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优势 >> 正文 >> 正文

西河大鼓雄安新区安新县文化

来源:板胡 时间:2022/12/11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创始人马三峰

李胥劢

西河大鼓曾名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弦子鼓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进入北京、天津茶馆演出时,被定名为西河大鼓。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北京、天津、和东北三省、甘肃、新疆、宁夏、贵州、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衍化而来。清道光咸丰年间,原木板大鼓艺人马瑞河(—)绰号马三疯,后人常写作马三峰)对木板大鼓进行改革。鉴于木板大鼓一板一眼的“老红板”唱法过于拘谨,伴奏用中三弦音域窄,音量小,进用大三弦替代了中三弦;使用月牙板(金属器材制品)代替了木板,又吸取河北梆子、民歌的音乐词汇丰富了原有唱腔并创造新腔。他以头板、二板、三板三种板式规范了其唱腔的板式结构,又增添丁如“一马三涧”、“紧五句”、“双高”、“反腔”等花腔与唱法.为后来的西河大鼓奠定了唱腔音乐和表演基础。经马三疯再三研究后的新唱法,形式新颖,曲调动听,板槽也较前灵活,并有黑红闪碰的变化,音乐性大为增强,受到听众欢迎和同行重视,许多同行及晚辈弟子争相习仿,一时形成了群川汇流的局面。这一新曲种(西河大鼓)很快在冀中大地蔓延发展起来。马三疯子的名号也由此越来越响,当时民间盛传“南有何老风(山东鼓书艺人),北有马三疯”的美誉,表明马三疯的声望可与在冀南一带流行的“山东柳”名家何老风并驾齐驱。

清末民初,继马三疯之后,其弟子们又进行探索和改革,使西河大鼓艺术日臻完善、成熟。马三疯的弟子有姚顺通、张五岱、赵维宗、张福禄、朱化麟(大官)、王振元(毛贲)、王再堂(转眼王)等,以朱化麟、王振元、王再堂声望较大,又各有千秋,群众常以“大官、毛贲、转眼王”连称三者齐名鼎立。三者中又以朱化麟成就更高,贡献较大。

朱化麟博采众之长,又创出了不少新的唱腔和唱法。比如:在《咬脐郎回围》书段,他研创了在三弦上把起唱的[一马三涧];还对[头板]唱腔进行改革,形成了有一句起唱的、两句起唱的、三弦上把起唱的和紧五句等等不同唱法。他还和弦师合编了一些新过门和鼓套用以伴奏,并适当削减了反复拖沓的间奏,使演唱与伴奏更为严谨、细致。

马三疯与朱化麟两代人所进行的艺术改革,为西河大鼓发展史上前后两次相映成辉的艺术创造高峰。从马氏奠基到朱氏再发展的过程中。西河大鼓已为更多艺人所掌握,并名家辈出,形成了许多流派。清末民初,西河大鼓从地区方言划分,有北口、南口、小北口之分。“北口”以马三疯及其传人“大官、毛贲、转眼王”为代表,其表演以“巧、俏”见长,演唱细腻;“南口”代表为袁宗凯及其徒马小疯子(马三疯之子)、王殿邦,以泼辣粗犷和说唱长篇书目见长;“小北口”以马瑞林及其徒张永堂为代表,艺术风格介乎南、北口之间。民国时期,先后还有李德全、张双来、路英贵、郝英吉、魏聚奎等,均能自成一家,且都有传人,影响较大,至于小有一时一地之名的演员则更多,业余艺人也相当活跃。西河大鼓在这时期已风靡冀中平原,乃至河北全省。他们活动的阵地主要是庙会、乡档子、灯棚等。如每年为期叶月的鄣州庙会上,说书棚毗连对垒不下数十档,徐水灯棚曾多至百余档,其中的绝大多数是说唱西河大鼓的。

