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专业课
——以三弦作品《梅花调》教学为例
国乐系陈京京
一
开展多维线上专业课教学方式
开展网络教学授课以来,三弦专业课程采用“一对一”线上视频网络教学的模式,并结合学生录制视频回课,教师文字点评以及利用现有多媒体线上课程或音频、视频欣赏作为补充教学内容的方式开展专业小课教学。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同时探索和拓展了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不能够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但通过自己录制演奏视频,查找资料进行课前准备,自我制定合理有效的练琴计划,在网络授课期间更好的总结和养成自己的练琴习惯、调整演奏状态等方式,使同学们这一阶段的学习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收获。
二
以三弦作品《梅花调》教学为例
作品介绍
《梅花调》是三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作品之一,也可以说是三弦专业的必修曲目,这首作品是由我国著名三弦演奏家、教育家肖剑声教授根据梅花大鼓过板音乐素材改编而成,全曲分中板、快板两部分。中板应用了梅花大鼓的起板过门,旋律抑扬顿挫、宛转悠扬,快板则采用梅花大鼓的下三番,旋律行云流水、活泼激荡,乐曲在保留传统技法和风格基础上,赋于独特的北方说唱音乐色彩与韵味。
学生课前准备
——熟悉新作品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演奏习惯的过程
在学习一首新的作品之前,要求学生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乐谱的视奏和读谱过程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但是熟悉新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完善练琴习惯,培养良好演奏习惯的过程,尤其是在网络教学阶段更要多方面的提升学习的能力、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例如《梅花调》这样的传统作品时,除了要求学生在视奏的过程中,将音准、节奏、指法等基本演奏技法演奏清楚的同时尽可能的分析谱面信息如乐句、结构、表情记号等内容并有基本的熟练程度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前提前做好功课,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涉及到的音乐风格,对其涉及到的传统说唱音乐类别“梅花大鼓”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并初步的了解和梳理,通过布置的音视频资料初步了解其音乐风格,有了这些基本的课前准备,才能使后面的演奏教学更加顺利和有效。
乐曲主要内容讲解
——如何理解传统音乐语言
在演奏《梅花调》这首作品时,需要重点掌握的演奏技法包括右手技法“滚奏”、“剁弹”以及左手技法“滑音”、“拈音”、“擞音”等,在演奏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从演奏技法本身出发,更重要的是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将技法很好的融入到音乐当中,使音乐的表达能够更加的生动自如,在学生演奏和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基本功也就是演奏技术,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讲更要学会通过对于音乐上的要求带动技术要求,调动表达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表达能力,提高综合演奏水平,才能使演奏的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提高,比如在《梅花调》这首作品中,“滚奏”技法的要求,要体现梅花大鼓的抑扬顿挫,尤其在重音位置出现的“滚奏”,要硬朗、有棱角、有密度还要扎实和饱满,往往结合“滑音”的技法演奏,学生在演奏时只是演奏了技巧本身,而没有考虑到气息的支撑、前后的连贯,以及技法在乐句中的位置,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演奏出来,因此会出现演奏不到位和韵味不够的情况,想要有气息的支撑,滚奏前面的一个音的演奏状态很重要,要有弹性、松弛,手指和气息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弱奏的音符要演奏出弹性与颗粒性,手指要以指尖发力距离琴弦较近的位置并快速触弦,手腕要保持松弛。再比如在这首作品中想要找到演奏“重音”的方式,就要多听梅花大鼓中鼓的节奏,找到其中的重音感受再去演奏,才能尽可能的演奏到位。
在学习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怎样理解传统音乐语言,这需要长期的不断地通过对于传统音乐以及曲艺、戏曲等和三弦这件乐器有着紧密关系的艺术门类进行学习和积累。在演奏《梅花调》这首作品时,一方面需要掌握学习梅花大鼓的音乐风格,将其音乐特点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作为一首三弦独奏曲,除了运用了梅花大鼓的音乐元素之外,同时还充分的将北方大三弦作为独奏乐器的演奏特点展现出来,我们在演奏上需要将梅花大鼓的韵味融入器乐化处理的特点再进行表现,比如在音色的追求上要有北方大三弦饱满扎实有厚度并且通透松弛的音色,中板段落音乐张力的处理上要张弛有度,快板部分的演奏技术上要做到清晰流畅、颗粒性饱满等,既要有梅花大鼓的韵味又要有乐器本身音乐语言特点的表达。以这样的思路去分析和学习乐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演奏这首作品。
三
总结与思考
——真正做到投入和专注,激发演奏的积极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几类,一是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是演奏中最基本的能力,不但要有正确科学的方法还要有系统勤奋的训练,这是演奏的基础,在学生的演奏中,往往会出现一首作品演奏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就很难提高或者演奏总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等力不从心的状态,归根结底还是基础问题没有解决,比如音准的问题,除了训练基本的音阶、把位练习、换把、滑音等常规训练,学生往往忽略了音质的要求对于音准问题的影响,尤其是在三弦这样的指板类弹拨乐器的演奏中,手指触弦的瞬间感受以及左右手的配合决定了能否将音符演奏的“字正腔圆”,例如在《梅花调》这首作品,以及像《打虎上山》、《黄连苦胆味难分》等有着戏曲元素的作品中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对于音质要求的重要差别,同时与右手触弦方式的配合又决定了整体演奏的音色是否能够体现北方大三弦音乐语系中对三弦音色的挖掘,因此音准的训练也是一个综合性的训练,结合了对于音色的要求以及对于声音的审美追求,是一个对整体训练、学习过程的体现。因此学生在练习中,要不断提高对于自身演奏声音的要求。另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演奏中乐曲表达流畅与完整性的问题,当然首先要达到的要求是准确与熟练,这是进一步提升演奏作品的前提,另外就是要在演奏中保持乐思的连贯,同时做到细节的处理,既要有整体结构思维与想象力又要在细节处下功夫,比如在《梅花调》的中板段落中,想要生动的表现乐句的起伏,充分展现音乐张力,把大鼓书的韵味及韵腔用三弦的语言演奏出来,就要在演奏中注意虚与实、强与弱、点与线、断与连、棱角分明与婉转柔和等对比的处理。
总的来说,在练琴和演奏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投入和专注,不断激发和调动自己演奏的积极性,有了长期的沉积和磨练才能一步一步的在音乐中有更多的收获,在学习传统音乐的过程中,更是要触类旁通、不断钻研,从广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融入到自己的演奏中。
教师简介
陈京京
青年三弦演奏家,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青年教师。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师从于我国著名三弦演奏家、教育家赵承伟教授。曾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展演最高奖;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职业组一等奖;新加坡国际音乐比赛三弦专业青年组金奖;国际第三届中国器乐赛专业三弦青年组金奖等多个奖项。近年来以独奏及室内乐演奏的形式活跃于舞台,曾在多地举办独奏及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