丽女生、帅气男孩,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从农村进城打工的务工者,连同沿街的小商小贩,都不约而同地落脚在这里。他们操着南腔北调,把这里的大街小巷挤得满满当当,将这里的阁阁楼楼住得满满当当,让甘家寨更加熙熙攘攘了,热闹得像是天天都有集市。

甘家寨的人口规模,很快就这样一点点地被撑大了。加之周围高校林立,学子众多,村落又连着沙井村和徐家庄。所以,装修一新的商铺和酒肆,一片一片地接连问世,造就了甘家寨的无比辉煌,使得这里俨然成了一块风水宝地,成了追梦者心目中的“小香港”。

相比西安其他城中村而言,甘家寨的幸运是较早地被纳入高新区的整体规划。得益于实力雄厚的高新区支持,甘家寨成为西安较早完成城市化开发的村寨之一。可以说,甘家寨近三十年来,一直伴随着高新区开发、建设和发展的步点,完成了自身旧貌换新颜的华丽转身。

有网友在“发现三秦”的自媒体上撰文回忆,年大学毕业,参加的第一份工作就在高新路南段,这是其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甘家寨村。“当时,村里有农村特有的小平房,还有不规整的小洋楼,街巷胡同狭长幽深、临街店铺杂乱无章。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这里房屋密集,几乎每条巷道上方,都密密麻麻地布着电线,很多巷子不足一米宽,只能看到‘一线天’。甘家寨村的全面改造升级已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甘家寨的面貌日新月异。让人没想到的是,甘家寨在年实现了“华丽变身”。当年那个脏乱差的城中村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历史的云烟,取而代之的是大手笔、大方案的新布局。

一个宜居、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在数百年村落的东侧悄然崛起。穿过甘家寨村霸气的门头,首先听到的是孩子们的嬉闹声、老人们的唠家常声;接着,看到的是几十栋整齐划一的三层小楼,成排地站在宽阔整洁的马路旁;成荫的绿树下,专职的保洁工正在做清洁;纵横交错的道路上,五颜六色的出租车有序地接送着客人;路旁大型广告牌上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随时能感受到时代的召唤;身穿崭新制服的保安,精心地担负起小区的安保工作;窗明几净的物业办里,物管人员正在接待业主的咨询。

目睹这一幅幅平凡的场景,观赏这一处处温馨的画面,使人不得不为科技创新给这座村庄带来的巨变而感慨。就这样,甘家寨人改善了自身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提升了自己的幸福指数。就这样,甘家寨人完成了由村民到社区居民的转换,整个村落也由古老村寨变身为现代化的都市社区。

吃货眼里的黄金夜市

夜幕一降临,夜市上喧嚣的气息会很快席卷整个甘家寨。因为夜市的繁荣与红火,有人说白天的甘家寨像是客场,夜晚才是甘家寨的主场!

年的西安,因为在网上发布了大量反映夜西安的短视频作品,成为全国网民心目中的“网红城市”。在数以亿计的短视频作品中,反映西安夜市和西安美食内容的作品,占据了绝高的比例。在网友评选的西安十大夜市、八大夜市、六大夜市等多个版本的夜市中,甘家寨夜市都名列其中。因此,有人说甘家寨夜市是大西安最有念想的地方,没有之一。

自年起,沉寂多年的大西安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面向世界敞开胸怀,摒弃了禁锢数十年的户籍政策,按照“三不一优”原则,即落户政策不设门槛、不收费、不设复杂审批手续,建立全国最优惠落户政策的思路,推出让世人耳目一新的零门槛户籍新政。

户籍新政给大西安带来了什么?数据显示,截至年底,西安市户籍人口平均年龄为38.07岁,比年底的平均年龄下降1岁。与此同时,老龄化率下降1个百分点。截至年4月30日,西安户籍人口共.9万人,流动人口.9万人。户籍新政实施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西安市共迁入落户15.1万人。在新增加的15.1万新西安人中,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比高达64.05%。

值得一说的是,其中相当大比例的年轻新西安人选择了高新区。得年轻人方可得未来,得人才方可得长远。

逛夜市、吃夜宵,是很多年轻人最具仪式感的一项日常活动。位居高新区核心地带的甘家寨大牛夜市,无疑成了最理想的不二之选。每到夜晚,整个甘家寨都会布满销售各类美食的小摊小贩,让大牛夜市绽放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你看,那位卖章鱼小丸子的温柔小哥的摊前,总是站满了抢购的美女;你听,卖鸡翅鸭脖的武汉大姐,在称好后总是抱歉地说一声“可能会有点辣,但大家都说我家的鸭脖让人辣得开心!”你闻,摊点上油泼辣子的菜籽香和腊汁肉的卤香味,正以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钻入口鼻,沁入肠胃;你瞧,烤面筋的小伙边飞速地擦着汗水边麻利地干活,脸上荡漾着城里人难以理解的笑容。

开放包容的高新区吸纳提升了甘家寨,开放包容的甘家寨片区又吸纳了祖国各地的美食。无论你来自东北还是西南,甚或是宝岛台湾,在甘家寨夜市,你都可以找到家乡的味道。人真是一个奇怪的动物,白天吃再多的苦,出再多的力气,只要晚饭吃一顿家乡的饭菜,再美美地睡上一觉,所有的委屈、苦难和辛酸,就被胃消化得一干二净了。

甘家寨夜市,是一个热闹的聚会地。你可以和朋友点一盘生蚝、一盘蛏子、一把烤筋,天南地北地聊聊天、吹吹牛、划划拳;你可以和朋友两两相望,静静坐着,同时细细地品味红色小吃推车上美味的食物,让自己的胃被甘家寨征服;当然,你还可以什么都不吃,就这么边溜达边看甘家寨灯火通明的繁华夜市,混着炒菜的油烟气和人声鼎沸的热闹劲,收获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

于是,很多年轻吃货们离开西安后,都忍不住要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