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图片 >> 正文 >> 正文

京西老习俗烟岁初一拜年初二唱大戏

来源:板胡 时间:2025/4/18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www.zkyyhhyy.net/index.html

烟岁就是指年三十晚上,在院子里燃上一堆火的守岁活动。丘瑜(注.明天启五年进士、诗人)诗:“柏洒辛盘此夜情,虚堂无梦变三更、帝城团鼓迎年急,邻院松盆沤岁明。”说的就是除夕夜守岁的风俗。洪水口村的人们都知道还岁的习俗。从山上砍一些松柏树枝.口大破锅,有的就在院子里堆放一些柴草,引着柏树枝,待树极高后,放人一些柏木疙瘩和杏木疙瘩,使之慢慢燃烧。寓意老人长身岁,儿孙兴旺发达。现在的“春节”没有妪岁了,取而代之的是吵烟花炮竹。

大年初一,晚辈们要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的要给拜钱岁钱),孙子辈的用糖果、炮竹就打发了。儿辈的女性,如儿媳、女儿以给钱,也可以给一块布料。一般儿子不接受父母的钱,会婉言谢绝思是,自己已经成家立业了,不能再让父母操心受累了。已婚儿女一群在自己家过年,也有孝顺儿女让老人跟自己来过初一的。

从初二开始,请本门长辈,兄弟全家一起过团圆年,家族人多的就协商排队,直到初五结束。初六以后请朋友、亲戚。团圆年吃团圆饭般主食有炸油香、炸糕、蒸馍馍、大豆小米饭等。多穷的人家这顿饭“瓜菜代”。副食以烧菜为主,猪肉炖粉条、炸豆腐、冻豆腐、豆炒菜一般是芹菜炒肉、白菜炒肉、猪肝、灌血肠、压肉等,所有饭菜自己生产,自己加工的。上桌时,男女分席,长辈上席。一大家族坐在一起,是一年来难得的机会,尽情畅谈兴旺家庭、谈论小子娶妻、图女出等大小事宜,相互祝贺,好不热闹。

在清水镇提起过年唱大戏已是平常事,小龙门、齐家庄.家庄、杜家庄、梨园岭、燕家台、上下清水等等很多村都有自己的旺子。洪水口村也不例外。这些戏班子都是村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他练、演出都是尽义务,图的是娱乐,活跃人气。村里为支持这种民活动,出钱办了文武场(乐器)、行头(戏装)和前后幕帘。有村里持,百姓们摔场,他们演起戏来更带劲。

洪水口村每年从初二唱到初五,正月十五还来一场。平时大戏,戏种就是“山椰子”,戏出儿一般是《秦香莲》《大登殿》等,解放又接练了评剧《小二黑结婚》、秧歌剧《兄妹开荒》等。当时的演员言文泽、杨万凯、王腾兰和杨万香等十来个人,于文彬作导演兼板胡、指挥文武场。

洪水口的戏台就在上营五道庙前现在的小学校院内,演戏前栽桩子搭戏台,演完戏后拆掉。观众就在五道庙前小广场观看,初二是出聘的闺女归宁日,由于戏场不大,加上归宁女儿、女婿、外甥们太多、每次都满场,

供亡书,也叫亡疏。供亡书是过年时祭拜祖先的一种仪式。其内容是:有的家庭有家谱,就将家谱请出来挂在堂屋正面墙上,写几道亡书摆放在家谱下面。所谓亡书,就是写给祖宗们的书信。用白纸叠成信封状,不用糨糊粘,只将上下两端折回即可。正面中上部用糨糊贴上一条红纸。亡里面,有的放信,有的放纸钱。信的内容每家各异:纸钱是用白纸剪成圆形,中间剪出一个四方洞即可。一道亡书内放多少纸钱不限。没有家谱的直接摆放亡书。今天已经没有人在给祖宗写信了。

亡书前点上三炷香,每位亡吴前摆一杯酒,四个供碟,放一双筷子,堂屋正面的躺柜做供桌。从三十晚上开始,家里每顿饭吃什么,就给亡书添什么,主、副食都要有,意在请祖上与晚辈一同过年,共吃团圆饭。到初二晚上太阳落山后,天黑以前,送亡书。送亡书时,由小辈人捧上亡书及供品,提上一壶水到五道口或叉路口。在地上画一个圈,将亡书及供品放到圈里面,全家人在圈外跪下,由儿子点燃亡书后,一家之主口中念道:“谢祖上阴德,孩儿们子孙满堂,生活幸福,年已过完,请祖上走好…”烧完亡书后,用水将燃灰浇天,即返回。

一般所供的亡书中有一道总书。沿红纸条用毛笔竖写“某氏宗亲之灵位”。其他亡疏分写以爷爷辈往下排。如“故祖父某某某、祖母某氏之灵位、"故伯父某某某、伯母某氏之灵位”。书写时,故字在正中上某某某在故字下右方,“之灵位”在正中最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