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据文字记载,古城甘州已有年的历史。从夏商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羌、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北凉沮渠蒙逊建郡至西魏废帝三年改为甘州,因甘泉清冽而名,甘州之称自此开始。
甘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中,无论是烽烟四起的战争年代,还是繁荣安定的和平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异国使臣、商贾、僧伽、将士、艺人在这里的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交流融合,荣辱与共,积淀了甘州丰博而又独特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许多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蓄积为灿烂而又永恒的文化宝库,民歌小调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万古不灭的精神财富。
音乐在甘州的诞生较早,早在多年前,居住在祁连山下一带的东灰山人,就使用埙来演奏自己的音乐。在周代的乐舞《西戎伎》,在战国时期的音乐舞蹈《文康伎》,在西魏时的乐舞《安国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乐舞《西凉乐》,后来成为宫廷乐舞,张掖乐舞在全国乐舞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唐代的歌舞大曲中,出自张掖的著名大曲有《霓裳羽衣》《甘州大曲》。在宋代,从《甘州大曲》中分离出来的《甘州歌》《甘州破》《甘州遍》《八声甘州》《甘州子》《甘州乐》《早甘州》等词牌在宋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这些词牌被民间艺人进一步发展,语言朴实,更便于群众接受,形成了今天的甘州小调。
直到元、明、清时期,《八声甘州》等仍被作为曲牌广泛采用,后来因战乱等各种原因失传、失散民间其所涉及的内容随着时代、社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历史上,甘州的音乐舞蹈,成为古代华夏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
二
甘州民歌小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作并传播的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民间流传很广,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是各族人民聪明智慧的艺术结晶,是一笔珍贵的社会文化财富,其内容多为惩恶扬善、匡扶正义、向往美好生活等方面,是研究音乐、历史、民族、民俗、语言等领域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甘州的地方民歌小调,是生活在甘州这块热土上的祖先创造的,是独具魅力的本土化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中华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研究丝绸之路乐曲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对于庄稼人来说,演唱民歌小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在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的过去,还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现在,民歌小调都寄托和承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在喜庆的日子和悲伤的日子里,或在平常的亲朋好友聚会、社会活动集会时,人们把自己掌握的歌曲演唱,这些歌曲有很鲜明的主题,赞扬什么,批驳什么,好的是什么,不好的是什么,还有一些是讲道理的,告诉人们怎样做是合适的,怎么做是不合适的,怎么做是受到社会肯定的,怎么做是受到社会指责和否定的。
通过这些歌曲,人们受到了教化,从形式上来说,甘州民歌曲调很优美,易于传唱,易于记忆,没有很多高难度的曲目,更加适合在城乡的民间流传。一般来说是在社火、大型活动、家庭喜事时演唱,有时在念唱宝卷时也会加上一些甘州小调。演唱的时候大多为清唱,不加伴奏,按照演唱者掌握的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来现场演唱。有的时候也会有伴奏,乐器一般采用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有时还加上锣、鼓、镲、梆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甘州小调中衬词、衬腔及节奏的运用有它自己的特点。其衬词语汇,除了“依子哟”“哎嗨哟”“月儿依呀”“哪呼依呀嗨”等一般衬词外,称谓词、表达性衬词等运用也较普遍。如《黄姑娘》中“花儿能开几日红,少年能活几日人。”《摆嫁妆》中“杨柳叶儿青”、《采花》中“姑娘啊丫鬟啊撅撅胡儿的老汉啊采采花儿采上啊。”《十七的姑娘八岁的郎》“腊子梅花香”、《小放牛》中“天下的穷人多,哪一个谁像我”“点点花儿红”、《摘棉花》中“花儿莲花红”。衬腔的旋律多样,不仅能起补充、陪衬的作用,而且还能深化内容,丰富形象。歌曲中的每个音符都有歌词紧密结合,所有的装饰音都是为语言的需要而加的。
