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优势 >> 正文 >> 正文

4月24日,这位琴师与京剧大师合作57年

来源:板胡 时间:2022/5/27

《早安京剧》系列   我是于年4月拜在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的,至今也已三十载有余。每当我想起与先生在一起学琴和生活的日子,总是被他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操琴艺术所感动和折服。

“挑面条”与“腕子功”

行内皆知先生操琴的腕功和腕子转功是何派操琴的重要技巧之一。举个例子,在我初学琴阶段,先生对教我的每个动作都是要求我慢慢学,一个动作练上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有时都不能过关。而一个动作练不到位就不往下教第二个动作。

记得我初练习腕功时,有两个月也没有找对“范儿”。先生总说不够,而我觉得自己真是苦练了,感觉没问题呀,可到了先生那里,却总是不行,让回去再练。我又苦练一番,心想这回肯定对了!但是到了先生那里一看,还是不行,不过关。当时我非常着急,怎么就找不到“范儿”呢!

有一天中午,上完课先生没让我回家,让我在先生家吃面条。师娘给我挑面条时,先生对我说:“你看,师娘挑面条时就是用的纯腕力,你看挑面时腕子的支撑力挑住不动,然后转腕儿爽利地将面放入碗中,这就如同持弓转腕儿的劲头,你琢磨琢磨。”

我一下恍然大悟,顺着先生的教诲继续思索,放松胳膊纯用腕子力量练习,那天中午我终于明白和彻底掌握了腕功的用力方法,这个方法真使我受益终生。

先生的琴艺终生都在“变化”

  先生不但功夫扎实,技法超群,最大的特点还在于,他在伴奏的音乐、过门和伴奏套路上,改变了传统的概念,使伴奏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套路,并由此构成了张派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生的伴奏套路还时常根据不同演员的不同风格和自身条件而变换。如《望江亭》南梆子中有“好一似我儿夫死后生还”一句和“穿红举案”一句,他在为张君秋伴奏时运用的套路就与为其他演员伴奏时是不同的。因为其他演员演唱时,没有张君秋那样的好嗓音,在唱这两句唱腔时艺术感染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先生在为他们伴奏时采用的是加强音和双弓的伴奏方法,以帮助演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结果这一伴奏方法艺术感染力非常强,倍受广大观众认可,这也是先生的琴艺使得很多人痴迷的原因之一。后来,为张派伴奏的琴师都学习采用了这套伴奏方法,使之成为了张派固定的伴奏风格。

先生的琴艺终生都在变化、发展之中。使我至今痴迷的是,先生到了晚年,操琴的范儿竟然也有了变化,直到今日,每次我看先生的操琴录像都会有新的收获:先生操琴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非常完美、科学的,看他操琴是一种欣赏。他不是简单地在拉,而是在运用长弓、中弓、短弓时,合理地分配用力方法。无论是腕子的运用、胳膊和膀力的轮换用力,还是左手的技巧和两手的配合等,都很巧妙、灵动、纯熟,堪称炉火纯青、美妙绝伦。

为戏迷做点儿实事儿慰先生遗愿

  在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为纪念先生,更为遵从先生的教诲——“勤勤恳恳地为推动张派艺术的发展而做点工作”,我与北京京昆艺术团的同仁们特别推出了一种新型“张派”伴奏带,这也是京昆艺术团为服务于广大戏迷做的一次新尝试,特在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刻制作完成,以慰先生遗愿。

这种新型“张派”伴奏带即《整场戏伴奏带》,可以帮助缺少完整乐队编制的票社及团体排戏演出之用,减少戏迷排戏成本,为振兴京剧、普及京剧知识,促进戏迷演出“整场戏”做点儿实事。

我还邀请了北京京剧院著名鼓师金惠武先生,著名京二胡演奏家张宝荣先生与我一起合作出版了张派名剧《苏三起解》的整场伴奏带,这是目前京剧伴奏带中所没有的。以后我们还将针对观众和票社的不同需求定制各种整场戏的伴奏带,以供广大戏迷排戏演出之用,我想这也是为了发扬先生的操琴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戏迷所应做的一点事。以此作为对先生的纪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