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资源 >> 正文 >> 正文

历经百年风雨的白土庄眉户戏青海新闻网

来源:板胡 时间:2022/12/27

每年春节期间,白土庄眉户戏如期在村里演出。白土庄村委会提供

白土庄眉户脸谱四方亭。郭成良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年的一天,湟中县文化馆两名工作人员找到我,说鲁沙尔镇白土庄村是当今青海为数不多演出眉户戏的村庄之一,在青海民间戏剧界小有名气,现白土庄村委会委托县文化馆找人写材料申请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出于对本地民间文化的热爱,我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遂跟文化馆的同志到白土庄眉户剧团调查了解情况。历时数月,当我完成白土庄眉户的相关资料后,才知道白土庄眉户戏申请“非遗”之事因故搁浅,笔者知道村里的有些事情不好办,手中的这些资料也就被搁置一旁,现在偶然翻出,遂整理成篇。毕竟白土庄眉户戏在南朔山下白土庄的土戏台上“咿咿呀呀”历时百余年,经历风雨磨砺,一直活跃在白土庄人的视线中,至今还在村头戏台上演。

眉户是民间戏剧中的一种小戏,较秦腔流传得更为广泛,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演出较少受场地或其他条件制约,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农村逢年过节或遇有喜庆活动,三五眉户爱好者即粉墨登场,因陋就简,兴致盎然地表演眉户戏,这已成为一些农村人进行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

眉户戏,也称“迷胡”“曲子戏”或“弦子戏”,原为产生于陕西省关中民间的一种戏剧艺术,之所以叫“眉户”,是因为最早起源于眉县和户县。有名的中路“曲子”,就是以户县等地的唱法为代表,在革命圣地延安叫起来后,被大家所公认的。

历史上,青海东部地区在行政上曾长期隶属于陕西管辖,随着人口的迁徙、文化的交流,眉户戏等民间文化形式很自然地传入河湟地区,受到青海语言、民间音乐、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是具有青海特色的重要地方剧种之一。

大约清代晚期,眉户戏传入湟中南朔山脚下的白土庄。白土庄眉户戏约在清光绪初年成形,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眉户戏是白土庄人渗透到骨子里的乡愁。

白土庄,村以土色得名,位于鲁沙尔镇西南的道教圣地南朔山脚下,是一个地势比较平坦,平均海拔米,人口不足千人的脑山村。

生于年的白土庄眉户戏老把式、老支部书记窦文贤说,白土庄眉户戏的演出历史有多年,具体哪一年开始演出谁也说不好,但据老辈们说过,在光绪二十八年(年),白土庄的村民窦昌道、梁积有在村里演唱过眉户戏。当时虽然条件简陋,演员少,演唱眉户戏的事情却被人们记住了,并一代代传了下来。

年,喜好眉户戏演唱的邓品山、李发海等人组织村里爱好眉户戏的村民,在村娘娘庙山门处搭戏台,演唱眉户戏,当时条件也很简陋,据说只有一面干鼓、一面锣、一副镲。戏剧角色增多,戏服不够,演员们借来老人的长衫和妇女的衣服将就演出。这时演出的剧目多为折子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李九乡前窑村村民窦云山到白土庄村定居,精通眉户戏演唱的他对白土庄村的眉户折子戏进行规范,丰富了唱腔,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当时的唱腔主要有“西京”“长城”“五更”“东调”“连相”“采花调”“宫北”“青衣”等。窦云山带领眉户戏爱好者登台演出《小姑贤》《柜中缘》《小放牛》等剧目,使白土庄眉户走上一个崭新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老艺人何增福(已故)、窦辉山(已故)带领演员演出传统全本戏,为白土庄眉户戏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改革开放后,在严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为使白土庄眉户更好地演唱下去,白土庄眉户班子在窦文贤、赵进寿、井国新等人的带领下,全力以赴、克服一切困难,聘请专业老师编排辅导,培养青年演员,开展演出活动。

白土庄眉户戏更早时候的演出剧目及艺人的姓名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无从查考,却有一件豆绿色戏袍和一件大红龙袍戏服历经风雨留存下来,成为白土庄人演出眉户戏的最早见证。其中绿色戏袍的后背泛黄的里子布上有繁体字“福佑显灵伯光绪二年杏月末沈月亭办”墨书字样。笔者曾数次观看这两件戏袍,本以为这件题字“福佑显灵伯”字样的团龙袍服系外来物品,来自寺院庙宇,为某尊神灵大仙的法衣,后注意到长长的白色水袖,我相信了,这就是一件地地道道的戏服。且落款题字是光绪二年,也就是公元年,故此推断,白土庄眉户戏演出的年代至少可以追溯到多年前。丝绸袍面颜色淡得发白,与腋下、褶皱处的颜色形成明显对比,领子、袖口及下摆的绲边已脱落,出现松散的线头和毛茬。袍子后背、肩部、双袖及下摆有八个丝绣团龙,虽局部丝线脱落,但团龙图案清晰,威武犹在,还能显现出昔日富贵、雍容的风貌来。想必曾穿过此袍的演员也一时忘记了自己家居深山的贫寒身份,一度融入戏里春秋,自有一番王者风度吧?大红龙袍更是历经沧桑,金丝绣团龙端庄雅致,代表福山寿海的海水江崖纹灵动华丽,虽然同样破旧,却不失威严。

