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图片 >> 正文 >> 正文

陕甘两个版本秦腔锁麟囊,苏凤丽和李君

来源:板胡 时间:2024/8/23

近十几年来,要说秦腔舞台上新编移植最成功的,莫非《锁麟囊》所属。

京剧《锁麟囊》是程砚秋“程派”名剧,大师之后,新艳秋、李世济等老一辈京剧大家都是善演此剧的佼佼者,随后的迟小秋、张火丁、李海燕、刘桂娟等一批各大京剧院团的台柱子都是因演此剧而出名。

这部演了80年的《锁麟囊》,已经成为程派的标志性剧目,如今已成为经典……

当然,《锁麟囊》能被广大普通群众所熟知,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扩大知名度,必须归功于德云社张云雷,归功于“徳云女孩”。是他们传播了传统戏曲艺术,让年轻观众了解、支持、学唱了戏曲。

强大的移植团队

陕甘两省先后倾力打造《锁麟囊》

因为经典,所以各剧种争相移植复制。自从程派《锁麟囊》大火后,评剧、河北梆子、豫剧等剧种都先后移植创作了《锁麟囊》。当然,秦腔的移植很快提上了日程。

年,甘肃省秦剧团搭建班子,专门移植改编秦腔《锁麟囊》。先来看看甘肃移植团队的班底:国家一级编剧符胜负责剧本改编,国家一级导演李学忠和国家一级导演、甘肃演艺集团秦腔艺术剧院院长崔华功亲自执导,最重要的是,甘肃请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著名作曲家吴复兴、甘肃省秦剧团著名板胡演奏家吴志荣共同担当作曲,陕甘名家张森龄、徐光明、戚渝生配器,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马旭东设计舞美道具。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启动移植比较晚,陕西也是集中了“优势兵力”创作《锁麟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导演徐小强执导,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作曲罗新昌创作秦腔音乐,京剧“程派”传人李文敏参与艺术指导。

闪耀的高光时刻

两个版本《锁麟囊》屡获大奖

两个版本的《锁麟囊》都保留了原作最经典、最出彩的部分,“选妆奁”“春秋亭”“寻子”“朱楼”“三让椅”等都很好地保留了下来,这使得故事情节与大家熟知的比较吻合。同时,又根据秦腔的剧种特色强调了地域性,普遍让大家感受到了京剧的底蕴、秦腔的风采。

甘肃《锁麟囊》自年上演,先后在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创剧目、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和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捧得多项大奖。

年,苏凤丽凭借秦腔《锁麟囊》,荣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年,李君梅凭借秦腔《锁麟囊》,二度获得白玉兰主角奖。

秦腔的巅峰较量

苏凤丽和李君梅因《锁麟囊》名声大噪

苏凤丽和李君梅都是当今陕甘两省的秦腔旦角中出类拔萃的演员。

苏凤丽,师从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肖派”艺术创始人肖玉玲老师,曾荣获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全国首届戏剧红梅大奖赛金奖,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李君梅,师从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蓝鱼老师,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之首,曾荣获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白玉兰表演主角奖”、“文华表演奖”。

两位演员的确各有所长,也各有风格,同时也一定程度代表了陕甘两省的秦腔艺术风格。

从音乐设计上来看,苏凤丽版本要更胜一筹,这是吴复兴老师的封笔之作,音乐风格是陕派甘韵,又融入了敏腔风格、肖派韵味。比如,《春秋亭》一折,“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二导板开头,大段的乱弹,非常流畅。而李君梅版本,唱腔设计很复杂,特别是拖腔拐了十八道弯,很有“研究院风格”。再比如,《团圆》一折,“这才是人生难预料”,苏凤丽版也是二六板,而李君梅版是一段带板,明显节奏不够明快,劫后重生的情感表达得不够顺畅,而且显得剧情比较拖沓。

从唱腔上看,苏凤丽保持她“绵里裹针”的唱腔风格,既有肖派的委婉缠绵,也有敏腔的干练洒脱,还听得出程派的柔中带刚。李君梅的唱腔继承了马蓝鱼老师的特点,非常干净,音色很好。但是,不得不说,苏凤丽自《锁麟囊》以后,唱腔越来越黏糊,“棉”的越来越多,“针”却没感觉到,也少了以前清新干练的风格。

从表演上看,苏凤丽展现了肖派细腻的特点,特别是在人物表情、水袖运用上,更细腻委婉。李君梅的表演非常规范,很多细节处理还不够到位,可能是因为身体有伤,水袖功明显不如苏凤丽,因为这个戏非常考验水袖功,《寻子》《朱楼》等戏里面,水袖的运用非常多。李君梅版本的有的细节表演还不是很到位,比如《春秋亭》,“想必是新婚渡鹊桥”,这一句非常直接,作为一个待嫁闺中的少女,对于这种“新婚鹊桥”没有演出娇羞的感觉。

从服化道上看,两个版本的服装都差不多,丫鬟梅香也都与京剧丑旦不同,而是采用了花旦。舞美上,李君梅版本的舞台更朴素一点,结合秦腔的传统更紧密。苏凤丽版本的舞美更创新一些。两个版本特别是朱楼挂囊的舞美都与京剧版本相比,有较大的创新。

苏凤丽和李君梅都是很优秀的艺术家。但个人感觉,更偏好苏凤丽版本的《锁麟囊》。

您感觉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