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马猫
“笑谈”是一种民间演唱形式,具有戏曲的形态,即有故事、有人物、有“白口”、有唱,有生活化的表演,有简单的化妆、道具和服饰。“笑谈”的演出往往穿插在眉户戏目中间,应观众要求登场,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逗笑见长以说白和表演为主的幽默艺术。从演出的情况和演出的效果看,“笑谈”是以丢丑、弄怪、耍神气见长,也是它最为突出的特点。
“崆峒笑谈”也叫“笑摊、笑坛”、俗称“谝干传”或“丢丑”,是平凉小曲的前身,大约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笑谈”已具规模,演出活动遍及平凉城乡,公元~年明朝散曲作家,著名政治家赵南星在他的《笑赞题词》中写到:“书传之所记,目前之所见,不乏可笑者,世传笑谈,乃其影子也。”“崆峒笑谈”与宋代的“谈诨话”“学乡谈”为同类,不过发展更完整,受流传在平凉的小曲剧的影响,从注重谈而演变为唱白皆具的戏曲形式,今流传在平凉市崆峒区草峰、杨庄、香莲等地的笑谈,基本是明代以来的原形。
《柳湖志》中记有“水乐台,在县北,郡人能为水戏,宋太守王素建此台观之。”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看民间戏曲活动十分繁盛,“有舍生、装鬼神、谈诨话、装秀才、学乡谈”等名目。它没有固定的程式,不少剧目虽有固定的情节,但有经验的民间艺人却可以即兴发挥,添枝加叶,融入自己的生活想象和情趣。“崆峒笑谈”的表演形式,说唱并举、灵活多变。
笑谈剧目内容多为民间日常生活的纠葛、琐事,包含笑料;也有青年男女爱情小故事。这些“笑谈”戏,情调幽默滑稽,语言风趣诙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招人喜爱,逗人发笑。演出时不受场地限制,唱腔多取自当地民歌小调,但也可自由地借用曲子戏、秦腔及其他剧种的某些曲调;有的曲目以快板或说白为主;有的从头至尾完全由唱词完成,近于曲艺说唱。
目前流传的“崆峒笑谈”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类:一、有表现群众生产生活而又富有情趣的如《扬场》《推磨》《拉猴》《拉熊》等。二、属于讽喻人改恶从善一类占的比重不小,如劝人戒赌的《春姐找父》;劝人破除迷信的《黄道降妖》《相面》;劝人戒大烟的《刘三吃烟》;劝人勿信庸医骗人的《白先生看病》等。三、讽刺旧社会官老爷们的腐败、昏庸、无耻,赞美普通百姓的机智、善良并给予同情的剧目也很多,如《打面缸》《闹老爷》等代表剧目。四、讽刺、挖苦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如《双摇会》《大夫小妻》等;五、反映亲戚、邻居和家庭纠纷或矛盾的有《两亲家吵架》《双喜接妹》《王婆骂鸡》《顶花砖》《背板凳》《顶灯》《王小过年》《懒婆娘》等;六、表现男女情爱的有《下四川》《放牛》《二姐娃害病》以及《闹书馆》《货郎探亲》等。
“崆峒笑谈”行当以丑角为主,有官丑、小丑和老丑,有媒旦,姚旦,再配以小生小旦。乐队分文武场面,文乐以板胡为主,辅以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民间乐器;演唱以干鼓牙子,梆子、碰铃敲击节奏,以铙钹、小锣来烘托气氛,笑谈多数剧目是以说白为主,唱段为辅。“笑谈戏”音乐伴奏用的乐器与平凉曲子戏一样,文场面以“胡胡”(板胡、二胡)笛子、三弦、大头嗡子(低音二胡)等为主;武场面以铜器配合动作,用“一马三件子”(暴鼓、“扇子”铙钹、小锣)演唱中用交子、水水(碰铃);个别用“甘鼓”“牙子”。
总之,“崆峒笑谈”以其丰富独特的表演和世代相传,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甘肃乃至中国戏曲史上都具有宝贵的独特性和传承性,特别是它的语言朴实生动,通俗诙谐、风趣幽默、耐人回味,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是民族情感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培养民众道德素质,鼓舞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