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介绍 >> 正文 >> 正文

河南省非遗项目豫西靠山黄的前世今生

来源:板胡 时间:2023/5/14

文/乔社斌

一什么叫“靠山黄”其在不同阶段的诸多别称之由来

豫西“靠山黄”又名“豫西梆子”,俗称“豫西老靠调”,简称“靠调”。“靠山黄”上承“靠山吼”、“卷戏”,下传“豫西梆子”、“豫西调”,它与“豫东调”对应称“豫西调”,与“祥符调”对应称“西府调”。民间为了统一称谓,就有了“豫西老靠调”的俗称。为了简便顺口,就有了“靠调”的简称。至于“靠山黄”这个“黄”字,靠门世传是这个“簧”字,而“非遗”保护部门经专家学者考证,使用这个“黄”字,两者所指是一致的。

“靠山黄”在不同历史阶段还有诸多的别称:“土山梆”、“粗梆”、“土二黄”、“靠山洪”、“靠山红”等。“土山梆”即“粗梆”,是“靠山吼”、“靠、卷梆”两个历史时期的别称。含意是说“靠山吼”是在豫西山区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豫西梆子腔”。“土二黄”则是晚清至民国时兴起的民间小调“二黄”戏,是归属于“靠山黄”的一个支脉。“靠山洪”则是对“靠调”兴盛时代的一种态势的“联想”。比喻“靠山黄”犹如山洪一样冲击着其它剧种,在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独树一帜。“靠山红”是上世纪三、四、五十年代,人们对嵩县“靠山黄”的特有别称。“靠山黄”历来以“关公红生”戏掛头牌,传到第四代名家“活关公”段保兴时,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在豫东、豫南连胜七个台口,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生”,人们赠给他艺名叫“靠山红”。从此嵩县“靠山黄”就被别称为“靠山红”。“靠调”第六代名家胡发生先生曾在偃师《古亳梨园》讲:“我唱的是嵩县段保兴传下来的‘靠山红’”。胡先生讲的是历史事实,但后来有人把胡先生讲的“靠山红”,误传为明朝中期流传于嵩县的“靠山吼”,两者相距四百余年矣!

二“靠山黄”的前世今生

豫西“靠山黄”起源于古老文明的嵩县,素有“嵩戏”之称。她的前身是“靠山吼”,因选靠山,对应山吼唱或搭台演戏而得名。靠山黄(簧)从嵩县兴起,由西向东逐步扩展,是流行于豫西山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她萌生于明朝嘉靖年间(年前后),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年前后)。经历过明、清、民国和新成立以来的四个历史时期,经有“靠山吼声腔”、“靠、卷梆子戏”、“靠山黄剧种”、“靠山黄——豫西梆子”、“靠山黄——豫西调”这五个发展衍变阶段,已有四百八十余年历史。对山吼唱的“靠山吼”起初时,并非剧种,而是民间各种小调共同运用的声腔体系。它在嵩县流传于明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时代的近百年间。因为明朝中期这个历史阶段,是历史上最崇拜“关圣”“岳王”和信奉道教的年代。当时嵩县的民间艺人们,利用山区特有条件,在祭拜“关圣”“岳王”这两位武圣之时献艺演戏,用马蹄号和大铜器伴奏,大有“对山一声吼,十里响不绝”的效应,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当时的嵩县形成人们喜爱的靠山吼声腔体系。大致为前五十余年是对山吼曲;后五十余年则是搬上舞台、戏楼唱戏。查阅嵩县史志资料,嵩县知名的戏楼、舞楼大都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这是靠门历代先师们代代相传的史实。

明末清初期间,嵩县“靠山吼”与“卷戏”融合,形成“靠、卷梆子戏”,在嵩县流传有一百二十余年。嵩县“靠山黄”是在“靠山吼”、“卷戏”的基础上,于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开创萌生的(嵩戏靠门第一代开山班主吴桃娃出生于年,其上三代都是靠山吼、卷戏名艺人。)。真正形成“靠调”演唱规模,则于清嘉庆初年(—)前后。“靠山黄”开创形成至今,就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梆子戏独立剧种。长期以来在豫西的戏曲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是在豫西山区传承历史最长、传播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第一大剧种。其鼎盛时曾誉满嵩州,遍及河洛,声传中原,曾普及到豫西乃至中原的十八个州、县之多。被称为“河洛文化之明珠、豫西戏曲之牡丹”。豫西“靠山黄”的历史地位、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不能小觑。

