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介绍 >> 正文 >> 正文

看见身边文化馆里的传唱兰州鼓子ld

来源:板胡 时间:2022/6/29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视频推送

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文化馆里,十几位来自市区不同地方的鼓子艺人和鼓子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开始了他们一天的练习。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最年轻的也都年届不惑,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在悠悠曲声中或歌或和,怡然自得。

他们都是当天早上从兰州市城关、七里河和安宁区过来的“兰州鼓子迷”,老人们出发前就在家里准备好中午要吃的干粮,在文化馆里一待就是六、七个小时。这一习惯多年未改,其中有人谈到,哪一天因故未到,就会食不甘味,浑身不得劲。在所有热爱兰州鼓子的好家们心中,文化馆是个光明的所在,用他们的话说:“走得越近心里越亮堂。”

陈增三男71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鼓子)项目传承人

陈老师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说起何时与兰州鼓子结缘时,他向我们讲述起了自己的故事。

年正月,甘肃皋兰县的一个平凡的小村庄———水阜村,社火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村民们舞龙、打太平鼓、踩高跷,大家其乐融融,好不热闹。在阖家欢乐的日子里,有懂得音律的村民唱起秦腔,高昂粗犷的唱腔回荡在冬日的村子里,每个人都被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着。

“那时,我父亲是村里的社火负责人,逢年过节就会忙着组织村里的‘练家子’开展活动”,回忆起父亲,陈老师脸上的笑意加深了,“父亲一生都对秦腔情有独钟,但他也会唱鼓子,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家庭环境的音乐熏陶对陈老师的影响很大,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就喜欢音乐文艺,小学、初中时期都是县里的宣传队成员,小时候就会唱一些秦腔曲目的片段。但在年的那个冬天,他忽然对兰州鼓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个时候我刚上初中,以前对鼓子没什么特殊的感觉,但那年冬天看社火时,却忽然觉得它的唱腔很独特,格外的好听。”

对于年,陈老师记得很深刻,“年,我和兰州鼓子算是正式结了缘,这一喜欢,就喜欢了50多年,直到今天。”从那以后,陈增三老师便拜了师,认真地学起了兰州鼓子,他对唱词里的故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干脆利落的唱腔和富有历史内涵的唱词是吸引他学习兰州鼓子的重要原因。

但随后的文化大革命却使兰州鼓子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为鼓子的一些唱词里描述古代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以及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四旧”的历史故事,所以兰州鼓子被以破“四旧”的名义取缔了正常演出,并且不许乡民们私底下传唱。许多给鼓子伴奏的乐器都被没收、毁坏了,更有一些唱词被焚烧,徒留满地灰屑。

“那时候兰州鼓子真的可以说是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说起这段历史,陈增三老师蹙起眉头,“一些古老的谱子被烧毁,就此失传了”。迫于形势,没有办法正大光明地学习鼓子,陈老师只能大半夜偷偷摸摸找空旷无人的地方练习。“当时年纪还小,一开始其实是有点害怕的,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但必须要去练习,不然就没有效果。”回忆起这段往事,陈老师有些感慨,“那时候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兰州鼓子,于是大家有时会一起约着去练习。”

文革结束后,甘肃省文化局,甘肃省教育局和兰州市文化局联合举办了教育系统群众业余文艺汇演,演出了兰州鼓子联唱《欢庆胜利》,原有的一些曲艺演出机构陆续得到恢复。甘肃省艺术学校曲艺代培班,甘肃省中青年曲艺创作研讨班先后创办,大力培训兰州鼓子的创作和演出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在巩固抢救保护成果的基础上,进入到提升非遗保护水平、增强传承实践活力的新阶段。“见人见物见生活”“融入现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等非遗保护理念不断深化。在国家对文艺工作的大力支持下,兰州鼓子词的创作人员也创作了一批新的词。

这些发展也更加激发了陈增三老师对兰州鼓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五十年来,他游走在兰州乡间,收集整理兰州鼓子资料20万字,录制音像资料60余张,整理名家唱段页,为兰州鼓子的传承留下了十分珍贵的资料。他对鼓子的执着与坚守令人敬佩。

在谈到鼓子的传承时,陈老师说,“多年来,我一直在演唱鼓子并带领团队,老先生们留下的文化要传承,这是我作为一名会唱兰州鼓子的人应尽到的责任。”但同时,陈增三老师也对兰州鼓子以后的传承发展表示担忧,他说“目前鼓子面临的最重大问题就是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确实如陈老师所言,文化馆里弹唱兰州鼓子的人多已年过古稀,甚至有位老人已过耄耋之年。而喜欢听兰州鼓子的观众,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虽然也有年轻人喜欢兰州鼓子,但学习、演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因为没有多少人听兰州鼓子,所以学习兰州鼓子没有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在生活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想要依靠鼓子养家糊口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剪纸、刺绣等非遗产品可以直接售卖获得利润,但演唱兰州鼓子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低,因为没有观众市场,所以很难变现。

