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既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又能让人的心灵归于宁静,一个人一旦痴迷于此就很难自拔。
在我县音乐界,就有这样一位音乐人,执着音乐创作二十多年,至今痴心不改,经过多年的追求和磨砺,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各种音乐比赛活动中,获得三十多个奖项,并在国内一些知名音乐刊物上发表了数十件歌曲作品。
他创作的歌曲和舞曲,被省市有关艺术团体所采用,并赢得了专家评委们的好评。他就是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温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温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泰顺县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泰顺县文化馆音乐干部叶崇昌。
板胡里的学艺少年
叶崇昌13岁起开始学习拉二胡。
在他的心中装着一把永远的二胡,这把二胡是当年的一位长辈为他做的,原因是被他痴迷于二胡的精神所感动。
话还要从头说起。在叶崇昌的家中,爷爷和父亲都很喜欢曲艺,特别是在民间民俗活动中,做吹打的爷爷在二胡和唢呐方面更是具有一定的造诣。用叶崇昌的话来说,这一生能与音乐结缘,爱上二胡,多亏了父亲和爷爷的熏陶。
“或许是家庭缘故,我从小就很喜欢音乐。那时候,上山放牛都会随身带上笛子和唢呐。牛在山坡上吃草,我就在一边练习吹,年纪小,吹的虽然不成调,可是学习的兴趣却仍然很高,从来都没想到过要放弃。”提起少年时代,与音乐为伴的往事,叶崇昌的记忆清晰而深刻。
少年时代,叶崇昌的家中有一套父亲精心保存下来的越剧《红楼梦》的曲谱,闲暇时光,父亲经常拿来吟唱,叶崇昌从小耳濡目染,对器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叶崇昌感到开心的是,他的这份爱好并没有遭到家人的反对,反而,他们用其他方式给予了叶崇昌最大的鼓励和帮助。
叶崇昌至今还难忘当年小叔给他做的那把“板胡”。
叶崇昌说,这是永远存于记忆当中的一把“板胡”。当年生活条件简陋,买不起二胡,家中聪明的小叔见叶崇昌痴迷器乐,就用毛竹、梧桐板制作了一把“板胡”,没有琴弦,就用棕毛替代,没有钢丝就用木匠用的墨斗线替代,土制的“板胡”,声音自然无法与真正的二胡相比,可是少年时光中,能拥有这样一把乐器,叶崇昌已经感到非常满足。
年,初中读到最后还有三个月就要毕业时,县越剧团乐队招生,16岁的叶崇昌参加了考试。当时预招3人,经统一培训后接着再筛选,另外两个人落榜。当时唯有已经具备了一些器乐功底的叶崇昌被招进了剧团乐队当学员。
少年有梦初开始。
能进越剧团,专门从事自己喜欢的音乐工作,对叶崇昌来说是无比开心的,他格外珍惜这份学习机会。
叶崇昌说“:进了剧团,我并没有认为可以就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当时竞争很大,每个人都在不停地练习,不断地提高个人的技艺,因此我学得也很起劲。白天演出,我在一旁认真观察老师们的演奏技巧;晚上躺在床上,就仔细琢磨老师在演奏过程中的一招一式。遇上不用演出,我就在剧团里练习拉二胡,特别是夏天排练,团里没有空调,我就在肩膀上搭条毛巾,每天要练8个小时,一天下来,毛巾里不知道捏出了多少汗水。”
叶崇昌说,他特别感谢胡正文和其他几位老师,在学艺过程中,不厌其烦地为他做指导,老师越是关心他,叶崇昌就想着更要把基本功练习好,这样才不会辜负老师对自己的好。
到了年,县越剧团解散时,叶崇昌已经能登台与老师们一同为演出伴奏。技艺虽然无法与老师们相比,可是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却令叶崇昌每天都在进步。
《无名花》的追求梦
