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由中央芭蕾舞团和作曲家刘廷禹共同创作的讲述和传承新时代沂蒙精神的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将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4月19日至22日首演结束后,《沂蒙三章》将于4月26日和27日在临沂大剧院上演,将唤起临沂人心底的红色记忆。
芭蕾舞剧《沂蒙三章》精彩剧照。
据了解,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芭蕾舞团艺术家们特邀当年芭蕾舞剧《沂蒙颂》的主创之一、作曲家刘廷禹重新创作了芭蕾舞剧《沂蒙三章》。《沂蒙三章》讲述了三个极具代表性的故事,通过《火线桥》、《永远的新娘》、《沂蒙情》,刻画出了不畏牺牲、用自己肩膀搭起火线桥的沂蒙妇女;勤劳坚贞、为从未见过面的烈士丈夫守护家园的“永远的新娘”;军民水乳交融生死情,“红嫂”乳汁救伤员的经典形象。
“习总书记曾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创作《沂蒙三章》,不仅是向老一辈艺术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更是希望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用当今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通过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诠释‘沂蒙家家有红嫂、户户有支前模范’的群像,讴歌凝铸历史的民族精神之魂。”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冯英说。
据了解,为了在新时代重新演绎好沂蒙故事,《沂蒙三章》的导演徐刚率领主创团队,寻着剧团先辈们的创作足迹,再次走进蒙山沂水之间,再次走进那些可歌可泣的沂蒙红嫂的故事之中,在一次次“寻根”中被感动。
谈及《沂蒙三章》的创作初衷,冯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创排《沂蒙三章》起因是很多观众想复排《沂蒙颂》。但是我们想,恢复不如创新,我们前年上演了30分钟的《沂蒙情》,这次在建团6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中芭以现代人的视角、现代人的感受,通过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重新诠释、重新体会历史中的她们的可贵与可敬,用芭蕾讲述和传承伟大的沂蒙精神。”
《沂蒙颂》里的一首《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传唱至今。这首歌的曲作者就是著名作曲家刘廷禹,这次他也再次操刀为本剧新创音乐,此次他调动各种音乐技巧,还运用了柳琴、板胡等乐器,为这部作品倾注了很多心血。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刘廷禹谈及沂蒙红嫂的故事时几次哽咽,“我对沂蒙人民有感情,这部戏让我很感动。”
《沂蒙三章》剧情简介及原型介绍
第一章火线桥
战争年代,“桂芳”带领三十余名妇女肩扛门板,扎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用柔弱的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
“火线桥”的故事是最具代表性、最广为流传的红嫂事迹之一。这个真实故事的女主人公是沂蒙红嫂李桂芳。在电影《沂蒙六姐妹》中,红嫂带领姐妹们扛着门板,跳进齐腰深的河水架起“人桥”的场景,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孟良崮战役中,李桂芳动员了附近村庄的32名妇女,拆下家中的门板,组成一座“人桥“,让战士们过河,她们在冰凉的河水中站了一个多小时,但是谁也没有叫苦,最后光荣地完成了任务。
第二章永远的新娘
为了支持丈夫参军打仗,“新娘”独自拜堂嫁入婆家,是嫂子抱着大公鸡陪她拜的天地。至丈夫战场牺牲未谋一面,终生未再嫁……
为从未见过面的烈士丈夫守护家园的永远的新娘,原型人物是沂蒙红嫂李凤兰。年李凤兰和青年王玉德订婚。第二年7月,未婚夫报名参加了解放军,从此杳无音信。为照顾生病的婆婆,鼓励丈夫安心打仗,在缺少新郎的情况下,她说服父母,按当地风俗,由嫂子怀抱大公鸡陪她拜堂成亲。
参军半年,唯一一次和丈夫相见的机会也错过了,这成为她一生的遗憾。她苦苦等待12年,最终等来的却是县民政局送来的一张鲜红的烈士证书,原来她的丈夫王玉德早在莱芜战役中就已牺牲了。
第三章沂蒙情
讲述了“英嫂”乳汁救伤员的感人事迹,歌颂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情谊,原型人物是沂蒙红嫂明德英。
年冬,侵华日军对我沂蒙发动了残酷扫荡。红嫂明德英在家中藏下一位遍体鳞伤的战士,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她毅然将自己的乳汁喂进小战士干裂的口中。之后又杀了两只母鸡熬成鸡汤为小战士滋补身体,经过明德英的精心料理,小战士康复并返回部队。
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传遍全国家喻户晓,明德英也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相关新闻
中芭与沂蒙的不解之缘
中央芭蕾舞团(又:中国国家芭蕾舞团)成立于年12月。演职员均由专业院校培养的一流艺术人才汇集而成。在历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剧团在俄罗斯学派的坚实基础之上,不断汲取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之特长,在引进排演了《天鹅湖》《堂·吉诃德》《吉赛尔》《卡门》《奥涅金》《小美人鱼》《舞姬》《灰姑娘》等大量的世界经典名作外,自创了《红色娘子军》《祝福》《黄河》《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过年》《鹤魂》《敦煌》等一大批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精品佳作,成功探索出一条古典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完美融合的中国芭蕾艺术发展创作之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央芭蕾舞团艺术家根据沂蒙人民在战争年代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编创了芭蕾舞剧《沂蒙颂》,并于年5月16日于北京天桥剧场首演,舞剧之后被拍摄成电影,使其成为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一部民族芭蕾舞剧,其中的主题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更是传唱至今。
《沂蒙颂》是年中央芭蕾舞团六次下沂蒙山区采风,根据沂蒙红嫂的感人故事改编创作,歌颂了沂蒙人民伟大的沂蒙精神。那首让人热泪盈眶的《沂蒙颂》,更是传唱至今,既是一代人的歌舞回忆,又是一代人共同的青春。(沂蒙晚报记者张庆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