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说了吕剧的发展历程,那这篇我们说一下梆子吧。为什么说梆呢?因为山东也有山东梆子呀。说起来梆子其实是我国戏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都说京剧和豫剧比较流行,但其实这两个剧种中重要的骨血都是都有梆子的影子。
郭德纲老师说了一句话“梆子是京剧的父亲”这句话引起了不少热爱者的讨论,那郭老师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
其实这话并不算错,京剧确实是梆子的重要骨血。
首先,京剧的主要声腔是二黄和西皮。二黄源自安徽、湖北地方戏曲,以汉剧为代表。南戏、昆弋音乐体系,按辈分可以说这是京剧的娘和姥姥。西皮源自徽班诸戏中的西皮部分。梆子(秦腔为代表)音乐体系。按辈分可以说这是京剧的爸爸和爷爷。简单说就是这么个关系,所以郭老师说的不算错,但是不准确。
其次,比音乐更主要的,是剧目的流变。京剧剧目基本上三个来源,全二黄戏,基本是南戏、昆弋剧目移植的,比如《搜孤救孤》等。二黄西皮混杂的,是京剧新编、原创、改编自地方小戏来的。全西皮戏,比如《四郎探母》、《红鬃烈马》、《龙凤呈祥》,这都是梆子体系直接移植的。这部分其实是目前京剧传统戏的一块主要力量,半壁江山。所以从剧目角度说,梆子是爸爸也勉强说得过去。
不过,中国民间曲艺本就是十分自由的发挥与发展。一个曲种剧种抛弃原有唱腔完全重新唱另一套唱腔的也有很多,甚至前后两者连基因关系都看不出来。尤其近现代戏曲,本来就是文化大冲击,大杂糅的产物,很多地方戏韵白、锣鼓、化妆、服装,北宗京剧、南宗越剧,根本就毫无道理,全面照抄。现代梆子的化妆服装也大量借鉴京昆,这么说京剧又是爸爸了。
再说说梆子和豫剧的关系吧。同样是以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同样在行当上都有大红脸帅旦之分,同样都有二八,流水,慢板等等,而且很多同样的剧目。
论历史,山东梆子的历史比豫剧要长,论借鉴,豫剧借鉴了山东梆子的很多东西。豫剧小生泰斗赵义庭,就是山东梆子科班出身,最开始也是学唱的山东梆子。
其实戏曲的发展历程就是这样的,相互借鉴,其实最终都是博大众一个喜欢。所以他们关系也是相互交融的,说成是兄弟剧种也是可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