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节晚会上,歌手谭维维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惊艳到了大家,只因为,她把现代摇滚乐的元素和古老的陕西华阴地方小众戏曲元素华阴老腔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无以伦比的视觉和听觉盛宴。
早在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就出现了华阴老腔的身影,扮演福贵的葛优在影片中唱了一段皮影戏,把华阴老腔原生态的还原了出来。而这个片段,大多数人是没有记忆的,所以也就无从谈起它后来的发展。
“华阴老腔就是皮影戏的一种”,这是现代很多人对它的最初印象,也因此没有注意到它的特别。事实上,华阴老腔最早并不是由皮影戏开始的,它产于西汉,兴盛于明清时期。
最早的华阴,曾是一个军事粮仓所在地,漕运通往当时的长安城,当时的船工为了协调统一大家的动作,做到干活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了鼓舞大家的劲头,就创作了这种“船工号子歌”。每当开始漕运,大家就一边喊着船工号子歌,一边用木头块敲击船帮,这就是最初“华阴老腔”的由来。
后来到了明清时期,当时人们为了谋生,就给皮影做幕后伴唱,才逐渐衍生出了这种独特的皮影戏特色和腔调特色,人们才逐渐认为华阴老腔就是唱皮影戏。而这一原始的技艺因为流传小众,也就逐渐形成了“家族戏”,当时只有华阴当地华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的张姓人家会唱,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有了“只传男不传女,只传本族不传外姓人”的规矩,这也使得这一戏种更为小众和不被人熟知。
直到年,华阴老腔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成立了专门保护老腔的保护中心,并准备筹划传承和发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这才慢慢的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其实,在寻求传承宣传和发展的过程中,华阴老腔曾被很多人提及和推广,由作家陈忠实原著《白鹿塬》改编的话剧《白鹿塬》中,就多次展现了华阴老腔的场景,也因为这一次的推广,让华阴老腔被更多人熟知,并有了后来和歌手合作并在春晚登台的机会。
陈忠实在自己的书籍《共剪岁月》中还提到:“我确实喜欢关中地方戏曲,秦腔不用说了,也喜欢眉户,还有民间艺人演出的合阳线胡儿和华阴老腔。”
可见华阴老腔极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年12月5日,东方卫视《中国之星》节目上,谭维维和华阴老腔合作了《给你一点颜色》,这首歌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赏,就连著名摇滚音乐人崔健看后,都激动的说道:你们知道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吗?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教科书级的中国摇滚。
而刘欢也赞赏说:“我觉得跟他们站在一块,就特别接地气。这个音乐让我们觉得,每一个音掉在地下都能冒出烟来。是特别好的音乐,震撼到心里的。”
一个“震撼”的词语,说尽了华阴老腔的整体特色,也是对华阴老腔最具典型性特色的总结,它代表了关中人的豪情万丈和豁达宽厚的性格。
年,笔名为“关中老人”的陕西渭南作家郭智鹏的新书《一脉承腔》出版了,郭志鹏在这本书中,用一种小说的形式,将华阴老腔传承故事做了一个完整地还原,书中不仅有关于华阴老腔的传承故事,还写了很多关于华阴老腔的历史以及后来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华阴老腔的传承人对华阴老腔的热爱和对传承这一文化所做出的努力,让人看后颇为感动。
在《一脉承腔》中,主人公张禾,是华阴老腔老艺人张德林的孙子,作为华阴老腔的新的传承人之一,张禾知道叔爷张德海离世之后,就急急忙忙赶回村里参加丧事,由此他知道了叔爷唯一的愿望是希望华阴老腔能后继有人,一直传承下去。于是,为了圆叔爷和自己爷爷张德林的梦想,也为了自己心中对老腔的热爱之感,张禾决定放下自己刚刚创业不久的造纸工厂的事情,开始尝试为华阴老腔寻找一线生机。他先是找到自己文化局的老同学刘兴武,经过两个人共同的努力,让华阴老腔评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为了更全身心的宣传老腔文化,他又把自己的造纸厂关停掉,专门在华阴县开了一个华阴老腔的剧场,之后带着华阴老腔的老艺人们,寻求各种参加演出和宣传的机会,并为了保护老腔的原汁原味果断地拒绝了一些商演。就这样一步一步,张禾和他的老同学刘兴武,最终把老腔推向了央视的春晚,让老腔彻底火了,那一刻,张禾和刘兴武都激动的泪流满面。
