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图片 >> 正文 >> 正文

天天非遗丨技艺精湛的寺台木偶戏

来源:板胡 时间:2023/7/10

康县寺台乡木脑壳戏出现在晚清,是由一位四川艺人带到康县,后由现在的传承人张仲国祖父张森阳跟随学艺并传承得来。在一百多年的岁月里,经历了高潮、低谷、重生的历程,现在又重新回到山村戏台,深受人们喜爱,年以“寺台木偶戏”的名称列入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在寺台,人们还是喜欢称它为木脑壳戏,甚至在民间有“喝酒要喝二脑壳(康县当地用土法酿制的包谷酒),看戏要看木脑壳”的俚语。他们将精神需求——木偶戏与物质需求看得同等重要。寺台木偶戏其实是杖头木偶,这种木偶的制作形式遍布中国大地的南北东西。各地木偶的高差很大,从8寸至一人高不等。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依手杆位置有内、外操纵之分。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命杆为木、竹制,各派长、短不同,手杆与手、肘相接。

康县人对于木偶戏的叫法虽然和四川完全一样,但它的演出形式却与秦腔密不可分。从造型到服饰,就要讲究生旦净末丑的造型,经雕塑、打漆、粉彩、描绘、植须、梳头多道复杂工序完成。寺台的“木脑壳”不同于其他木偶的是它的材质,是由传承人用寺台本地的梧桐木雕刻制作而成。它的头颅部分由前后两瓣合成,内部挖空,眼睛大多安装弦轴,或上下闪动,或左顾右盼。部分木偶的嘴部能张合,舌能伸缩,面部均由油漆彩绘。

寺台木脑壳戏的演出曲目多从秦腔里来,唱腔也是以秦腔为主,对白以陕西方言为标准,但有时也夹杂了康北的地域方言,演唱所用的乐器主要有板胡、二胡、皮鼓、干鼓、摔板、梆子、银锣、墨管、海笛、木琴等。脸谱有一头专用的,如“包公”“王彦璋”等;有一头多用的,如演大白脸的“曹操”头像,还可以演“秦桧”一类的人物。还有一种特殊的双面人头像,一面是如花似玉的小旦,一面是青面獠牙的恶魔,如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场面时,可做瞬间人妖之变,它的出现,为木偶戏增添不少魔幻光彩。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