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发展 >> 正文 >> 正文

欣赏辽宁省的辽南戏和海城喇叭戏的魅力西

来源:板胡 时间:2023/4/27

#梨园国潮#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产生的文化也有所不同,让我们一起欣赏辽宁省的地方戏辽南戏和海城喇叭戏:

1、辽南戏:

是辽宁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辽宁省盖县。又名影剧、影调戏、盖平戏,辽宁复县称辽南影调戏。它是建国后在辽南皮影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剧种,年定名为辽南戏。

辽南戏主要源于辽南盖州皮影,是该地区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演出时照本宣唱,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份,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年1月,辽南剧正式定名为辽剧。

辽南戏表演上以戏曲表演程式为主体,吸收辽南传统民间艺术。如水袖的运用和武打,适当融合了一些皮影动作。丑角表演还有模拟皮影人物“大巴掌”的滑稽动作和步法。此外还借鉴了辽南秧歌、民间舞和二人转的一些舞蹈动作。唱词结构变化也十分丰富,除常见的“七字赋”(七字句)、“十字赋”(十字句)外,还有“五字锦”(王字句)、“三字经”(三字句)、“六字头”(三、三句式)、“三赶七”(句式为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宝塔形结构)、“大金边”、“小金边”(跟句重复)、“啰嗦句”等。在押韵上,有平唱(上仄下平)和硬唱(上平下厌)之分。

唱词

变化多样的唱词句式为辽南戏唱腔带来多种处理方式,形成板腔体和部分曲牌联接的方法。唱腔上分男、女两大系统。生、旦、净、丑各有自己的旋律和基调,其中以丑角的唱腔尤为独特。在辽南戏形成和发展中还派生出一些新的唱腔,如糅合滦州影腔。现已在辽南戏中自成一格的唱腔有〔二龙松〕及其反调和新创的〔鸡啼令〕、〔节节旺〕、〔水连珠〕等曲脾。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以四弦为主,配以三弦,高胡、扬琴、琵琶、管、笛、笙等。演现代戏时还加上古筝、二胡、板胡、提琴及电吉他等,以增加戏剧气氛。

辽南戏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脚色行当基本沿用京、评剧的既成体制,初步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但尚未形成整套的表演程式,演员亦无严格的行当分工。六十年代,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为培养演员和探索创建辽南戏的表演特色,相继排演了一批各行当的重头戏,如花旦行的《当箱子》,花脸、老生行的《宫门断鞭》,青衣、武生、武丑行的《逼嫁杀店》,花旦、文丑行的《打灶王》和行当较全的大戏《青天鉴》等,演员有了较明显的行当分工。

九十年代以来,辽南戏《三十五荒唐梦》获全国天鹅杯戏曲广播剧三等奖,《半庙沟》、《龙凤镜》、《逼嫁杀店》、《梁山除霸》、《三女抢板》、《望儿山》分别获省艺术节银奖和特别奖。

九十年代以来,辽南戏《三十五荒唐梦》获全国天鹅杯戏曲广播剧三等奖,《半庙沟》、《龙凤镜》、《逼嫁杀店》、《梁山除霸》、《三女抢板》、《望儿山》分别获省艺术节银奖和特别奖。

2、海城喇叭戏

海城喇叭戏,辽宁省鞍山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海城喇叭戏是广泛流传于辽宁省海城一带的传统地方小戏剧种。早期的民间艺人,因受条件的限制,仅头戴一顶圆毡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带以扮演戏中各种人物,因此又称“大布衫子”戏。[1]由于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当地俗名“喇叭”,故称“喇叭戏”。[2]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民歌为基础,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兼收并蓄,形成了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体系。它的音乐曲调欢快优美,清新流畅,跌宕起伏,火爆高亢,节奏性强,适于载歌载舞。

年6月7日,海城喇叭戏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是Ⅳ-。

喇叭戏起源于海城地秧歌。其母体主要是随商贾传入海城牛庄的民间小戏,时称山西柳腔。清初,海城地秧歌中已出现了《小两口分家》《小两口抬水》《顶灯》《妈妈糊涂》等以民歌小调为唱腔并具有一些故事情节的专场节目,人物由一旦、一丑扮演,已具“二小戏”雏形,名为清场小戏。