别看如今叶崇昌在创作中是连年获奖,而当年初踏音乐之路时,他品尝过不少曲折和坎坷。
也正是因为始终有音乐相随,他从未感到过寂寞和孤独。
泰顺县越剧团解散后,叶崇昌先后在多个基层文化站工作过,同时还成功地创办过我县乡镇第一支电声乐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赢得了基层观众不少赞誉。
多年来的全身心投入,叶崇昌收获不少,但真正走上音乐创作却要从后来的一件小事说起。
当年泰顺县文化馆曾创办过一份音乐刊物《氡泉之声》。这是一份油印小报,主要刊发一些器乐作品,当时的编辑是胡正文老师。
“那时,我还在基层文化站里上班,胡老师向我约稿,写首曲子给《氡泉之声》。创作曲子对我来说,在当时属史无前例,我告诉胡老师,我虽然很爱音乐,并且拉了很多年的二胡,做了多年的音乐工作,但是叫我写曲子,实在勉为其难,毕竟之前也从未写过。”叶崇昌说,“可是胡老师很信赖地鼓励我,放心,你先弄出来,不对的地方我会帮你改,这份作业,你是必须交定了。”
就这样,在胡老师的要求下,叶崇昌开始了曲子创作。当时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技巧,接了任务后,叶崇昌心里就一直在琢磨,迟迟没能动笔。构思了一个多星期后,创作的灵感在一天早上喷涌而出,藏在心中的曲子经过多日的反复酝酿,终于落在了纸上。
叶崇昌给这首曲子取的名字叫《无名花》,当时胡正文老师将它发表在《氡泉之声》上。
叶崇昌说:“《无名花》是我的处女作,配上歌词,交给歌手演唱后,社会反响很好,当时还成为泰顺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通过乡村广播反复播放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对歌曲创作,《无名花》之前可谓缺少经验缺少技巧,一直认为曲谱的段句之间难以很好地融汇相连,可是自从有了《无名花》的创作经验之后,我逐渐在曲子创作上找到了感觉,开始将重心转移到了歌曲创作上,后来还创作出了《歌唱给好人听》、《共和国税官》、《大山的呼唤》等歌曲,都受到了听众的好评。”叶崇昌介绍说。
可以这样说,当时的叶崇昌也如同《无名花》一样,在谱写曲子的音乐工作者中,仅仅属于一位无名者。但是他有梦想,他带着自己的梦想执着前行,最终找到了音乐的方向和感觉。这对一个痴迷音乐的人来说,极其不易。分析原因,叶崇昌认为,这可能与少年就爱上音乐打下的基础有关。
整日与二胡唢呐等乐器打交道,再加上身边各位老师的细心指点和引导,梦想转变成了现实,在创作之路上逐渐迈出了脚步,向更高的目标追求。
《乡谷季雨》洒汗水
音乐是优美的,但是优美的音乐在诞生的过程中,很多的艰难坎坷却不为人所知。
从事曲子创作以来,叶崇昌收获过很多奖项,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舞蹈曲子《乡谷季风》。
这是为一个大型的舞蹈所谱写的。当时导演找到叶崇昌谱写曲子,他有点为难,因为与歌曲创作相比,舞蹈的曲子在创作上难度会更大,两者之间毕竟存在区别,歌曲的长度大多在三四分钟,舞蹈的曲子则在七八分钟。歌曲只要谱好了曲子,配合好歌词就可以了,而舞蹈的曲子则要配合整个舞蹈的场景和气氛推进,节奏和韵律都要随着舞蹈内容的改变而发生转变。作者必须要善于用音乐把控整体旋律和舞蹈画面。
“当时,在创作舞蹈曲子《乡谷季风》时,导演给我表演示范,我在边上记节奏。回去后,再将舞蹈的节奏整理出来,在这个基础上谱写曲子。”叶崇昌说,“过程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当时我选来选去,最后将舞蹈的调子定在了我县少数民族畲族山歌的音调上。为此,专门往司前跑了很多趟,特别是到台边的圆州古民居采访,叫来畲族老人来演唱,从他们的歌声中寻找《乡谷季风》的调子,每次都是先记录他们的歌声,回来后进行整理创作。”
一首舞蹈曲子的诞生牵扯到了多个环节,特别是最后的音乐制作过程更是无比繁琐。那些日子,待在制作室里,经常要忙碌到凌晨一两点。有一次,因为没地方吃点心,叶崇昌饿得实在受不了,看到制作室里有瓶白酒,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来就干了几口下去。