甘州小调演唱时通常有乐队伴奏,多人演唱,可以走乡串村、沿街就地演唱,也可以由一人弹唱。在节拍方面,大多以2/4拍为主。在音调的声降方面,“4”和“7”两个音表现特殊,在不少歌曲中,可以听到“4”比“#4”稍低,“7”比“b7”稍高的唱法,目前已挖掘、收集和整理的词谱多达余首。小调曲调很优美,易于传唱,易于记忆,没有很多高难度的曲目,更加适合在城乡的民间流传。一般来说是在社火、大型活动、家庭喜事时演唱,有时在念唱宝卷时也会加上一些甘州小调。演唱的时候大多为清唱,不加伴奏,按照演唱者掌握的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来现场演唱。有的时候也会有伴奏,乐器一般采用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有时还加上锣、鼓、镲、梆子、木鱼等打击乐器。
三
甘州小调的名目庞大,数目繁多,内容极其丰富。如今,流传在甘州的民歌小调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歌调繁多,有民歌、秦腔、京腔调、眉户、宗教音乐等众多门类,内容包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甘州人民的精神、性格、气质和风土人情,大量的是歌颂生活、歌颂爱情和对在旧社会人们的爱情生活的悲叹、或人性的、事实的批判或哭诉。
民歌小调在张掖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劳动实践及现实境遇,创作出大量的民歌,代代相传。民歌小调在甘州城乡久传不衰,得以继承和发扬,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人民群众容易接受且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
甘州民歌小调,具有高亢流畅、婉转悠扬的特点,曲调朴实优美,内容丰富生动,题材广泛,歌调繁多,数量众多,大致分为花儿(少年)、小曲小调、打夯号子、秧歌社火曲、酒歌、宗教乐等类型。
小曲小调在甘州民歌中的分量最重,曲调也最多,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说的是乡土话,道的是人间情,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也最深受群众的喜爱。可以独唱,对唱,也可以合唱。不仅在劳动时唱,闲暇时也唱。有的是叙述历史的,如《十把扇》《珍珠倒卷帘》《韩信算卦》《打马家》等;有的是反映爱情故事的,有的是表达青年男女渴望自由恋爱的,有的是倾诉男女之间爱慕之情的,有的道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的唱出了离别后的痛苦之情,如《闹五更》《五哥放羊》、《织手巾》《绣荷包》《绣鸳鸯》《二姑娘害相思》等,有反映幸福生活的,如《冻冰》《采花》《对花》等。
有的是反映艰苦生活的,反映了旧社会妇女的苦难生活,对封建制度进行淋漓尽致的控诉和无情的揭露,有的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歌声婉转,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如《小寡妇上坟》《光棍汉思妻》《哭五更》《小放牛》《拉骆驼》《沙娃上工》《熬长工》《借笊篱》等;有的是反映社会现象的,如《王婆骂鸡》《十道黑》《小姑子改嫁》《张先生拜年》《男子争风》《三儿子分家》《十杯酒》《小姑子领教》等;有的是劝化人们弃恶扬善的,如《十月怀胎》《传家宝十大劝》《劝化人心》《小姑贤》等;
有的是劳动号子,是在劳动时唱的歌,比如在夯筑地基、庄墙时,提杵人为了动作协调一致、消除沉闷、激发精神而哼唱的,一人领号,众人和号,曲调明快有力,节奏感强,唱词即兴编唱,脱口而出,触景生情,凡周围环境、人物活动皆可入歌,别有风趣,唱得大伙哈哈大笑,唱得精神振奋,越干越快活,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这种音乐表现出的性格粗犷豪迈、坚定有力,如《夯歌》《杵歌》等;在社火中的曲子,有的是在闹社火时领头的膏药匠唱的,曲调比较单一,但歌词内容丰富,除了即兴编唱一些祝福性的吉祥话之外,还有时编唱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内容,如《膏药匠词曲》;