三“靠山黄”与“豫西梆子”“豫西调”的关系

晚清至民国前期,是“豫西靠山黄”的兴盛时代。同时也是《河南梆子》(豫剧的前身)的盛行时期。流行于豫东一带的“高梆”被称为“豫东梆子”(豫东调的前身);盛兴在豫西一带二百多年的“靠山黄”被别称为“豫西梆子”(豫西调的前身)。笔者不赞同因“靠山黄”衰败,被《河南梆子》融合为“豫西梆子”的观点。事实上是,“靠山黄”正处于辉煌全盛之际,与《河南梆子》对应,就加一上了一顶“桂冠”,别称为“豫西梆子”。“靠山黄”既是“豫西梆子”的前身,更是与“豫西梆子”延续共存的别称。据排查上世纪二、三、四十年代间,嵩县及周边的三百余个“靠山黄”班社的历史,绝大多数仍然掛的是“靠山黄”(靠山红)的招牌、名号。“豫西梆子”只是个“官名”,其实都是同一个班社,掛两个名号。新成立后,《河南梆子》改称《豫剧》,“豫西梆子”这种叫法也随之被融入“豫剧豫西调”成为“豫剧”的四大门派之一。之后,“豫西梆子”这种叫法就不复存在。然而“靠山黄”则被公认为“豫西调”的前身,至今在嵩县、栾川等地的山区仍有独立的“靠调”班社和研究团体在持续艰难的传承。“靠山黄”是“豫西梆子”的前身与别称,更是“豫西调”的前身,并是与“豫西调”结伴而行,相融共生,值得保护和传承的剧种。

四“靠山黄”向“豫西调”递变时期的声腔表演艺术,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传承价值

“靠山黄”门派的形成和其艺术的延递与发展,是经历一代又一代的传人名家们倾力打造,千锤百炼,一步又一步地发展壮大起来的。其延续存世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的艺术成就,都有其闪光的艺术魅力。纵观“靠调”的发展史,最为耀眼的闪光点,当是“靠山黄”向“豫西调”过渡时期的声腔表演艺术。这个时期的“靠调”艺术,已经历靠门“第一代开创”、“第二代成名”、“第三代大发展”的重要阶段,已经进入靠门“第四代”的盛兴时期和“第五代”的辉煌时代。时下年富力强,盛名远扬的第四代名家们如:名冠豫西的“段氏五兄弟”,名扬偃、巩、登及中原的“三张一周”,名传江湖的“靠门四杰”(段遂兴、韩佳旦、程继舟、李留柱)等,和数以百计的第四代名老艺人们,把“靠山黄”艺朮推向了顶峰。且这些旷世名家们俱都是高徒林立,名家辈出。第五代名家如:贾宝须(宜阳)、吉太法(洛宁)、王遂朝(偃师)、慕水旺(洛阳)、王二顺(洛阳移登封)、李小才(汝州)、乔文朝(家父嵩县饭坡)、赵小旦(洛宁)、白新子(宜阳)、马国贞(嵩县青山屯)、罗堂(嵩县南庄)、王让(嵩县德亭)、曹天社(嵩县闫庄)、袁福舟(嵩县大坪)、贾福正(栾川)、吴银船(嵩县移汝阳)、周青娃(宜阳石碣)、张运(嵩县闫庄)、张子峰(嵩县大章)等等,这数百位“豫西老靠调”的第五代传人名家们,铸就了“靠山黄”顶峰时代的三十年辉煌。新成立后,《河南梆子》改称《豫剧》,河南豫剧蓬勃发展,“靠调”艺人获得了新生。他们倾全心身之力,把“豫西靠山黄”自然而然的演变打造成“豫剧豫西调”。一大批“老靠调”江湖名老艺人,大都进入了新生的“豫剧团”。查考原洛阳地区及周边各县市建国初年第一批成立的“豫剧团”,都是“靠山黄”底子铺垫筹建的。另有部分民间“靠调”艺人们,仍留在乡村民间持续传承着民众所喜爱的“靠山黄”。“靠山黄”第四代和第五代老艺人们保留传世的声腔表演艺术,毫无疑问是“靠山黄”艺术发展到最成熟的顶峰时代,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最富有传承价值的声腔表演艺术。靠门第五代名老艺人贾宝须、王遂朝、王二顺及家父乔文朝与曹天社等众多的靠门正传的师叔们,流传存世的声腔,则是“靠调”最正宗,相距“豫西调”最贴近的原汁原味的“豫西老靠调”声腔。笔者非常赞同当今豫剧活化石,豫西调著名老艺人,现已96岁的苏兰芳先生和靠门第六代名家胡发生(年3月去世)都曾和我讲过这样的话:“有人说咱们唱得好,是老师教得好,不是咱自己的本事。咱只是把老师教的原汁原味的传承下来。”笔者认为:讲究传承,应该先学会,后传承,再发展!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隔代传承或搞“真假猴王”的闹剧,是不可能取得真经的。

