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剧团》的兴衰史
作者:张稳善图片:刘焕民
华县柳枝南关大队,即现在的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南关行政村,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华县境内颇有些极高的名气。南关牌楼
因为它地大、人多,又因它依山伴水,东有方山河,西有构浴河,北有二华中央干渠和千亩郁郁葱葱的芦苇荡;南依富有圣名的龙凤山,飞畜走兽莲花清香,鸟语花香五谷仓,是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全县大多地方的青壮劳力大多来过这里修方山河堤。这里的人们乐善好客,可谓是:人美、地美、环境更美。西有构峪东方山,三条河流圈中间。
龙凤山下一丰田,粮油瓜果种平川。
南关环境优雅,但最富有盛名的是有一个秦腔剧团,在远近村子极有盛名。一大帮文艺爱好者,在大队党支部书记刘宽本和退伍老兵文艺骨干李继续的组织领导下会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文化生活搞得有声有色。南关村委会
导演王可信、栗步财,板胡、二胡李忙学、曹干洲,司鼓和尚栗步财、李增茂,翁子李继续。主要演员:王雨农、王征、王西芹、曹腊梅、李喜芹、李扎敦、李安刚、李会芳、吳淑玲、李忠贤等等。有众多爱好文艺的演员又有大队领导的支持,剧团轰轰烈烈的成立了。南关巷道
买戏厢、置戏衣、作彩排、搞试演,功夫不负有心人,初演成功,正式登上文艺舞台。初上剧目三世仇,台上演员肃静,鼓乐奏响,台下雷声海动,人鼎沸然;台上悲悲恸恸,台下声声哀怨,新旧社会两重天,笑居今日平安年。缘有梨圆开门红,再创佳剧八本情。
秦腔精典绝门清,名声大振四方荣。
剧团名声大振,演员唱功浑厚有力,导演王可信、团长李安刚再创新剧八大本:《窦娥冤、《安安送米》、《血泪仇》、《侧美案》、《三世仇》、《八件衣》、《三娘教子》、《白毛女》及《柜中缘》、《杀庙》等剧目。沧海有珠当然明,佛山有仙自然盛。
剧团有骨腰杆硬,行走梨圆风流情。
每年农闲之余,演职人员靠着生产队补给的工分,不分酷暑严寒,靠那种热情的精神排练。每到冬季,年初一、十五为群众演出,由于剧情的需要曾遭家庭的白眼。那些年群众生活虽不富裕,但总感觉有一种活的气息、年的味道,有一种吉庆祥和的气氛。现在的人衣食无忧,却少了生活的热情,桔燥无味。除了打麻将、就是斗地主,有甚者赌的是妻离子散,债务高台、背井离乡……南关老房子
南关的群众有了剧团文化生活的精神支柱,人和人多了一份亲情、多了友情,演职人员多了赞誉,多了热情,剧目多了创意,质量大大提。从此剧团除了为本大队演出外,走出家门,在潼关、商洛地区多场次演出,深受观众的赞扬和爱戴!须丑生旦各有名,八仙过海有神通。
笛锣鼓胡乐器胜,名扬华县进秦岭。
须生:王雨农饰包拯、李安刚饰杨知县;花脸、丑角:李扎敦饰张驴,李忠贤饰花仁义;旦角:王西芹、李会芳、吳淑玲、李喜芹、曹腊梅……《南关剧团》演职人员,从左至右依次为:栗步财、李会芳、李扎敦、李喜芹。作者供
王西芹的《窦娥冤》哀声怨天,李喜芹的《柜中缘》广结善念,李扎敦的《白先生》笑问苍天,曹腊梅的《白毛女》隐居深山,李安刚的《八件衣》父母晴天,李会芳的《侧美案》稳坐金銮。时代变迁观念改换,春风送暖生活发展。
经济腾飞群起争先,剧团兴衰转眼之间。
日新月异富裕农闲,生活有味乐字在前。
重组剧班聚能招贤,群英再会纳凉休闲。
可叹雄风不再当年,身怀情感已到暮年。
剧团兴衰史、终成后辈念!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张稳善
图片拍摄:刘焕民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华州红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