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农耕红色青春”实践团为了了解当地的秦腔文化,在刘振华和彭志敏2位老师的带领下,走访调研了泾阳县安吴镇安吴村当地村民,并积极参加村委会举行的联欢会,在村委会广场上了一堂精彩的秦腔文化实践课。
说起秦腔文化,现场的爷爷奶奶立马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著名作家贾平凹这样描述,在他的作品《秦腔》一书中写到“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有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作为陕西的文化瑰宝,秦腔——这种古老的艺术已经深深根植于三秦百姓的生活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至今都能清晰感受到他们在讲述过程中细微情绪的变化。
志愿者们通过“摆摊”的形式,让孩子们动手绘画起了秦腔脸谱,孩子们根据自己所喜欢的脸谱进行绘制。
村里也搭起了“戏台子”活动,村民们通过演绎《花亭相会》、《二进宫选段》、《周仁回府》、《娘的眼泪》等经典秦腔剧目,让喜爱秦腔的当地村民分享精彩唱段。现场拉起了秦腔特有的板胡,加之村民细腻自如的表演,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了秦腔文化的魅力。
通过秦腔脸谱制作以及经典的剧目演绎和介绍,不仅让孩子们对秦腔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热情,真实的感受到秦腔戏曲的魅力。
文化是一个村的的村魂,而传统戏剧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它能深深的扎根于这片土地,串联着古与今,串联着浓浓的乡土情,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强大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