从庚子年()到民国初年,西河大鼓艺人分别沿着大清河、子牙河进入天津。又由天津而北京,而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马三疯是最先进入天津的“三不管”和北京的西城区书馆及天桥,演出《呼家将》、《前后七国》、《响马传》等书目的西河大鼓艺人。以后,张双来、焦永泉、焦永顺、张士德、白文生、白文明等人都是城市阵地的开拓者。他们的演出方式先是季节性的明地,以后才发展成长年的瑷棚、茶馆、书馆,逐渐固定了演出场所。为了适应城市演出,与其它曲种相抗衡,将原来在农村演出的中篇书目,如《响马传》、《呼家将》、《薛家将》、《刘公案》、《施公案》、《包公案》以及六部《春秋》等,发展成适于城市演出的长篇大书。这种书目上的变化,是西河大鼓进入城市后的一次变革。随着这种变革,在艺术技巧上也引起新发展,变通常死口实词的说唱为“跑梁子”、“蹚水”。这种方法在说书界可能早已存在但就西河大鼓而言,是进入城市后才大量使用的。由于听众变化、书目变化,在演唱艺术上也起了相应的变化。如在音乐方面,一些慢板、长腔、花腔逐渐被淘汰,二板、三板唱腔趋向于节奏明快,华丽多变,字短音圆。三弦伴奏方面,丰富了指法,增加了花点、小过门和下手弹打弦鼓等。此时,艺人为了争取听众,增加收入,都在不断地扬长避短,展示了各自的优长,又形成许多流派和个人风格,先后出现了黄福才、郝英吉、赵玉峰、马连登、王书祥、刘庆瑞、程福田等名家,其中名声较大的要属赵玉峰。赵是河间人,十二岁进入天津,初学京韵大鼓,后从其兄赵双印改学“小北口”西河大鼓。他在说白上去掉乡音,改用京口京白,借鉴了评书艺术之优长和戏曲表演技巧,杂糅了刘派京韵大鼓的唱腔;将吸收来的多种姊妹艺术,精心熔铸成为一体,浑然协调,创成“赵派”。赵派的特点是演唱多走三弦下把,注意短巧和抑扬顿挫,伴奏随腔垫小过门,上手增用小指,多奏二弦音,下手弹打弦鼓,快慢如流水,歌来雄浑刚劲,火炽动听。这是西河大鼓进入城市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流派,是西河大鼓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民国九年(),易县籍“梅花调”女艺人王凤咏在天津“四海升平”戏园演出,因“梅花调”与当地“梅花大鼓”名称相近,为示区别,遂与同行商议,认为唱此调者多是冀中大清河、子牙河流域的人,天津习称大清、子牙两河为西河(马三峰故乡河北省白洋淀安新县为大清河子牙河流域。为纪念这位西河大鼓奠基人),故改用“西河大鼓”挂牌演出,是为“西河大鼓”定名之始。

“五四”运动以后,城市西河大鼓艺人在说唱长篇书目时,每于开书前利用垫话、小书帽或在书中插话,将今比古,以古喻今,褒贬忠奸善恶,慨叹世态炎凉,或劝戒嫖赌烟毒等。西河大鼓在城市的听众多是车夫、纤夫、手工业工人和小市民阶层,这些书词很受他们欢迎。在此时期,城市艺人中女演员也逐渐增多,著名者如左田凤、焦秀兰(河间人)、王春亭、郝艳霞、王艳芬、马增芬、刘艳琴等。她们另辟书坛一隅,使西河大鼓多了一条发展途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在农村演出的西河大鼓也有新的变化,艺人利用续《纲鉴段》或套用如《小两口争灯》等旧形式,反映义和团运动,或反映男女平权思想,对封建制度加以抨击,更有如《科学救国》、《中山纪事》等一类新曲段,宣扬了民主革命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西河大鼓名艺人王魁武(小毛贲)早年就大力演唱过这些新词。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敌伪反动政权统治下的城市与解放区的冀中农村都有西河大鼓艺人在演出。但是,他们却处在两个全然不同的天地中。在敌伪统治下的城市,社会风气日趋败坏,地痞流氓、汉奸特务充斥公共游乐场所。部分不甘被奴役的艺人又回到农村,不少女演员被迫脱离曲坛。部分艺人为求生存,适应当时需要,说唱长篇剑侠书目,专以“纂弄鬼蔓”、“卖关子”为能事,不再注重唱功,有的干脆改说评书。这时,《三侠剑》、《剑侠图》一类书目占了上风,西河大鼓艺术处于江河日下或停滞不前的状态。而在西河大鼓的发祥地冀中广大农村,则别有一番天地,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根据地,很多艺人参加了革命队伍,他们以西河大鼓艺术为武器,献身于人民的解放事业。像擅说唱《杨家将》的王尊三,经常一个人背着书鼓和三弦,不避艰险,深入敌后广大农村演唱西河大鼓。以他创作的大量宣传抗日救国和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作品,如《保卫大武汉》、《晋察冀小姑娘》等,揭露、打击敌人,团结和教育人民,成为新曲艺的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魏炳山以艺人身份留在敌占区坚持斗争,掩护革命干部;杨如清以说书艺人身份为掩护,进行侦察工作,深入敌巢,镇压汉奸,为民除害;黄喜春夫妇配合部队瓦解敌伪武装,还随军演唱鼓舞兵民;王魁武积极编演抗日爱国书段,深入敌占区进行宣传,在土改时担任贫农团长,带领村民进行斗争,情况恶化时,他同区政府一起坚持游击,后因坏人出卖被敌人逮捕,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临刑前还为群众唱一段西河大鼓.然后从容就义。

