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与琴结缘五十余载琴痴何夕瑞的制琴人生

来源:板胡 时间:2024/11/28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www.bdfyy999.com/xinwenzhongxin/gongyishixiang/102876.html
华龙网9月21日13时40分讯(记者李黎通讯员张婷婷谢力)从20岁时无师自通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把大胡琴,到年正式推出“何氏三圆琴”,何夕瑞的一生与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何夕瑞的“琴”节正是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敬业,任何一个成功的匠人对自己的行当都绝对是热爱和敬畏的。”今年已经72岁的何夕瑞说。因为爱琴,何夕瑞从一个初中辍学的小木匠成长为中国有名的提琴制作大师。两江新区宣传部供图华龙网发无师自通辍学下乡开始制琴人生何夕瑞发誓要做一把专业的小提琴是在年。时年34岁的他带着一把自制小提琴跑到四川音乐学院求教。“还不错。”一位教授试拉了几首曲子之后说。随机,该教授又拿出一把制作精良的欧洲小提琴拉了同样的几首曲子。“相比之下,我自制的小提琴差远了。”何夕瑞颇受打击。但他同时也暗自发誓,一定要造出一把优秀的中国小提琴。让人好奇的是,当时还是木匠的何夕瑞为何如此痴迷于制琴?据何夕瑞回忆,“年,我的父亲被扣上了‘右派’的帽子,我只有辍学随全家下乡,跟着一个乡下木匠学手艺,出师后在一个厂里制作模具。”有一次,工厂举办文艺演出,缺少一把低音大胡,到处都买不到。“我就找来了木材、鼓皮等材料,照着图纸,在车间里捣鼓了几天,仿制出了一把大胡。”何夕瑞说,这把大胡在文艺演出中表现很好,获得大家的赞扬。从这把大胡,何夕瑞开始了他的制琴生涯。“你连大胡都可以做,小提琴你可以做吗?”同事跟何夕瑞开着玩笑。“当然没问题!”何夕瑞很不服气。但此时的何夕瑞连小提琴都没见过。他根据书上的图片用二胡弦做琴弦,用普通木板做琴身,耗时几个月,做成了一把自制小提琴。在自我感觉不错的情况下,他来到四川音乐学院请专家点评。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和教授的畅谈让何夕瑞明白,制琴不同于普通的木工活,它工序复杂,还涉及多种学科。从此,他开始自学木材学、地质地貌学、气象学、人文学等学科,从基础学科入手,开始研究小提琴制作。同时,他还自学乐理、乐器知识。潜心钻研几近完美的“何氏三圆琴”出炉众所周知,制琴的关键在于木材。事实上,数百年来,国外制作提琴的材料都是阿尔卑斯山的云杉或者冷杉。但云杉一棵树成材需要大约70年,“能不能用其他木材代替?”何夕瑞琢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何夕瑞投入了所有收入,跑遍了缅甸、印度等国家的原始森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惊喜地发现,中国的泡桐树完全可以打破欧洲木材的“百年垄断”。泡桐树是中国原产的一种植物,它以其独特的声学品质早在民族乐器制作中被广泛使用,板胡、扬琴、古筝的共鸣板都是用泡桐木制成。更重要的是,重庆就有很多泡桐树。只是,如何将其运用到西洋乐器中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何夕瑞试验了很多次,都难以达到理想的音色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首次拓宽了提琴研究的领域,首次跨学科地把提琴研制拓展到生物领域,他的《利用微生物部分降解木材在生长过程中的内应力》这一全新的理论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