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发展 >> 正文 >> 正文

弦歌不辍传佳音艺海观澜

来源:板胡 时间:2023/11/16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的瑰宝,我们在继承弘扬传统的同时,更要努力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胡琴,既是伴我徜徉艺术天地的伙伴,更是带我进行艺术探索与思考的知音。每一种胡琴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到技巧。40多年来,我先后学习钻研二胡、板胡、京胡、高胡、中胡等不同胡琴门类的演奏技法,并有意识地将其互通互鉴。在演奏板胡时,适当之处会借鉴二胡的技法,演奏京胡时同样会糅进板胡、二胡、高胡的元素。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实现乐器性能和技法的互通与融合,创新发展胡琴艺术。艺术的发展既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锐意创新。即便是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也要在不断的创新编排演绎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多年来,我演奏过类型各异的板胡作品,有的篇幅宏大,深具音乐气派和技术能量,如《秦川行》《叙事曲》等;有的婉约隽永,抒发内在情感,如《在那遥远的地方》《远望》《春晓》等;有的风格鲜明,热情洋溢,展现时代气息,如《翻身的日子》等;有的中西合璧,充满异域风情,彰显板胡丰富多样的表达能力,如《花儿随想》《海之歌》《黑眼睛》《海鸥》等。在表现形式上也力求多样化,有常规的民族管弦乐、西洋管弦乐协奏曲,有中、小型乐队伴奏的独奏曲,有板胡与大提琴、板胡与钢琴、板胡与人声、板胡与流行乐队等。这些艺术探索意在通过不同的形式与载体,展示板胡艺术的流光溢彩,让观众领略民族传统乐器散发的时代活力。近年来,我先后与作曲家沈丹合作创作了板胡独奏曲《桃花红》、板胡与扬琴《山妹》等。《桃花红》的创作基于我对传统的新认识。这首曲目的素材有非常纯正的传统戏曲韵味,我们在创作中以传统戏曲唱腔为基础,同时饰以很多现代元素,有流行音乐,有国外打击乐,有男声和唱等。这种结合既展示了传统的固有内力,也塑造了传统的现代身形。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推广者、传播者,多年来,我跟随乐团出访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海内外许多乐团、音乐家、指挥家进行合作演出与文化交流,这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是彼此心灵相通和精神共鸣的纽带。年5月,我携手大提琴演奏家安西·卡图恩首演了京胡与大提琴双协奏曲《霸王别姬》,以京胡和大提琴分别扮演虞姬和项羽,用音乐讲述历史故事。虽然我与卡图恩来自不同国家,讲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演奏着不同乐器,但舞台上,我们彼此心领神会,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相互衬托、碰撞、借鉴、融合,实现了中西合璧的艺术表达。大众耳熟能详的《夜深沉》是京剧最具代表性的曲牌之一,在历代琴师加工打磨基础上,作曲家吴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将其改编为京胡独奏曲,在传统中糅入现代音乐语言和艺术手法,使得这首曲牌更富有时代感,成为更能展现京胡艺术魅力的新经典。几十年来,《夜深沉》是我演出频率最高的作品之一。演奏中我在尊重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带着现代女性演奏者的观察、思考与感悟,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意趣,以刚柔相济的表现手法,对这部作品进行个性化诠释,受到国内外观众喜爱。作为一名民族音乐工作者,在演出与文化交流之外,胡琴艺术的授课教学也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年,新成立的哈尔滨音乐学院聘请我担任民乐系主任。我将多年来艺术实践的经验心得转化到教学工作中,用心培养优秀人才,为民族音乐事业的传承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近年来,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先后成功举办了《乐咏龙江》民族交响音乐会、第八届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暨中俄建交70周年专场音乐会等大型演出,在社会各界产生积极反响。我希望在未来的艺术生涯中,继续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探索,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和广大民乐同仁一道,奏响时代新篇。(作者为中国广播艺术团胡琴演奏家)《人民日报》(年06月06日20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