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二零二二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我们迎来了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文物的“温度"~
●●●●●
·唱片机·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国家二级文物
DQT-1
年王进喜用过的两用唱机
长35厘米×宽26厘米×高18厘米,克
会战指挥部奖励给王进喜的唱片机系甘肃省武威市双城镇中山村农民许万枝捐献,从另外一个侧面表现了王进喜不单单是实干家,同时也性格爽朗,爱好文艺,多角度体现了王进喜的性格特征。
在采访捐献人许万枝时,他说:“我哥哥年从大庆回老家探亲临走时,给我拿来一台两用电唱机和《苏武牧羊》秦腔唱片,哥哥特别嘱咐我说这台唱机是铁人王进喜送给他的。”
铁人王进喜爱听秦腔,一听就入迷,那粗犷豪放的乡音一起,他立马心醉神迷,一天的疲劳全无。铁人不仅喜欢听秦腔,而且会唱,在那会战年代,井打到哪里,铁人的秦腔就哼唱到哪里。秦腔里的花木兰、杨家将、岳飞等人物,他们尽忠报国的思想,对王进喜产生了深刻影响。
会战时期,职工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为了表彰铁人王进喜在石油大会战中的突出贡献,会战指挥部专门奖励给了这台唱片机。
年7月的一天,准备回老家探亲的钻工许万明来到铁人王进喜办公室,一进屋铁人就急匆匆地说:“小鬼,你这次回武威老家探亲,我交给你一个特殊任务,把赵生元给我找回来。”看到许万明面露难色,铁人接着说:“你那么爱听秦腔,如果能把赵生元给我找回来,我就把这台电唱机和唱片都‘奖励’给你。”
赵生元是跟铁人一起从玉门来大庆会战的优秀钻工,技术过硬,因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连一个壮劳力都没有,生活实在是太困难了,年回老家探亲一直未归。这件事在铁人心里一直都放不下。
带着铁人的嘱托,许万明高高兴兴地背上这台电唱机和唱片回到了老家。他找到赵生元家,经过一次又一次促膝谈心,终于做通了赵生元的思想工作。赵生元安顿好家里的事情,愉快地返回了大庆,投身到如火如荼的石油大会战中。
·板胡·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国家二级文物
DQT
年王进喜送给业余“秦腔演出队”板胡
长67×宽13cm,克
系王进喜年送给业余秦腔演出队的乐器,表现了王进喜工作之外对音乐的特别爱好,立体化地展示了铁人的形象,是铁人曾经用过的、具有特别的文化价值。
“八百里秦川唱古韵,三千万民众吼秦音。”西北大地上长大的王进喜,一生最大的爱好是听秦腔、唱秦腔。可以说,铁人的荣辱观、道德观,与那些流传下来的优秀的秦腔剧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到大庆石油会战后,王进喜一心扑在钻井夺油的大会战上,无心旁骛,却唯一不能割舍对秦腔的迷恋,秦腔是铁人“大苦中的大乐”。
懂得音乐的人,才更懂得人生。铁人王进喜在这古老的黄河文化中,汲取了营养,丰富了情感,体味了快乐,完善了自我。秦腔剧《金沙滩》、《武家坡》、《花木兰》、《火焰驹》、《钓金龟》、《斩单童》、《单刀会》等里面的故事和人物,都在他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花木兰的爱国、杨家将的忠勇、单雄信的刚烈、关云长的信义、张飞的豪放、王宝钏的坚贞等等,对铁人思想性格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会战年代,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铁人积极组织职工自己动手,盖起了大礼堂。把刚来大庆时,西安三易社、尚友社赠送他们的几件乐器找了出来,把几名会唱秦腔和有点文艺特长的职工家属组织起来,成立了业余秦腔演出队。业余秦腔演出队在工作之余,结合思想教育和鼓舞队伍士气,自编自导了几出古装小戏和反映会战生活的小节目,除了在大礼堂演出外,还下井队巡回演出。特别是西北籍的钻工们听到了久违的乡音都高兴得不得了。
铁人也把自己心爱的板胡捐献给了业余秦腔演出队。
文字
史金龙
图片
闫冬张立凤
编辑
王美苏
责编
李娜审核
苏爱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