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甘肃网」
兰州大学第十一届新闻学子重走中国西北角
7月14日傍晚五点,下班的晚高峰即将到来,马路上愈发喧嚣,身处这片闹市的南华书院却静悄悄,微微虚掩的大门里传出一位老人铿锵有力的声音。书院的屋檐上挂着“欢迎中国音乐学院甘州古乐采访团来访”的字样,屋内坐满了学生,那位老人则坐在正中间,为大家讲解甘州古乐的起源和传承。
甘州古乐也称《甘州》大曲,它起源于甘州,唐代时进入宫廷,并以“甘州”命名。《甘州》大区自安史之乱后随宫廷乐师流亡而融入民间,并保存至今。这位老人则是民俗文化研究学家任积泉,更是甘州古乐最主要的发掘者和传承人,他将散落于民间的小调收集起来,再通过专业人士的谱曲和演奏,最终通过乐器弹奏或人声演唱呈现出流传千年的甘州古乐。
“这本书,我写了二十年”
木桌上那本厚厚的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书的名字叫《甘州古乐》,里面记录了甘州古乐的起源、传承、影响以及首谱曲。“这本书,我写了二十年。”任积泉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比了一个“二十”的手势。在这二十年里,任积泉走遍大街小巷,找寻并收集人们传唱的民间小调。“很难,真的很难,艰难又漫长。”任积泉回忆道,“在街上走着,听到有人唱民歌,我就要停下来听听,脑子里呀就赶紧判断,这是甘州古乐吗。听完了之后我得记住,然后找专业的人来谱曲,谱完曲再传给乐团演奏,最终的演奏效果呈现出来之后,这首曲子才是最终完成。”
《甘州古乐》书稿(图片由受访人任积泉提供)
智能搜索为任积泉的搜集过程提供了极大便利。为了得知甘州古乐乐谱的存在状态,任积泉借助了菏泽学院一位叫做陈慧慧的博士生开发的音乐搜索软件,只要在软件中输入乐曲的名字,就能搜索到这首曲子当前是否存在乐谱。这大大缩减了冗长的搜集和谱曲过程,加快了《甘州古乐》出版的脚步。
《甘州古乐》的出版,让研究民乐的学者激动不已。“我把书寄给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者,他们看完后就说,哎呀任老师,你可是中华民乐的大恩人呀!”说罢,任积泉笑着翻开书本,目光流转在细密的乐谱中,轻轻揭过一页又一页。
任积泉与中国音乐学院学生交流胡英荷/摄
民乐团成为演奏古乐的主力军
甘州古乐从民间重返舞台,是任积泉等学者倾心研究与民间乐团共同接力的结果。年8月8日,甘州古乐团在甘州演会中心进行了《甘州古乐》的首演,甘州古乐在经历千年后,终于再次回到大众的视野中。“这是甘州古乐起步的标志,非常好的一个起点!”谈及这次演出,任积泉眼中燃起兴奋的光,“这次演出效果很震撼,人们都意识到,民乐可以这么美,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
《甘州古乐》首演董兴平/摄
通过这次演出,甘州古乐得到了很多民乐喜爱者和演奏者的青睐,越来越多人自发地学习甘州古乐,大大小小的民间乐团也随之兴起。魏洪德和丁棨烈所在的喜洋洋艺术团与任积泉联系密切,任积泉经常去观看他们的排练。
任积泉观看乐团演出胡英荷/摄
每次演出前,乐团都要下大功夫。“排练,就是排练,一直排练到看见舞台不紧张,上台之后稳如泰山。”乐团中的柳琴演奏者魏洪德回忆起一次去北京的演出,“激动呀,真的高兴,上台演出,那是我们的梦想!”魏洪德是农民出身,通过自己的打拼后小有成就,平时一直资助着这支乐团,也打理乐团的事务。他擦拭着柳琴,聊起自己学习民乐的原因:“平时就喜欢这些戏曲,听着听着就开始学,娃娃们成家立业后,我也闲下来了,就这么开始玩民乐的。”
魏洪德正演奏柳琴胡英荷/摄
笛子演奏者林棨烈在少年时跟随母亲从上海来到张掖,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小时候在上海时就接触到了乐器的演奏。说起林棨烈,乐团的成员们纷纷夸赞:“他吹笛子,那肯定是整个张掖最棒的。”林棨烈同样是乐团的主要牵头人,“在张掖,玩民乐的同志大家都相互认识,打一通电话就都来了,乐团组织起来是挺容易的,这些老师很多都是以前在文工团工作的,水平高得很!”