据说在20世纪80年代,不法商人觊觎这件历经劫难幸存下来的老戏袍,勾结村里的内应偷出来,欲贩卖到北京,幸亏被村民及时发现,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几经周折才追了回来。

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的地方性剧种眉户戏,自清朝传入河湟地区,与当地文化相碰撞,融入了许多地方元素。眉户戏唱词内容包含先贤哲人箴言、文人墨客诗作、先辈告诫、乡村俚语、民间故事、歇后语及庄户话等。多数剧目的情节是反映日常生活,表现人们喜怒哀乐的,无论抒情、谐趣、讽刺的内容,大都以喜剧的形式展现,诙谐幽默,在一场场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里反映出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劝人向善,敬畏天地……

白土庄眉户戏在唱腔曲牌上与其他地方的眉户戏有较大差别,吸收了众多本地民间小调的养分,旋律悠扬,声调柔美、婉转动听。唱腔主要以岗调、西京、五更、紧赋等贯穿始终。吐词造句、念唱道白掺和了本地区方言,地方特色浓郁。白土庄眉户戏除丰富的唱腔外,舞台肢体语言也丰富多彩,“唱、念、做、打”形成一定程式,“手、眼、身、法、步”讲究一定章法。

白土庄眉户戏常用乐器主要有中国传统乐器三弦、二胡、板胡、扬琴、低胡、琵琶、大阮,笛子、唢呐,干鼓、暴鼓、锣、钹、镲、梆子、鑽儿等。这些民族乐器加上艺人高亢清亮的嗓音,共同构成乡村正月时节优美耐听的声腔。

白土庄眉户戏的角色以小生、小旦和小丑为主。常演的剧目有《火焰驹》《烙碗记》《卷席筒》《柜中缘》《探窑》《三对面》《铡美案》《十五贯》《三娘教子》《玉堂春》等数十本。

白土庄眉户戏培养出了很多被周边人们公认的“老把式”,从演唱初期的邓品山、梁生山,到白土庄眉户戏的集大成者窦云山,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艺人何增福、窦辉山,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梁玉虎、窦文贤、井国新等等,他们扮演的生、旦、丑等角色各有所长,在一代代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白土庄眉户戏一步步走向成熟做出了贡献。

多年来,白土庄眉户戏班子非常重视眉户戏剧本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白土庄拥有手抄传统剧本54本、自编新剧本6本、还有印刷剧本、脸谱、乐谱等资料上百份。

白土庄眉户除了在本村演出外,还经常应邀到本县鲁沙尔、西堡、多巴、汉东等乡镇演出,还不时到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海东市平安区(以前为平安县)、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地演出,并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白土庄老人给我们讲过一则关于白土庄眉户戏的趣闻。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白土庄眉户戏从泥泞中走出来不久,清脆的干鼓声和洪亮的眉户唱腔声震湟水两岸,白土庄眉户戏声名大振。而地处湟水南岸的多巴双寨村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提前解决温饱问题,有一年正月,邀请白土庄眉户戏班子到村里演出。

当白土庄眉户演员坐着“28拖拉机”,赶了几十里土路来到双寨村时,正是午后时分,车马劳顿的十几名白土庄人一律身着白板羊皮袄,下了拖拉机车厢,搬下戏箱等家当,就在大庙戏台下倒头而睡,来看热闹的人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大名鼎鼎的白土庄人原来如此!遂一个个拂袖而去。晚上,大庙戏台灯火辉煌,照亮了半边天,震天的锣鼓敲起来的时候,失望的村民们一个个探头探脑地往大庙戏台前面凑,来的人再也没有一个中途退场的,他们被这些其貌不扬的白土庄人给镇住了。不知道演出的眉户戏曲目,演的是什么内容,但是演员卖力的演唱和艳丽的服装深深地打动了双寨人。此后连续三年,每年13场眉户戏,在双寨大庙戏台如期演出。

白土庄眉户戏从清末一路走来,虽跌跌撞撞,历经多少风雨,演绎多少悲欢离合,但还是一路走到了今天。我们通过访问白土庄村的老艺人和知情人,查阅家族谱牒,逐步整理出白土庄眉户戏传承人谱系:第一代不详,第二代窦昌道(—不详)、梁积有(—),第三代邓品山(—),第四代窦云山(生卒年月不详)、李发海(—),第五代窦辉山(—)、梁玉虎(—),第六代窦文贤(—)、赵进寿(—),第七代赵桂存(—)、赵进元(—)。

年3月,白土庄业余眉户剧团正式成立,全团共45人,其中演员35人(年龄最大的76岁,女演员10人),乐队10人。

同年10月,县财政投资15万元在村中重建戏台,乘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村头修建标志性眉户脸谱四方亭,修建了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造了木质长廊,塑造了2米多高的大理石戏剧人物雕塑2座,分别是《杨家将》中的戏曲人物佘太君和杨六郎,四周绘制大型眉户戏故事壁画及宣传画,营造出较浓厚的戏曲氛围。剧团的工作虽然举步维艰,艺人们还是坚持着,他们组织人员编写新剧本,寻找接班人,想办法增加乐器,添置戏服道具,努力使白土庄眉户戏一路走下去。

虽然白土庄眉户戏“申遗”暂时搁浅,但我相信这一天总会到来。因为白土庄眉户戏每年正月初七至初九会定期在村文化广场大戏台演出3天,在“咿咿呀呀”的唱腔中,还是有很多乡亲们涌来,观看这传承百年的眉户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