清同治、光绪年间海城高跷秧歌盛行,喇叭戏的演出也由地秧歌队进入高跷会,将跷功、手绢功、扇子功等巧妙地揉入表演之中,又形成了跷、戏结合的演出形式。由于艺人表演技艺的提高,半职业班社不断出现,少则十来人,多则二十余人。演员大多来自农村。授艺方式主要是由师带徒。每逢正月白天上跷演出,晚上下地唱灯碗儿,农闲时外出撂地演出。当时农村的自娱性活动繁多,有“跳正月,闹二月,唱三月,赶四月,离离拉拉到五月”之说,另有迎神赛会、析丰求雨朝山还愿、盂兰盛会等,喇叭戏的演出因此极为兴盛。但由于受跷上表演及演出时间、场所等方面的限制,喇叭戏在跷上表演时,往往只唱原剧中舞蹈性较强的部分。久之,喇叭戏中一大批传统剧目失传。光绪中叶,蹦蹦在海城兴盛,一部分喇叭戏艺人加入蹦蹦班社演唱喇叭戏。不久,评剧兴起,又有一部分艺人改搭评剧班社出外演出,使喇叭戏自身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只有部分喇叭戏艺人在喜庆节日,迎神赛会之期,与高跷同场演出少数剧目,活动范围仅限于海城、营口及附近乡镇。至民国三十四年(),喇叭戏已渐衰微。

年,海城县成立了专业海城喇叭戏剧团。但由于人员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年底即解散。至年,海城县有业余剧团十个,其中牛庄、八里庄南台等业余剧团尚能坚持经常演出,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他们在老艺人的指导下、不断借鉴、吸收新的表演手段,丰富海城喇叭戏的表现力。南台业余剧团排演的《借驴》、《梁赛金擀面》等剧目,多次参加省、市、县汇演并获奖,其办团经验向全省推广。

唱腔风格

海城喇叭戏的唱腔以辽宁省民歌为主,俗称“咳调”,有“七十二咳”之说,后又融入了大量的民间小曲,并与二人转混用。

声腔

海城喇叭戏的声腔是由“柳子腔”和“杂腔小调”两部分组成。“柳子腔”又称“柳腔”、“柳枝”和“柳枝腔”等。“柳子腔”是海城喇叭戏的主要声腔,由唢呐伴奏,早期的部分曲牌有“帮腔”,后来人声帮腔部分演变为间奏。“杂腔小调”中的“杂腔”部分多系外地传入,是海城喇叭戏中常用的曲调。主要有骂鸡调擀面调喇叭牌子开唠调西皮流水大鼓腔等。“小调”类主要以东北民歌为主,还包含了一些昆高笛曲(江淮一带民歌小曲)和少量的宗教音乐。

伴奏乐器

音乐伴奏分文武场。文场除唢呐外,还有板胡、二胡、笛子等;武场伴奏乐器包括竹板、小镲、手锣、大钹、抬鼓、堂鼓等。

脚色行当

海城喇叭戏的脚色,大致为生、旦、丑三行。

生脚:分频生、小生两类。嫉生表演注重稳健、深沉,擅长髯口功,表现内在情感,如《杀江》中的萧恩,《冯奎卖妻》中的夏老三等;小生表演以舞见长,多水袖、扇子等特技表演,如《梁赛金擀面》中的梁子玉,《三贤》中的王林,《拉君》中的梁山伯等。

丑脚:为海城喇叭戏的主要行当,有“无丑不成戏”之说。分文丑、武丑两类。文丑表演重说白,语言诙诸、幽默,长于即兴表演,如《锔大缸》中的锢漏匠,《赵匡胤打枣》中的窦四公,《梁赛金擀面》中的李子明等;武丑表演注重武功,讲究身法、鞭挂,如《神州会》中的跑报张三、《拉马》中的焦光普等。

旦脚:分小旦、彩旦两类。小旦表演唱、舞并重,如《茨儿山》中的小姑和嫂子,《梁赛金擀面》中的梁赛金,《小上坟》中的樱桃花,《傻柱子接媳妇》中的小老妈等;彩旦表演注重面部表情,动作滑稽、夸张,如《王婆骂鸡》中的王婆,《赵匡胤打枣》中的张家女,《探亲相骂》中的亲家母,《铁弓缘》中的陈邱氏等。

海城喇叭戏以反映辽南特别是海城地区的广大农村、农民生活为背景,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等,贴近生活。喇叭戏不仅仅是一种戏曲艺术,还是一段地区发展史的浓缩和一个时代有关民众娱乐状态的记录,刻写着民众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老艺人们有关高跷会、喇叭戏的记忆是民众的生活史和社会史,是对以政治史为主体的大历史缺憾的一种补充。

复兴地方戏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整个社会返璞归真的重要蜕变。王国维先生认为,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过程,他认为各种艺术样式的逐渐融合正是戏曲不断趋向成熟的标志。

戏曲常被人说是“综合艺术”,从一招一式里,也无处不透露传统文化的浩瀚无穷,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明骄傲和艺术自豪,也是我们的文化标志和艺术标志,地方戏多是民间演出的纪录,为我们研究民间演剧的内容及形态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来源:俊雅宣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