然而,在乐团的演出排练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困难还是层出不穷。乐团有时会受邀去演出,当演出地点在室外时,由于拢音效果差,乐器的声音分散开,不仅声音变小,也混杂了更多的噪音。另外,甘州古乐的演奏需要用到多种传统乐器,如柳琴、笛子、二胡、板胡、阮、扬琴等。这些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或尖锐,或高昂,或低沉,或清脆,单独拎出来一种或两种进行演奏很容易融合。但是,当这些鲜明的音色合到一起时,怎样让曲子呈现出多而不杂、融而不乱的效果,是困扰乐团许久的难题。“一开始以为是乐器选得不对,或者是编曲有些问题,但都不是,磨合、多练,才能让这些声音融合起来。”林棨烈一针见血地点出民乐团演奏和而不乱的根本。
除了乐器演奏,人声合唱也是甘州古乐的一部分。五六位退休阿姨是乐团的主力唱将,她们使用甘州方言演唱,高低音转换自如,给古乐又增添了一抹人文味道。为了让甘州古乐呈现出其震撼效果,每次演出,都要求每种乐器演奏最好的人参演,选取最贴合曲子的典型风景,再邀请典型人物来观看,如大学教授、研究学者等,通过他们将甘州古乐进一步宣传出去。
五位阿姨的人声合唱胡英荷/摄
传承,靠的是文化情怀
林棨烈谈到,坚持玩民乐就是因为喜欢。“我们都是因为喜欢才凑到一起的,没有人是为了挣钱才来的。每次排练,扬琴的调调一起,心里马上就澎湃起来了。”林棨烈看着面前的扬琴,两只手比划着起调的动作,哼起了甘州小调。
林棨烈的笛子演奏胡英荷/摄
“文化的传承,就是靠文化情怀,靠那几个真的热爱的人,我和他们,都是热爱古乐的人。”任积泉自幼生活在张掖,从小在街邻相里听到了太多民间小调,这也让他对街坊文化十分感兴趣,“小时候听到的曲子,在脑海里去不掉的,所以我就想一定要把这些坊间小调收集起来,让甘州古乐再发展起来,四十年,我一直在做这件事。”
谈及古乐的传承和发展,任积泉成竹在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乐器不再被少数人独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乐器,这些懂乐器、会乐器弹奏的人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我们把甘州古乐推出来,让这些人听到,他们就会感兴趣,就会跟着我的《甘州古乐》一起学习,他们都是古乐的传承人,毋庸置疑的。”任积泉如是说。这些分散在各地的爱好者和演奏者都是古乐的继承者,林棨烈和魏洪德就是最鲜活的例子,这些人虽是点点星星之火,但若共同致力于甘州古乐的发展,燎原之势便指日可待。
除了爱好者的传承,政府和民间也在为古乐的发展创造良好生态。官方为民乐团提供排练场所,琴架、谱架等器材,安排慰问演出。在民间,关于古乐的教学也在慢慢地渗透到学校中,“能教会一个是一个,教会两个是两个,不怕没人搞民乐。”任积泉望着满屋学生,坚定地说。
林棨烈所在的乐团常常在社区活动室排练,每次演奏,都会吸引来不少居民。活动室内,十几位老师已经架好乐器,摆好乐谱,各自调试着自己的琴,各种音调杂糅在一起显得有些混乱。几分钟后,林棨烈拿起他的木笛,端坐在座位上,抬头示意弹奏扬琴的老师起调。叮,叮,铛三声清脆过后,二胡声蓦然响起,接着阮和柳琴依次加入,大提琴也缓缓拉动,一时间,厚重与低沉,轻快和尖锐都融为了一体。
乐团正在排练张可伟/摄
任积泉一直在转着圈录像,最后坐在椅子上,边听边打节拍。演奏结束后,各位老师都收拾自己的乐器准备离开,任积泉背着手,点头微笑,跟每个人告别。
谈起对甘州古乐的发展的愿望,任积泉有些沉默,看着乐团成员一个个地离去,慢慢地说:“想让乐团走出民间,成为有编制的乐团,这样才有更多机会,让更多人知道。”
(作者胡英荷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魏占兴、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