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优势 >> 正文 >> 正文

豫剧二胡十字路口等齐和老少配的技

来源:板胡 时间:2022/11/1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80119/6010178.html

文章复演《拷红》,有幸和常香玉先生接近,我人生的转折点从此启航中提到“十字路口等齐”这个词,可能大家都不了解,我简单给普及一下戏曲方面的专业用词。

在豫剧《烤红》排练现场,音乐统筹姜宏轩老师会切合实际给我们做生动的技术应用处理,讲解技术在豫剧乐队的实际应用方式,讲解我们民族戏曲音乐所传承的“十字路口等齐”自然配器手法。

姜宏轩老师

在同一主旋律的框架内。除了本剧种风格的代表乐器板胡,其他所有乐器都根据自己乐器的特征特性,与主旋律做最贴切、最自然的旋律线条匹配。

但原则是不能破坏主旋律运行的音乐功能属性:你演奏出来的旋律与唱词的内容要密切相融;音量不能大于板胡的音量;对乐队整体的音量不能大于演员演唱的音量;在演员演唱时以自己能够清晰的听清演员演唱的声音为基准。这也是戏曲乐队在伴奏时的基本规则。

“老少配”是因为乐队中使用的各种乐器因为构造不同,性能不同,出现了高音、中音、低音乐器的音响区域不同,各自的呈现方式当然也不可能相同。要达到高、中、低音响的和谐,平衡乐队的最佳效果,就要求乐手,根据自己所使用乐器的性能,而作出的自动调配模式。

这个模式,要求乐队的每一个演奏员,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演奏的乐器,在乐队中的身份职能,技术应用最佳范围。还必须具有最佳的合作意识、站位意识和整体效果的感应意识。这三个意识和身份职能,当时,让刚接触排练古装戏,没有多少经验人,有点晕头转向,虽然我掌握了一定的二胡演奏技能,但不知用那种方式,才能和老师们配合好?才能把专业技术发挥得最好。

豫剧板胡

当时排练豫剧《拷红》时,我们每位乐手,只发了一份一模一样的主旋律乐谱,一切都是以这份主旋律乐谱为依据。如何演绎出不同的旋律?最后在“十字路口等齐”。如何进行“老少配”?对我这个新手而言,都是一知半解的新问题,为了和大家共同完成这部《拷红》复演,急得当时的我抓耳挠腮,无从下手。

很感谢,板胡大家王冠军老师,在排练时给予我最为实际的指导。这些指导和我在学校学习时与张一千老师的指导有着同工异曲的妙用,只是那时候我还不会嫁接,不懂联接,还没有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我自己的技术能量。

王冠军老师

王老师说:解决“老少配”的问题之前,你得先做两项功课:

第一,你要清楚地知道板胡与二胡有效的应用音域,并把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去分开,标出来,记在心中。

第二,我们在演奏同一段旋律时,如果我们同度演奏,板胡的音量大,就把你二胡的音量压住了,吃掉了,这样的话,你的劳动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变得可有可无,这样不行。

姜宏轩老师在听到王老师对我的指导后,微笑着补充:二胡是豫剧三大件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也是最有特色的一种乐器,你得动脑筋思考,如何让二胡在你的手中,发挥到它应有的、最好的作用。这件乐器在你的操作之下,使豫剧的风格更有魅力,这也是你今后工作的使命和努力的方向。

两位老师都是河南音乐界泰斗级的人物,话语不多,却语重心长,对我掏心窝子的话中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我望着两位长者睿智、慈善、鼓励的眼眸,猛然间有了莫名的负重感,双手握拳,浑身肌肉紧绷着,眼眶发热,嗓子燥干,有说不出话的急迫感,忙一脸郑重的点头应允。稍后感觉咬牙后,腮帮子肌肉有点儿僵硬,这种激动与紧张的感觉让我终生难忘。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通过一段时间与诸位老师的磨合,我由初始的激动盲从,慢慢的开始融入到老师们理性讲解的思维中。也有了一点心得体会,只是还不敢放在实际应用中大胆尝试,那时的想法很单纯,害怕出丑后,没有面子。

既然是必须面对的,何惧坦然承认;既然是必须争取的,又何必迟疑退缩。正因为当时两位教师的谆谆教导,让我学会了“尝试”带来的欣喜。

但任何事都需要你去做,当老师又一次说到这个话题时,我忙把我心中的理解向老师汇报,以求得准确的答案。

看到王老师鼓励的眼神,我忙理清思路说出我的感受:板胡、二胡共同演奏主旋律的目的,需要的,是二胡的出现,让主旋律更好听。豫剧常用的是bE调(1=bE)。板胡在乐队中的主要功能是演奏主旋律的,他的弦式定的是(内弦G、外弦C),用36弦演奏。豫剧板胡最低的音域是G,而豫剧唱腔音乐常用音域的最低音是bB,豫剧板胡就没有从F下行到bB的音域,豫剧板胡在演奏主旋律时,是把F、bE、D、C、bB用翻高八度“老少配”的演奏方式呈现出来的。

