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正宁唢呐是陇东唢呐三大派系中的一种,这种体系中的唢呐音色洪亮纯净、细腻委婉、柔中带刚,声色连贯流畅、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经历几代艺人不断传承加工,以其为数众多的曲牌、庞大的、广泛的民俗应用,独特的演奏技艺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我国浩瀚的民族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的乐种。
正宁唢呐自明代传入县境,已有多年的历史,从清代逐步成熟至民国达到兴盛,建国初又有了新的生机。清代初期在正宁已有秦腔班社广泛活动于民间,而唢呐已进入民间班社乐队,作为伴奏乐器。从民间文化发展顺序来看应该是先有唢呐自乐,后才被作为道情和秦腔的伴奏乐器。
正宁唢呐班社,当地俗称“吹手班子”、“乐人”、“响手”,班社没有一定人数限制,少有二人,多则十余人。由七至十人组成的队伍叫“全班子”。唢呐演奏中的配器有“大件的”、“小件的”两种组合形式。其中,“大件的”由两支筒者为f的bB调中音唢呐领头,伴有堂鼓、钹、小钗、钩锣各一面;“小件的”组合也称“细乐”:由一支筒音为a2的D调高音唢呐领头,伴有板胡、二胡、扬琴、笛子、三弦、土管子等,打击乐配干鼓、暴鼓各一面,牙子、梆子、小锣各一付等。正宁唢呐曲牌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独具风格。曲牌中上下重叠式、一步式、二部式和各种自由式除符合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器乐曲结构原则外,还具有独特的程式性特征。曲牌按源流沿革可分为器乐化较高的传统曲牌类、民歌变化类和地方戏曲相关类;就习俗应用可分为通用曲牌、红事曲牌、白事曲牌。代表作有《开门》、《挑水》、《宫调》、《绣荷包》、《祭灵》、《雁落沙滩》、《哭长城》、《状元游街》、《粉红莲》等。
在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正宁唢呐艺术已发展成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庆阳“音乐方言体系”,演变为一个独特的较为成熟的乐种,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是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同时,深深的熔铸在正宁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成为正宁人民精神的律动和节奏。年9月,正宁唢呐被列入第一批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神剪”彭粉女的艺术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