五“板胡”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搬上“靠调”舞台的主伴奏乐器

无可置疑“板胡”是“靠山黄”发展的关键时期被搬上“靠调”舞台的,它同“二弦”(尖弦),软弓皮胡琴(皮胡琴、皮弦)一样,都是“靠山黄”不同时期的主弦伴奏乐器。

随着“靠调”声腔表演艺术的衍变发展,其伴奏乐器也相应递变,从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嵩戏“靠山吼”时代,伴奏乐器为“土梆子”、“马蹄号”、“大铜器”(嵩县大铜器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明末清初的“靠、卷梆”时代,伴奏乐器是民间自制的“土弦乐”、“土管乐”、“土弹拨乐”。清朝中兴的“康乾盛世”,为在嵩县土生土长的“粗梆子”戏带来了二次飞跃,在“靠、卷梆”的基础上,逐步衍变发展为“靠山黄”剧种。其文场伴奏递变为“二弦”、“三弦”、“嗡子”、“大嗡子”等(在嵩县民间至今仍保留有这种乐器)。武场打击乐由原来的“大铜器”递变为“鼓、锣、镲”,“梆子”成为第一打击乐器,形成了地地道道的“梆子戏”。“二弦”是“靠调”运用流传时间最长的“常规型”主弦伴奏乐器。在嵩县从清康熙中期一直流传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笔者本人年生,年随家父与众师叔学“靠调”。我父亲的主弦伴奏师就是拉“二弦”的高手,名叫艾黑娃。他是自幼在九皋山鹤鸣观出家的云游道士,终生未婚。得世外高人道长师传,善拉“二弦”弹“三弦”拉“大嗡子”。我从-年在上学之余,跟着他用“二弦”伴奏,学练“老靠调”的气息和唱腔运用6年。他手拉弦,脚蹬板,一板一眼教我练唱,无数遍教我念唱“神、簧、神”,学练“靠调”唱腔板路。就是这种演练,为我后来的“靠调”声腔运用,打下了较为过硬的基础。是他告诉我,九皋山鹤鸣观道长拉“二弦”,是清朝康熙年间传下来的。他老人家年去世,享年79岁。家父曾对我说:“从三、四十年代起,很多“靠调”戏班就开始使用‘板胡’伴奏。你老艾舅爷手跟不上,只能弹‘三弦’,拉嗡子(是二胡的前身)。”当年家父传教的戏班,都是从“二弦”,直接转成“板胡”伴奏的。

