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寨书会元宵节的“前奏”每年正月十三,来自四面八方的说书艺人都会相聚于杜寨社区切磋技艺、交流书目,一展风采。如今,杜寨书会已发展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都颇有影响的汉族传统书会。年,杜寨书会被河南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杜寨书会不再进行现场演出,而是通过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形式,让艺人在网上亮相。2月24日,正月十三,老家在许昌市苏桥镇的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范鸿仪带领记者驱车十余公里,来到杜寨社区。来到居民胡长安家,记者看到胡长安家中有几位老者,有的人在拉板胡,有的人在说唱坠子书。而在他们对面,有一位居民正在用手机进行现场直播。说书的老人叫杜留臣,今年77岁,他和他的爷爷杜成玉都曾担任过杜寨书会的主要负责人。据范鸿仪介绍,在唱革命样板戏的时候,杜留臣曾是村里剧团的主角,还曾在《沙家浜》《红灯记》中饰演过“郭建光”“李玉和”。杜留臣说,往年正月十三,全国各地的艺人都会齐聚杜寨进行“亮书”,正月十四便开始“写书”(即艺人的表演能得到观众的肯定,一些居民便下帖邀请其到自己家中进行表演)。接着,艺人会在正月十四晚上表演一场,在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各表演三场。“杜寨书会比马街书会还早约年。”杜寨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刘红现说。据传,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至许昌的杜寨这天是正月十三。眼看追兵将到,刘秀危在旦夕,突然有一负鼓携琴的艺人,让刘秀躲进寨外的芦苇荡,使其免遭不测。刘秀当上皇帝后,很想报答自己的救命恩人,就派人到杜寨寻找,却没有结果。于是,刘秀下令,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要在正月十三齐聚许昌杜寨,说书献艺,以示感恩。这两年,杜寨社区虽然不再举办现场的大型书会,但与书会有关的建设一直没有停。杜寨社区一个占地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内有两处建筑——戏曲大舞台、书会展示馆如今都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搭鳌山,点“鳖灯”河南省政协文史委特邀撰稿人葛国桢的老家就在鄢陵县张桥镇。2月20日,他告诉记者,在中原一带的农村,元宵节有搭鳌山的习俗。搭鳌山要找心灵手巧的匠人,大家搬着高高的梯子,依托路旁的树木、墙壁等,把架子绑扎得结结实实,筋骨分明。鳌山有各种造型,比如半圆形、椭圆形、五角星形等。除了长木棍、高粱秆之外,还要装饰以松柏树枝、五色彩绸等。也有心灵手巧的人用彩绸、彩纸等剪成五颜六色的条形,用一个细绳子穿起来挂在鳌山上,即便白天看去,也是色彩鲜艳,风儿一吹,煞是好看。因为搭好的架子形状与传说中的巨鳌相似,所以叫鳌山。当然,选择鳌山的地址很有讲究,比如街口、古庙门口、古井井台附近。鳌山上摆放的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泥土烧制的鳖灯,大的有鏊子大小,小的巴掌大小,里面可以放灯油、灯芯;另一种是萝卜灯,用刀把粗一点儿的白萝卜切成段,在每一段的中间挖一个坑,在坑里放入棉油和棉线做成的灯芯。鳌山上亮灯的时间也有规定,正月十五是正式的灯节,而正月十四亮灯称“试灯”,正月十六亮灯称“馏灯”。入夜,人们把一盏盏灯点燃后摆放在鳌山上,五彩斑斓的灯光伴随着欢快的音乐,闪闪烁烁,使小村里流光溢彩,如梦似幻。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村庄还搭鳌山,但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市面上出售的节令灯具应有尽有,再加上人们不同的构思创作,乡下的元宵节早已告别了灯与火,迎来了声、光、电。如今,一些村庄用彩色灯泡扯的造型也就是当年鳌山的雏形,只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缘由罢了。小孩子们打灯笼家家户户挂灯笼灯笼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西汉时期,并流传至今。每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高高地挂起大红灯笼,不仅喜庆,还寓意吉祥如意,来年红红火火。家住市区文博路的市民王伟堂回忆,他小时候生活在襄城县的农村,春节前夕,大人都会从集市上买来各种各样的彩纸扎灯笼。手巧的家长会在彩纸上描绘出山水、人物、花鸟等图案,然后粘贴在平整的油纸上,当成灯笼的外壳。但是,扎灯笼绝对是个技术活,尤其是纸糊的灯笼,木棍要放平,否则,灯笼就会左摇右晃,如果再有风,稍有不慎,灯笼就会“引火烧身”。正月十五晚上,孩子们早早吃过饭,打着灯笼,小心翼翼地到大街上去找小伙伴们一起比灯了。如果谁的灯笼扎得好,就会得到周边人的夸赞。当然,也有一些小孩子故意“使坏”,故意撞别人的灯笼,让蜡烛倾斜,将灯笼烧毁。之后,他们就会嬉笑、打闹一番。如今,市面上灯笼种类更加繁多了。无论旧时或是现在,灯笼不但能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氛围,也给予人们更多祈福的灵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平安、长寿的美好期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