稍顿片刻,我又清了清嗓子道:二胡在演奏豫剧的实际应用时,根据豫剧声腔风格的旋律走向,二胡的弦式应该定的是:内弦bB,外弦F,用52弦演奏。这样二胡就弥补了豫剧板胡没有的音域。与板胡组合成为最佳配置,实现了豫剧音乐风格从bB到g十三度音程的音域需求。当然,这需要配置专用的豫剧二胡,选用专门定制的豫剧二胡专用琴弦。

根据这样搭配的原理,在板胡演奏主旋律不可改变的情况下,二胡演奏旋律时,要主动去演奏板胡不能演奏的中、低音音域,弥补豫剧板胡先天不足带来的缺失,在板胡演奏中高音时,二胡可以和板胡同度演奏,增加旋律美感,丰富音乐的表现力,也可以演奏中低音去增强乐队的厚度,使乐队整体音乐效果富有质感。

二胡

王冠军老师笑着说:“理解是很对,也很透彻,不错嘛。这是其一,其二呢?”

听到王老师轻松欢快的询问,我忽然有了一丝底气,急忙回答:其二,是我在同一个音域的区间之内,变化旋律,演奏和声,在乐句最后的拍节与其他乐器“十字路口等齐”。

姜宏轩老师说:“对!这样的形式就是我们的民族和声,就是我们民族传承下来最自然的配器手法”。

在三个月近百次排练演出过程中,我始终在探索豫剧板胡与二胡“十字路口等齐”、“老少配”的传统方法。并在豫剧慢板、二八、流水、非板,四大板式中试验、体验不同速度,不同结构,实际有效的多种应用方式。我把探索出来的这种豫剧二胡特有的旋律线条,做各种移位、嫁接、上下贯通的应用,把课堂上学习的和声知识,曲式知识在实战中找到知觉。

02:46

(感谢“周边河南”朋友,上传的珍贵资料!)

用和声、卡农、模仿等方式与旋律进行协调同步的运行,做出与板胡的主旋律,与琵琶,扬琴,三弦的音质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各具特色,在同一旋律框架之内奏出有机配合的韵律。

亲自想出这种韵律,让我有了创作的参与感,每次排练,常奏常新,乐趣不断,我由此便沉浸在工作与创作的双重快乐中。

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我没理由拒绝飞翔。

根据司鼓张三瑞老师左右击鼓键子的轻重,手板动作的示意,我逐步学会了在豫剧伴奏中强弱对比的实际掌控方式,音乐力度演奏火候也逐步运用的恰如其分。让张老师从最初的皱眉头,不耐烦,到后来的笑脸相对。

张三瑞老师

有一次在伴奏欢快的流水板时,王冠军老师对我说,豫剧专用二胡的声音比较低沉,不似歌曲、独奏曲用的二胡音色那么明亮,根据这个特点建议我:在快速、中速音乐演奏的时候,尽量少用连弓,多用分工演奏。具体怎么做?让我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解决。

我即时明白,老师指的是快速、中速的音乐进行时,特别是在欢快的音乐中,要我解决音乐颗粒性问题。在一周时间的适应后,达到了他的审美要求,老师给予了肯定的鼓励。

在与王冠军老师面对面言传身教,上百次浸润了三个月的过程中,我这个懵懂的二愣子,逐步与老师常派演奏风格的思维与行为达成高度的统一,虽然还显得很青涩,但王老师有一次拉着我的手高兴地对我的二胡专业课老师杨永林先生说:“你教的好,让我的小老乡很争气啊!”

曲范生老师是因为在充分保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用他自己创造的新式小三弦,产生新味道的新颖风格,调到剧组来的。他创制的这种新的小三弦,共鸣箱体比原来板式的小三弦大的多,类似于吉他的音色,无品。用小三弦的演奏方法使其音质比原来的小三弦入耳好听,韵味儿比原来的圆润、细腻。

和曲老师坐在一起,让我借鉴了他三弦的很多技法。比如:大、小滑音在豫剧声腔音乐中的分寸感,回滑的尺度,轻、重、缓、急的对比所产生的各种味道,那种微妙惟俏的豫剧风味儿,让我特别推崇进而痴迷,我也因此在二胡上不厌其烦的去模仿,在千万次的模仿演化中,探索着自己用二胡演奏豫剧的特色,以便于将来形成更为新颖耐听的豫剧二胡演奏风格。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