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中国民俗文化入围作品跟会I王炜陕

来源:板胡 时间:2022/6/27

跟会

王炜(陕西省)

关中平原的西头,八百里秦川的末端,俗称西府。西府有一种习俗叫跟会,是方言,意即看戏,逛庙会。我在西府的宝鸡生活了很多年,当然也去过郊区农村跟会。眼下白露已过,天气转凉,看看桌上的台历,再过大约一个月左右,就又到跟会的时候了。

在西府,农村办庙会叫过会,也叫唱戏,市区西南郊一带通常是在阴历九月九。过会是村上一年当中的大事,也是展现村里兴盛繁荣的机会。村上去年过会了,今年还要继续过,如果去年过了今年不过,人都跑到别的村跟会去了,就会觉得村上少了人气,村民们也会脸上无光,对人说起来,自然也是不太美气的。

一个村唱戏,往往提前十天半月就传出风了,听说某某村今年唱戏哩,唱戏就成了一种企盼,一种期待。唱戏就要搭台,有的村上原本就有戏台,没有的后来也基本上都建了,因为戏台是一个村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实在没有的,就得专门搭一个,戏台是一次庙会的中心,是必须要有的。

至于唱什么戏,不用说基本上都是秦腔,毕竟秦腔是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且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即为本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两县,后成熟于秦。故而秦腔在西府是很普及的,也很受欢迎,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唱上几段,就连城市的公园里,也常能见到秦腔自乐班的人轮番着唱上半天。

围绕着过会,相关的事情有很多,并不是简单的唱唱戏就行了。要提前规划好小商品交易场地,要为各种摊位统一划好地方,要确保过会期间的治安、卫生和安全等不出问题,如此种种。像过会这样重要的事,村委会须在年初就计划好,尤其是到了下半年,一入了秋就要筹划安排。

当然,跟会的人是不用操这些心的,到时候“跟”上会就行了。爱跟会的人老早就会打问,今年哪个村唱戏,哪个村是哪几天,是不是在同几天,到时候去跟哪个村的会呀。听说这个村请的是某某县秦腔剧团的,那个村请的是另一个县的,哪家剧团的戏唱得好,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总算等来了过会的日子。市里通往郊区的几条公交线上,车上挤满了去跟会的人,大多是大叔大婶,以及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他们手里提着马扎子,上车后往下一放就坐在上面,大家便知道是结伴去跟会的。到了戏场一看,看戏的人也来得差不多了,前面有坐着的,后面有站着的,也有四周三三两两扎堆闲聊的,就等着开戏。

戏台下渐渐地坐满了人,戏台外还有一拨一拨地赶来。大妈们坐在马扎子上和身边的老姐姐闲聊着,有的怀里还抱着小孙子。好几个小孩在戏台前跑来跑去,大人们怕娃跑丢了,不时地上去将其拽回来。大爷们则多戴着石头镜,悠闲地和旁边的老哥谝着,两眼还不时地从镜片上面瞅瞅戏台上的幕,急切地想着啥时才能开场,可戏台上乐器家伙什总要响上好一会,然后却又是一片长时间的沉寂。

终于,随着台上一阵紧锣密鼓,以及唢呐、板胡、梆子等的演奏,大幕徐徐拉开,“会”就算正式开始了。村庄一下变得喧闹起来,村里村外的路上人头攒动,人挨人,人推人,挤得水泄不通,戏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多。在看戏的人群中,只有大爷大妈们看得最认真,也最仔细,像《三滴血》《周仁回府》《三娘教子》《十五贯》等戏本,不知看了多少遍了,但还是看得有滋有味。

上午看完戏,从戏场回家的路上,几个老戏迷还在聊着戏里的情节,虽然戏的内容已经很熟了,每看一回都能把戏文背下来,但说起来还是兴致不减。老哥几个小胳膊上挂着马扎子,两手还连比带划的,把戏的朝代、背景、人物和发生的地点,讲得如同第一次看那样激动,一路上还商量着回去吃完饭睡一觉,晚上接着再来。

过会是要持续好几天的。这些天里,村庄里人声鼎沸,十里八村的乡党都往来赶,有的要到庙上去求神许愿,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祈求家人四季平安;有的要来看大戏,美美过上回秦腔瘾,一扫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心;但更多的是来凑热闹的,就是来感受下过会的气氛。本来农村文化生活就少,而这里既有唱戏的,又有卖货的,还有风味不同的小吃,还能顺便走亲戚,好不容易一年才这么一回,说什么也要来看看。