“软弓皮胡琴”(皮胡琴——皮弦),是嵩县“靠山黄”剧种独有的伴奏乐器,其它剧种均没有这种乐器。拉“软弓皮胡琴”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嵩戏靠门第四代弦乐大师,“软弓皮胡琴”名家管老虎。他曾被天津、北京的京剧大院团特邀伴奏数年,为“京胡”伴奏所借鉴。“软弓皮胡琴”拉起来,流畅顺手,音质柔和、优美,但看起来不坚固,不牢靠。在嵩县对“皮胡琴”广为流传着一个民间俗谚:把一些不坚固,不耐用的东西比喻成“皮胡琴”,人们还常把办事不牢靠,行为不坚强的人比称:“看你那皮胡琴样!”“皮胡琴”伴奏高雅,技术含量高,大都是江湖“靠调”大班社运用。整体看,大多数班社还是使用传统的,常规型的“二弦”伴奏。“二弦”的优越性是“流畅、平和、溜腔”,缺陷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在嵩县民间还流传着另一则相当广泛的谚语,就是常把爱好随大溜,又爱说二话的人,比喻作“好拉二弦”。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板胡”被搬上“靠山黄”舞台,特别是《河南大学》抗战期间迁到嵩县后,为嵩县古老的戏剧文化,增添了许多新元素、新色彩。新兴的“板胡”迅猛地代替着传统的“二弦”和“皮胡琴”。据对嵩县及周边的三百余个“靠调”班社的排查,上世纪二十年代,有50%左右的班社的伴奏主弦是“二弦”;40%左右的班社主弦是“软弓皮胡琴”;还有10%左右的班社是属“二黄”戏的班社,使用的主弦是“皮嗡”(京胡)伴奏。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递变成50%左右的“靠调”班社主弦是“板胡”;30%左右的班社仍运用“二弦”;15%左右的班社使用“软弓皮胡琴”;5%左右的“二黄”班社使用“皮嗡”(京胡)。建国后的五十年代,70%的“靠调”班社使用的是“板胡”;15%保留使用“二弦”;10%左右使用“皮胡琴”,还有5%左右的“二黄”班社,使用“皮嗡”(京胡)。可见,“板胡”的应用,为“靠山黄”的传承和延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有一种不成文的划界线,以“板胡”划界,即使用“板胡”起的班社为“豫西调”,使用“板胡”以前的班社为“靠山黄”。这种划法与“靠山黄”发展的真实历史事实不相吻合,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板胡”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正处靠门第四代、第五代当红的鼎盛时期就被广为运用的。而“豫西调”是建国后于五十年代初,改《河南梆子》为《豫剧》,才把“靠山黄”(豫西梆子)改称为“豫西调”。这是研究传承“靠山黄”,必须澄清的历史事实。

再则“京胡(皮嗡)”是“二黄”戏的主伴奏乐器。应当承认“二黄”曾是归属“靠山黄”的一个支脉,其在“靠调”班社中所占的比重都在10%以下,并非属“靠山黄”的直系本体。嵩县文化名人王歌曲先生曾亲口对我讲:他的老家库区乡桥北的“靠山黄”老班社,就有人会用“京胡”伴奏,唱“二黄”戏。在嵩南、栾川一带也有用这种“京胡”伴奏,是被称为“靠调”的“二黄”戏。但“京胡”是不能认同为“靠山黄”的代表性主伴奏乐器的。“靠山黄”的主弦伴奏乐器是清康熙年间流传至今的“二弦”和从清末民初流传下来的“软弓皮胡琴”,接下来就是民国中、晚期就普遍使用的“板胡”。嵩县有两个著名器乐班,南庄王家班和闫庄曹家班,都是祖传六代为“靠山黄”伴奏的传世名班。他们也都是世代拉“二弦”,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而改为拉“板胡”的。又如嵩县当今的板胡名家张铁犁先生,既是“板胡”名家,又能拉“二弦”和“京胡”,其师“板胡”名老艺人王少太,曾得“皮胡琴”大师管老虎真传,并曾投师王冠军大师(常香玉大师的琴师),王冠军大师曾传授王少太用“板胡”为“靠调”伴奏的曲牌真传。

六“非遗”传承寄语

肯定和保留“豫西靠山黄”的独立剧种地位,是传承“靠山黄”的关键。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立法阶段的盛世今天,对“豫西靠山黄”这门豫西人乃至中原人共同拥有的“非遗”保护项目,认真研究,理清脉络,正本清源,归还其本来就是的独立剧种名分,是各级“非遗”保护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更是“靠山黄”门派的传人弟子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作为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靠山黄代表性传承人”,有责任和义务尽可能地讲述一些历史事实,供各级政府、“非遗”保护部门和专家学者们在对“靠山黄”的保护和研究中参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肯定与保留“靠山黄”的剧种地位,是真实顺应历史的必然趋势。我倾力编著《豫西靠山黄》这部书,旨在尽可能地把具有四百八十余年灿烂文化历史的“豫西靠山黄”的前世今生,再度真实地展现给世人,让“靠山黄”这朵艺术奇葩,在盛世的今天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