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又叫“乱弹”,源自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因其流行于素有三秦大地之称的关中平原,由此而得名秦腔。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戏曲之一。据史料记载,秦腔创始于秦,在汉代时得以精进,唐朝时开始兴盛发达,到元朝时形成系统完整的剧目,成熟于明朝,而在清朝时得到广泛传播。
秦腔的乐曲高亢粗犷(guǎng),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它较早地形成了比较适宜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加上秦腔艺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直接影响了以硬木梆子为伴奏的唱腔
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而且对京剧、越剧等剧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秦腔的发展历史上,有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就是被人们称为秦腔一代宗师的魏长生。魏长生出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四川金堂人,后来流落到陕西,跟随老艺人学习秦腔。他学戏刻苦、努力,练就了过人的本领。乾隆三十九年(年)和乾隆四十四年(年),魏长生两次率领秦腔戏班入京,以其精湛娴熟的技艺、朴实细腻的风格、悠扬动听的声腔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北京的许多戏曲演员都观摩他的演出并向他求教。两次进京演出,均大获成功。秦腔也从此走出陕西,扩大了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
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秦腔历史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年7月1日,秦腔易俗社成立。易俗社是由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等人创办的艺术团体。这个团体不仅创作和演出了许多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戏剧作品,还培养了不少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
年,鲁迅先生来西安在西北大学讲学,特地敦次到易俗社观看秦腔演出,还题写了“古调独弹”匾额,从讲学酬金中拿出50元捐赠给易俗社,充分肯定了易俗社为改良民族戏曲所做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多次进京演出,《三滴血》《游西湖》《游龟山》《柜中缘》《三回头》《西安事变》等优秦腔(柜中缘}剧照秀剧目享誉全国,再一次把秦腔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峰。
西安易俗社
年7月1日,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等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一易俗社。该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按照民主制度制定章程,建立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成员由社员民主选举,并规定任期。设立评议部、编辑部、学校部、训练部,招收少年学员,先学初小、高小课程,后上文史进修班,达标者发给毕业证。在此基础上学习6年戏曲专业,合格者发给戏曲专科学校毕业证书,从事戏曲演出。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
易俗社,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秦腔艺术
秦腔艺术行当齐全,塑造了许多深人人心、独具特点的舞台形象。它的表演朴实、粗犷,同时又细腻、深刻,饱含着浓浓的人间情感和淳朴的生活气息。在音乐上,秦腔主要用板胡来伴奏,同时用敲打枣木梆子的方式来掌握节奏。它的曲调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欢音和苦音两种:前者表现欢快的心情,后者表现悲伤的情绪。
秦腔剧目丰富、题材广泛,大多取材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如“列国戏“三国戏”“水浒戏”“杨家将戏”“包公戏”“岳飞戏”等,还有些则表现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市井风情。这些剧目均表达了普通劳动群众对真善美的渴求和对假恶丑的鞭挞(biāntà),历来深受人们喜爱。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行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的称东路秦腔;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称西府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叫汉调秦腔;流行于西安-带的称西安乱弹,也就是中路秦腔。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秦腔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点及其在广“大观众中所享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