戏场外长长的路上,商贩云集,两边的摊位一家挨一家,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卖什么的都有,大到床单被罩,小到针头线脑,各种生活日用品,生产工具,农副产品,可以说是一应俱全。还有镶牙的,卖膏药的,针灸治病的,穿上白大褂往路边的摊位上一站,后面再挂上一张口腔图或是人体穴位图,煞有其事地吆喝着。哪怕是剃头的,卖老鼠药的,算卦的,也能在庙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缓缓走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人不由得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看有什么要买的。大多数人就是逛逛,也没什么目标,只是这里东西齐全,有些东西即使在城里的商场也难以见到,而这里几乎啥都有。这个拿起看看,那个放下走了又转回来拾起瞅瞅,架不住摊主不断地喊着,“哎——,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最后下了决心,既然碰上了就买了,也算不白来跟会。

最热闹的还是戏台旁另一条路上的小吃摊位,还没走到跟前,就听见了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一家一家走过去,能看得人垂涎欲滴,直咽口水,有羊肉泡馍,有糖糕,有锅盔,有撒子麻花,还有凉粉、米皮、面皮、甑糕、荞麦饸饹……。光是面皮就有擀面皮,蒸面皮,烙面皮几种,馋得人都走不动了,真是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

三两同伴来到摊位前,踏踏实实地坐在小板凳上要碗凉粉,体会一下跟会的快意,好不自在。卖凉粉的大妈麻利地调起一碗,边调边问食客,辣子多嘛少,一手端着碗,一手抓起一缕细长的凉粉,熟练地从盆里蘸上红滋滋,亮光光的油泼辣子,不禁吊起人的胃口。吃完这家凉粉,再去那家尝两个糖糕,才没有跟了趟会还缺点啥的感觉。

也许有城里人会觉得庙会上尘土飞扬的,摊上的小吃不太干净,其实这些年乡村道路及主要场地都已硬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只要真正见了戏场外各种各样的小吃,让你来不及想那么多,禁不住那色那香那味勾人的诱惑,不由得和同伴坐下来吃上一碗。就像有人说的,跟会不吃点啥,就像没来一样。如果没吃就走了,回去也会后悔的。

在西府呆得久了,就对当地民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来就对这个跟会的“跟”字很感兴趣。跟会之所以是跟,而不是逛或者是看,再或是转,而是用一个跟字,感觉再贴切不过了。光一个跟字,就有不少学问在里头:一方面是执着,哪有庙会就去哪,庙会到哪就跟到哪;另一方面是跟着大伙去过会,也有跟在其后,随大流的意思在里面,非常有地域特色,反复咀嚼,饶有余味。

关于跟会还有一说,那就是年轻人跟会,并不是真的为了看戏,而是为了看“人”。当然这里的人不是其他人,而是庙会上和自己心爱的人相见,小伙子给姑娘买衣服买雪花膏什么的,俩人一起跟会吃好吃的。再或许还有的平时没机会,借着跟会到戏场看看,到小吃摊上转转,说不定就能转出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邻村佳人来。

夜幕降临,戏场上仍是一片喧嚣,路灯和戏台顶上偌大的几盏白炽灯照亮了周围的农舍,也照亮了村庄的上空。戏台上的秦腔通过扩音器传得很远,一会是老旦高亢激昂的拖腔,一会是枣木梆子击节时发出的“桄桄”声,一会又是尖细清脆的板胡声,连离得老远村庄下边的公路上都听得一清二楚。

戏散了,人们带着身心的愉悦与享受,簇拥着踏上了回家的路。黑夜中远处的塬上已是一片寂静,只有戏场及村庄的路上依旧灯火阑珊,仿佛在送别跟会的人,也期许着他们明天能再来。

作者简介

王炜,陕西省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文学创作学会会员。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陕西省骨干中学校长,陕师大教育学学士。年开始陆续发表作品,曾在《散文百家》《文学月报》《首都文学》《作家导刊》《现代作家文学》《文化艺术报》《秦岭文学》《宝鸡日报》《榆林日报》《宝鸡作家报》发表多篇散文。

欢迎查看投稿祥情中国民俗文化诗文大赛征稿启事投稿小贴士中国民俗文化诗文大赛征稿

一、征稿范围:风土人情、历史移民、庙会集市、地名商号、历史典故、佳话故事、民间传说、岁时节令、传统技艺、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婚丧嫁娶、渔猎农耕、衣食住行、名人故居、寺庙塔楼等相关话题。

二、投稿邮箱:gjscxhzg

si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