张禾对自家老腔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付出和真心,而书中老腔艺人们为了能让老腔文化传承下去,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他们年龄都在55岁以上,有的年龄在60多岁,但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宁愿牺牲个人的利益,放下地里的农活,也要一起为了老腔文化而努力,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让他们最终看到了老腔文化的未来和春天,让华阴老腔最终走上了春晚的舞台。
在《一脉承腔》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全面地看到华阴老腔从开始濒临绝境到逐渐被世人熟知和接受的详细过程,还能通过作者的叙述手法,详细又详实地了解关于华阴老腔的故事和传承过程,也能从文字中真实感受到华阴老腔在当地人心中的分量,以及人们对这一艺术的极度喜爱和尊重。
为什么华阴老腔让这里的人如此痴迷又如此重视呢?这就要从华阴老腔的特点说起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华阴老腔历史悠久,从西汉开始,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起初他们就是漕运工人的号子歌,为了鼓舞士气和缓解疲劳之感,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到了明清,华阴老腔变成了家族戏,也有了严格的传承规矩,这使得华阴老腔一直到近现代都没有广泛的发展起来,只有现在的陕西华阴县华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的一户人家会这样的技艺。
但是这种老腔却具有非常丰富的题材性,也具有语言风格和艺术生活的独特性、原生态性以及艺术性。
从整体上来看,华阴老腔整体气势雄浑,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唱腔又极具悲沉、荒凉、沧桑之感,还不失阳刚之美和豪情万丈之气势,是典型的关中地域风格。从作品取材上来说,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战争故事,比如《大汉遗韵》、《将令一声震山川》、《三英战吕布》等,也有一些取材于生活故事,比如《劝孝歌》、《十样景》等。
从人数和规模上来说,华阴老腔一般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签手(也就是指挥皮影的人);副签手(也叫坐档,也叫“贴档”、“帮档”、“择签子的”,根据剧情进展、提前安装皮影人物道具,随时供签手使用,并帮签手“绕朵子”,排兵对打、拍惊木、呐喊助威);前首(主唱,演出时,怀抱月琴,旁放剧本,配合表演进行唱奏);后槽(也叫打后台,“打后槽”主奏马锣,武打中还要呐喊助威,帮唱(拉坡);板胡手(主奏唱腔过门,兼奏小铙喇叭,助威帮唱、吹哨)。
五个人,五种角色,却把一台戏里面的“生旦净末丑”都包含了进去,他们唱腔圆润、雄浑、低沉、粗狂、沧桑。只要往台子上一坐,一场陕北关中的独特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景象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从使用工具上来说,华阴老腔中所使用的乐器和道具也都是自制的,月琴、板胡、底胡、梆子、钟玲、马号、钩锣架子、木凳、木块,这些不仅呈现了这一剧种的原生态,还呈现了老艺人们的心灵手巧。
而所有乐器中,用“木头敲击”这一独有的特色,也成了华阴老腔里极具代表性的场景。由一个人拿着一块枣木块,在长长的板凳上使劲地敲击着,或是发泄心中的情绪,或是展现男人的豪气,每场戏曲中,如果缺少了这一个环节,就会觉得总是少了点什么,而有这一环节,就显得很完整也很完美。
从腔调和形态上来说,华阴老腔有着嗓音雄厚的吼声和豪情万丈的洒脱形态,这也是它最具特色的地方。
“吼”是华阴老腔的一大特色,老艺人们只要坐在台子上,吼一声老腔,那种震撼感立刻就能感染所有的人。
真性情,也是华阴老腔的特色之一,一旦坐上戏台,所有的艺人们都能自如地演唱,他们一点也不拘束,而是飘逸洒脱,豪迈,自由自在,给人一种最原始,最原生态的生活中的烟火气。
金庸曾评价老腔:“声律铿锵有力,唱腔激越豪放,悠扬古朴,是民间音乐阳刚的典范,是北方汉子豪迈气概的赞歌。”
所以,华阴老腔的这些特色,赋予了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非常具有民族代表性和地方代表性。
而笔名为“关中老人”的陕西渭南作家郭智鹏在《一脉承腔》中,将这些特色都用贴切的语言真实地表达了出来,看后十分激动和励志。
虽然小说是以化名还原老腔的传承故事,但是这些事情却在生活中都能寻找到原型的踪迹。
而书籍《一脉承腔》,更让我们看到了完整的故事经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