在社火中,还有为了活跃气氛时,由骚和尚编唱的《绞儿》等,自问自答,诙谐有趣,富有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在社火中小场子的曲子,则根据不同节目内容进行演唱。流传在甘州民间的还有一些比较有影响的京腔调,如《海水潮》《纱帽翅》《菠菜根》《满天星》《柳青》《山坡羊》《胡麻小豆子》《八谱》。由于甘州地域辽阔,流传在甘州的民歌小调非常多,就是同一曲名在不同的地方唱法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地方不同的艺人唱法也有所不同。
四
目前,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包括民歌小调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越来越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包括地方民歌小调在内的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挖掘和保护,但是,由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员锐减。加之当今世界文化娱乐方式多种多样,甘州小调的演唱也走向了历史以来的最低谷,演唱的区域越来越小,演唱的规模也越来越小,参与的人员也越来越少,特别是目前年纪大一些的演唱者由于身体等原因,无法演唱,有的对过去演唱过的曲子无法回忆,这些老人去世以后,一些在过去很有代表性的曲子也随着失传,年轻的一代人对甘州小调很少知晓,对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缺乏了解,会唱的年轻人已经很少,目前,甘州小调已经面临失传的境地。
甘州小调是一门说唱艺术,其价值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术价值,在中国音乐史中,以它丰富的内容、鲜明的个性特征而流传。二是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甘州小调,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收集、拯救、保护、宣传、研究、利用甘州小调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搞好这一项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将会使甘州小调的保护与发掘推进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甘州小调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在拯救民歌小调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五
“正月里来是新年,纸糊的灯笼挂门前,风吹灯笼个嘟噜噜转,风调雨顺就太严啊年。”这是我市第一部《张掖民间小曲子》里的歌词,名叫“膏药匠词曲”,是甘州社火里必不可少的唱词。这套音乐专辑的作者叫李建成,是甘州区大满镇李家墩村一名年过花甲的老汉。
李建成对甘州小调钟爱有加,自5年至今14年,历时个日日夜夜,他凭着对民间文化的一腔热血,足迹跑遍甘州区和临近民乐、山丹、临泽等县的30多个乡镇,有时甚至走到酒泉、武威等地,走访民间老艺人,为拯救濒临绝迹的甘州小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先后自费整理出版书籍《甘州民歌小调精选》、光碟《张掖民间小曲子》《张掖民歌》;自发成立了民间艺术团,让“甘州小调”“甘州社火”等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活态”继承。让更多的人通过“甘州小调”“甘州社火”记住了老张掖浓浓的乡愁,让非遗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省级非遗文化遗产“甘州小调”“甘州社火”传承人。
年5月26日,由省市艺术家创排、甘州区民间艺术全体演员演出的原创地方民俗舞台剧《甘州民谣》在张掖三馆演会中心首演,民歌小调、木偶杂耍、剪纸刺绣、木雕草编、面塑石刻、美食彩绘、夯歌号子、社火秧歌、吹拉弹唱、舞狮耍龙、社火灯阵样样俱全。这些散发着泥土清香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整个舞台熠熠生辉,更凝结出丝路古镇淳朴浑厚的民风风俗,整场演出获得了观众热烈持久的掌声。
年11月,“中华颂,长丰杯”第九届全国戏曲小品曲艺大展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落幕,同甘州区民间艺术团演出的表演唱“甘州小调”在此次大展中荣获铜奖,甘州区民间艺术团也成为甘肃省唯一入围此次展演的民间艺术团体,充分展示了省级非遗“甘州小调”的民间艺术风貌和舞台艺术创作最新成果,为促进民间曲艺文化交流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发展正当时,培育新人接力跑。甘州小调,源于乡村,只有在乡村这个大舞台上才会更接地气,也才会魅力四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只要更多的年轻人融入这支队伍,一棒又一棒接力,一代又一代传承,甘州小调这种非遗文化,一定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