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三把二胡是制作实践中的南北二胡研究实验琴。琴体及琴筒是按照京式和苏式的形制结构特点制作,蒙皮工艺方法运用苏州传统二胡制作技艺。
??一、京式前八角后圆琴
???京式前八角后圆琴频响图
二、京式六角形琴
???京式六角形琴频响图
三、苏式六角形琴
???苏式六角形琴频响图
运用计算机软件频谱测试分析系统对三把琴进行试奏鉴定以及频响测试分析。
重点分析琴筒内部结构的差异。南方(苏式)琴琴筒内前端处具有助音“凹槽”。然而北方(京式)琴琴筒内部是“直来直去”。琴筒外部中间凹弧,南方琴略深于北方琴。并且各自托板造型不同,南方(苏式)琴属于“抱”托,北方琴却是一块略厚的单块托板。作为三把琴的音窗采用了统一的规格,开口花纹均匀分布设置,避免由于音窗开口花纹分布的不同,造成声音在传导释放后的复杂性。
通过实验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探究了南北二胡主要由于琴筒形制结构不同所产生的声音差异。
苏式二胡琴筒凹槽示意图
??苏式二胡琴筒内前端的凹槽“助音槽”具有以下特征和意义:1、离琴筒前口内1.4厘米处有一周深约:2.5毫米;宽约:2厘米以上的凹槽,形成前筒(管)面积大于后筒(管)面积的扩张管特征;
?2、在离后口内2厘米以上处为喇叭状开口;
3、后口端具有一块占后口面积约:30%左右的音窗。
根据声波导管传输理论分析,以上特征是为了声滤波和声反射聚合声能的需要。在二胡琴筒共鸣时,加强主要谐波的振动传递,减少不谐和的高次谐波成分(即对一端闭口,一端开口的空气柱第7、9不谐和谐波的衰减)。使二胡琴筒空气柱振动发音清晰、纯净、集中。另外由于内部结构造型的分布,以及外部造型的特点,使实际琴筒板的厚度趋于均匀,增加了琴筒板微量振动的均匀性和协调性。
??各频响特征对比
??最佳美声线
??在频响与声谱的分析中也可看出,如果乐器发音点选在共振峰处,基频振幅大,音量大,音质也好;如果选在峰谷处则基频振幅小,乐音音量小,音质也较差。因此从音质的要求上看,总希望频响曲线上共振峰多,共振峰的频带宽,峰与谷之间的强度差距(即不均匀度)要小,共振峰分布平均。另外对声谱的要求也是希望基频振幅大,其它分音振幅随频率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对低音要求分音数量多,对高音要求少,对不谐和分音的振幅更希望小,这就是声学上对乐器音质的基本要求。
?根据计算机频谱测试软件的粗略测试与分析。
一、南方(苏式)琴:
频响较为均衡,符合“最佳美声线”所要求的基本规律。
二、北方(京式)琴:
略显局部频段过强,但4K~6KHz范围内却有明显低谷,因此造成琴的频响整体均匀性有限。 如果以主观听觉评价:
1、苏式六角形琴筒琴:
纯厚圆润有韵比较均衡。
2、京式六角形琴筒琴:
具有六角琴的基本音色特点,比苏州琴略显爽直透亮,但声音均衡和厚度及韵味有限。
3、京式前八角后圆形琴筒琴:
音量略大,声音粗犷明亮。音色美感韵味不如六角琴。
?话说南北二胡文化(点击以上标题可以浏览该帖)二胡乐器的“心电图”
(点击以上标题即可进入浏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