曲子制作完成后,并非大功告成。叶崇昌还要拿去给导演试听,而后根据导演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后,他再继续修改。《乡谷季风》就是反复修改了七八次之后,最终才敲定稿子。
千锤百炼,终出精品。
《乡谷季风》参加演出后,获得了国家、省级多个奖项,被省残疾人艺术团带到了瑞士、新加坡等5个国家演出,受到了众人的好评。虽然是第一次创作舞蹈曲子,但是有了第一次的磨砺,叶崇昌凭借勤奋努力,后来还相继完成了《溪韵》、《春祭》、《钉鞋舞》等多个大型舞蹈的谱曲任务。
《歌要唱花要对》获好评
一件事情,你要想把它做好,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多的辛苦和汗水。对此,在日常创作中叶崇昌有着深刻的体会。
年4月,叶崇昌创作的歌曲《歌要唱花要对》在第九届中国畲族民歌节上,从来自全国的近百首歌曲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银奖,成为我县音乐界的一件喜讯。为了创作这首歌曲,叶崇昌更是暗地里花费了不少心血。
“这首歌曲的创作,来自很长一段时间的个人感受。因为音乐创作,我平时经常要深入司前、筱村的一些畲族村落采访,每次参加畲族同胞们的对歌活动时,我总在想,他们的山歌虽然原生态,但是曲子和歌词都过于单一,只有上下两句,没能更好地把畲族山歌的整体旋律体现出来。总想找个机会,改编山歌,让山歌更加动听。”叶崇昌说,“去年上半年,因为要去平阳演出,需要创作曲目,于是我就趁这个机会,专门深入到我县的一些畲族同胞居住的山村,与村民们沟通和交流,根据他们的山歌音调进行采风,完成了《歌要唱花要对》的改编创作。”
当时,温州地区只选送了两首音乐作品参加第九届中国畲族民歌节。其中一首就是叶崇昌的《歌要唱花要对》。他的这一作品当时在大赛上获得了银奖,歌手在现场演唱时,无论听众还是评委,都给予了高度好评。
叶崇昌告诉笔者,参赛之前,他就是怀抱着精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所以创作过程也很是辛苦。
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他细心地揣摩畲族山歌特有的旋律,在保持风格的同时,对山歌曲调进行修改和糅合,以便山歌唱起来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一次两次,反复修改。创作期间,除了夜里加班到十一二点,一大早起来后,灵感突发时,又在曲谱上划划改改,如此反反复复,最终才定稿。
勤奋创作硕果累累
精品创作极其辛苦,但是能提高作品的水准。
叶崇昌每次都是坚守着这一标准和要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也正如此,近年来,叶崇昌在歌曲创作上,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突飞猛进,这些年来先后获得过20多个奖项。
其中,年12月,他创作的歌曲《无名花》在市第九届音舞节上获得一等奖;
年创作的歌曲《畲山竹歌》获得浙江省九届音乐新作大赛金奖;
年,他创作的歌曲《最美丽畲乡三月三》获得全市音乐新作大赛金奖;
年至年创作《秋醉农家人》、《山村老家》、《一缕菊香》分别获得浙江省十一、十二、十三届音乐新作大赛银奖;
、年创作歌曲《绿谷风吹》、《五月雪》获第十四届、十五届省音乐新作大赛铜奖;
年4月创作的歌曲《歌要唱花要对》在第九届中国畲族民歌节上获得银奖。
与音乐相伴,一路默默前行,所有的辛劳和付出对于叶崇昌而言,早已化成了笔端的曲谱、弦上的音符,在追求的道路上,他执着无悔地让优美的旋律轻舞飞扬,尽情展现了生活的美好。
内容来源:《泰顺文化》
图文采集:苏康宝
内容排版:薛雯倩彭筱雪
审核:王增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