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军区的各军分区文工团(队)均有西河大鼓鼓书组。农村的半职业和业余西河大鼓演唱也都非常活跃。当时演唱的节目除一些富有爱国思想的优秀中长篇传统书目和短段外,还有人编演了新的西河大鼓书目,如《谁家天下》(曹曲水、钟惦菲作)、《蒋介石卖国铁证如山》(曲水作)、《拥军模范李大娘》(傅铎作)、《人民英雄董存瑞》(思奇作)、《白毛女》(李国春改编)、《昝岗惨案》(王魁武作)、《郭大仙跳井》(刘山野、徐振武作)等。当解放战争进入平津战役时,有近百名西河大鼓艺人参加了支前鼓书宣传队,勇敢地奔赴前线,进行宣传鼓动。

随着城市的解放,革命老区的西河大鼓进入了城市,原在城市演出的西河大鼓也获得了新生,处在两种不同天地的西河大鼓艺人,又汇合到一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河大鼓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扶植关怀下,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不步名艺人再度出山,重显身手,如王书祥、魏炳山、李成林、郑瑞田、朱孝纯、李全林、高庆恩、李跃德、魏德泉、武英占等名家,重新活跃曲坛。马增芬重返北京曲坛,向名弦师朱孝纯学到许多朱派唱腔,后又与其父马连登合作,创出新兴的马派女腔.在当代年轻女演员中颇有影响,很多人宗其唱法。王艳芬从北京回归故里保定,参加省曲艺实验队,年在河北电台连播《呼家将》,引起轰动效应,河北乡村人人争说《呼家将》,谈论王艳芬。此时众多名老演员都收了徒弟,如蠡县的刘德欣,从年以后就教徒四十多名,并传徒孙二十余名。刘德欣与王彦顺、刘德三、李宝光四人共收徒二百余名,被行内称为西河大鼓在蠡县的“四大家族”。白建章涨均平、张小娣、李春田、李小红、陈德照、赵长发等也都是当时的著名演员,其他如马俊英(女)、段少舫(女)、壬连君(女)、赵岚章(女)、赵挂芬(女)、张新艳(女)、宋文章、刘焕章、刘艳琴(女)、王增英、刘素仙(女)、许印春、李连魁、赵连芳、陶艳霞(女)、郭金铃(女)等,也都是这一时期陆续涌现出的西河大鼓优秀演员。

为加强对曲艺工作的领导河北省文化事业管理局于年7月成立曲艺工作组。年对全省民间艺人进行了登记考核,发给职业演出证的三千八百六十多名艺人中西河大鼓演员不下两千名。年省内创办曲艺学校,曲种以西河大鼓为主,又培养了一批新人。年河北省曲艺工作组、河北省曲艺工作者协会(筹)在省会天津召开了西河大鼓流派座谈会,对西河大鼓的历史和各流派的演唱艺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使西河大鼓的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年,随着三千多名农村职业艺人被全部下放农村,省曲艺学校的被解散,西河大鼓的发展一度受到挫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传统书目失传。动乱结束后,西河大鼓才又得以恢复发展。年,保定的刘晓梅在农村演出新中篇书《莲花魂》,受到领导的重视和鼓励.并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扩大了社会影响。一些世代说书、家学深厚的艺人,如任丘县的刘焕章,沧州的刘风喜等,也都重新活跃起来。

西河大鼓演唱的节目,多系历代艺人口头积累.代代加工传承下来的传统书目。使用的语言是冀中农村语言,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其短、中篇书目以实词为主,具有主题鲜明、故事集中,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开门见山,并常有噱头穿插其间的文学特点,容易吸引听众。流行的中篇书目有:《三全镇》、《太原府》、《金锁镇》、《河间府》、《破孟州》、《莱芜县》、《杨宗英下山》等。短篇书目有:《小姑贤》、《小姑刁》、《蓝桥会》、《打黄狼》、《大西厢》、《闹天宫》、《打围》、《回围》、《蒙正教学》、《蒙正赶斋》等。此外.还有大量或饱含生活情趣,或滑稽突梯的小书帽儿,这也是西河大鼓书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篇书目主要有《全部杨家将》、《全部呼家将》、《全部春秋》、《武王伐纣》、《西汉》、《东汉》、《三国》、《隋唐》、《残唐》、《月唐》、《反唐》、《南唐》、《五女兴唐》、《十粒金丹》、《大宋八义》、《小八义》、《大五义》、《小五义》、《明英烈》、《彭公案》、《施公案》、《于公案》、《满汉斗》、《三侠剑》、《剑侠图》等。其中《呼家将》、《杨家将》被艺人称为西河大鼓的“看家活”,有“金呼家,银杨家”之说。

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通常是二人搭档演出,一人说唱,一人伴奏。演唱者左手持铜板,右手击鼓站唱,伴奏者操大三弦坐着伴奏。后有艺术家在伴奏上加了板胡、四胡等乐器使西河大鼓这么艺术更为的受到观众的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