“没人问、没人看、没人听,传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陈增三老师担心鼓子后继无人,一直想办法发动社会上热爱鼓子的人,努力吸收人才,让他们慢慢听、慢慢学,但都收效甚微。随着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非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很多学校开展。

据陈老师说,他从年到年在七里河健康路小学进行授课。刚开始,孩子们对于以前从没接触过的这种曲艺形式十分好奇,很多学生对曲艺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不认识伴奏的这些乐器,如三弦、板胡。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对鼓子的热情普遍消减了很多。但陈老师也发现了一批有天赋,对兰州鼓子一直保持学习兴趣的学生,他把这部分学生集中起来,精心教导。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老师教导的学生在年的全省飞天杯小品艺术节的展演中荣获二等奖。

提起对未来的展望,陈老师说:“我只希望兰州鼓子能一直传承下去,我们的后代可以听得到兰州鼓子,这么好的曲艺形式千万不能让它消失。为此,我会一直坚持弘扬下去……”

刘艳玲女62岁演唱者

走到传习所的门口,我们就被一个气势高昂、语调婉转悠长的声音吸引。从未听过兰州鼓子的我们,虽然不懂曲中意,但还是被演唱者声音中的气势所惊到。

声音的主人,是已经62岁的刘艳玲老师。她的唱腔饱满,中气很足,给人一种精神干练的印象。刘艳玲老师从小就对艺术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所以没有机会去接触和学习艺术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这些对于她早期的人生是个很大的遗憾。后来因为工作原因,她跟丈夫带着孩子来到了兰州开始新的生活。相较于农村的单调,城市里的生活确实要丰富得多,而这也为她重拾儿时的梦想提供了机会。

一天下班后,在经过黄河沿岸的时候,她发现一位老太太正在唱秦腔。童年想要学习唱歌的愿望成功被唤醒,对音乐的喜爱使她站在旁边听了许久。后来,每天下班她都会留意那个地方,若是老太太在,便驻足倾听老太太演唱。一天下午,老人向她招手,示意她走上前去。原来,老人注意到了这位忠实的听众,想要听听这位观众的演唱。因为之前从未学习过,所以刘艳玲老师很抱歉地向老奶奶说了不会,但在老人的鼓励下,她最终还是鼓起勇气简单地哼唱了几句。老太太发现她的音色很好,音准也不错,很有天赋,就收了她做徒弟,教她学习秦腔。在跟着老太太学习了半年的秦腔以后,刘艳玲老师的演唱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刘艳玲老师认识了兰州鼓子的国家级传承人陈增三老师,并在他的带领下开始慢慢接触兰州鼓子,一步步的学习演唱兰州鼓子。

“当时,陈增三老师听到了我唱的秦腔,他给了我一个磁带,里面是一首兰州鼓子,请我回去听一听。”刘艳玲老师回到家后播放磁带,立刻就被兰州鼓子的腔调吸引到了。她决定,以后开始练习兰州鼓子。从此,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听那首曲子,慢慢地开始跟着哼唱,就这样坚持了一年的时间。

再遇陈老师是一年之后在文化馆了。在陈增三老师等几位唱兰州鼓子的老师注视下,刘艳玲老师演唱了自学了一年的曲子。老师们觉得她的音色很好,可能是因为没有系统的学过乐理知识,所以曲调起伏节奏把握得不准确。于是,陈老师又给了她一份曲谱,她一学又是一年。在那一年当中,通过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她对兰州鼓子的曲调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

几年的学习和积累为刘艳玲老师成功进入兰州鼓子传习所做了准备。如刘艳玲老师内心期望的那般,她最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兰州鼓子演唱者,进入了兰州鼓子传习所深入学习兰州鼓子文化。后来,国家要求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跟随兰州鼓子传习所到全国各地进行演唱。

从不知鼓子为何物到站到舞台中央演唱,刘艳玲老师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她说这样一步一步的走来,已有20年的时间,这20年里除了是对唱歌这个最初的兴趣的坚守,更多的还是对于鼓子文化的热爱,兰州鼓子已经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艳玲老师20年对鼓子文化的坚守让我们学习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宋慧玲女73岁演唱者

宋慧玲老师也是文化馆里兰州鼓子的主要演唱者之一,每周一她都会和老伴按时来到兰州鼓子传习所,和其他伙伴一起练习。她主要负责演唱,老伴在团队里主要是拉二胡。

在跟宋老师的聊天中她讲到,因为父亲喜爱兰州鼓子,一得空就在家里唱鼓子,所以她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对兰州鼓子情有独钟。小孩子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学起来也很快,所以宋老师在小时候就学会了演唱一些兰州鼓子的简单曲目,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成年后,生活琐碎占据了她全部的重心,生儿育女、柴米油盐、工作赚钱构成了她全部的生活。现在年老,儿女都已成家,生活的重担都已卸下,而她跟老伴也终于有机会重拾儿时爱好,充裕现在的生活。

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