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坪村地处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西部深山区,太行分水岭东麓,山高百丈,沟壑纵横,海拔在米--米之间,是这一带有名的大村。
梆子腔是信都区路罗镇桃树坪村的古老地方剧种,最早用于祭天祭祖,保佑风调雨顺,身体安康。其唱腔优美动听。唱腔分为起腔、二板、三板、娃娃腔、慢板、流水板、朵板、紧工八板、慢工八板、紧勾挂板。表演时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笙、笛子、二胡、边鼓、锣、镲、小锣等。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角色分老生、须生、花脸、三花脸、老旦、青衣、花旦、小旦等,演唱时使用地方方言。一般开场为35至40人,每场10至14人等,多在春节、庙会、祭祀等重大节庆活动时演出。随着岁月的变迁,几经演化,现在已变成桃树坪村村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据传晚清前,梆子腔早已传入桃树坪村,据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和本村的老弦子腔相依并存。据村里上岁数的人说最早是从浆水镇的一个师傅学来的。对梆子腔的起源时间,我们无法考证。按照《邢台县志》记载,桃树坪村始建于明代,与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民国二年官戏房碑写明了官戏房的轮廓与位置,官戏房与戏台相对而建,且建在村中间。由此推断,梆子腔剧团在我村成立至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民国初也是这个剧团的巅峰和辉煌时期。
梆子腔在桃树坪村发展壮大,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地理优势。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桃树坪村还是连接山西、河北的一条交通要道,以人背、肩挑、牲口驼为主要运输方式,过往人员在此歇脚,桃树坪也就成为历史上商业、经济、文化传播中心和纽带,使梆子腔在桃树坪村得以传播和发展。
梆子腔唱腔优美,独具特色,韵腔更有独到之处。有学者认为是怀邦戏的一种。梆子腔的演奏形式和方法类似于现代的豫剧。桃树坪梆子腔剧团有剧目50多个,以历史朝代戏为主,重点剧目取材于汉代、三国、唐代、宋代和明代,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由于梆子腔剧团的底蕴和基础,桃树坪村在近代任何一个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居全区前例,实为民间戏曲的瑰宝。
-END-
往期回顾:
唐侯之地——尧山文化
金石传拓技艺、陈固安式太极拳等5项目入选襄都区第六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的一揽子措施
邢台7条线路入选省“夏纳凉”线路
福利!邢台这些景区向中、高考考生免费开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