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之人
现在说秦腔的人很多,大多见了“秦腔”这两个字就兴奋,甚至见个“秦”字就兴奋;还有人见了“梆子”两字就兴奋,其实这些都不确。什么是秦腔呢?我觉得至少得满足四个条件才行。第一必须是板腔体。迷胡、道情等因为曲牌体的原因自然不是秦腔;第二必须用梆子。碗碗腔、弦板腔、线腔、阿宫腔等以板腔为主的剧种,就因为不用梆子也都不是秦腔;第三必须是单声腔。二黄因为是西皮二黄的结合体,因此也不是秦腔。东西路秦腔尽管不是同一声腔,但是它们毕竟没有相互混合;第四必须用甘陕方言演唱。曾经自称秦腔的蒲州梆子、河北梆子等因为语言的原因,最后都交出了自封的名号。
秦腔剧照从历史上看,中国戏曲至少到乾隆时期还处于曲牌体阶段,因此那个时候秦腔肯定还没有出现。中国戏曲的板腔体是由曲牌体中的“滚调”演变而来,其中由乾隆末期开始,还经历了一个“紧打慢唱”的过渡时期,就是文献上称的乱弹。现存的西秦戏、上党梆子、绍剧二凡等都是这个时期的遗迹。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开始以胡琴代替弦索和吹腔,形成了后世所谓的胡琴腔。这时上下句对应模式已经形成,每句后也已经有了过门音乐。只是具体每句的演唱还并无固定形式,也就是说板式尚末形成,尽管已经有了俗称上的板式。在“紧打慢唱”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许多比较固定的句式结构,这就是板式,由板式的产生标志着板腔体的成熟,这才形成了真正的秦腔。这种形式大概产生于道光中期。
秦腔剧照早期的秦腔是中国传统的宫调式,跟迷胡、越调、柳子戏是同一调式。后来随着秧歌调的出现,中国音乐出现了背宫调式,这就促生了另一调式的板调体,即西皮和山陕梆子。山陕梆子后分化成了同州梆子、蒲州梆子、代州梆子、河北梆子、晋中梆子、山东梆子、豫剧豫东诸调等。宫调式的老板腔体主要有西路秦腔、豫剧豫西调、河南大平调等。中国戏曲最早的是在诸宫调基础上形成的曲牌体的北曲,北曲以弦索腔为主,因应了北曲字多腔少的特点。弦索腔也是至今中国说唱艺术的主要形式。北曲流入南方,难以适应南曲腔多字少的习惯,遂产生了徒唱的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这就是南曲四大声腔。这四大声腔同弦索腔一样,都是曲牌体,甚至也都用的是相同的曲牌,差别主要在于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在曲牌选择上各有偏颇,另一方面同一曲牌的演唱上或者延长节拍,或者加速节奏,或者添字减字。还因为同样的原因,南曲经常弃弦索而改徒唱,这就是早期的海盐腔,但海盐腔仍用官语。以余姚方言演唱海盐腔就成了余姚腔,以昆山方言演唱海盐腔就成了昆山腔,以弋阳方言演唱海盐腔就成了弋阳腔。
其实很多时候,余姚腔、昆山腔和弋阳腔也被俗称为海盐腔。只是弋阳腔虽然出现较晚,但是它大胆吸收了百戏表演,也更加强调广场式的热烈表演,因此就深受广大普遍民众欢迎,也就迅速风靡全国。由此,中国戏曲就开始了不断地域化,不通俗化的过程,这就有了石碑腔、湖广腔、徽腔、秦腔、河南腔、京腔等地方戏,这是明朝中国戏曲的主要形式。明万历年间,鉴于文人雅士对戏曲过于粗俗的反感,魏良辅等人综合南北曲,改造了昆山腔,形成了以吹腔领奏,辅以弦索的“水磨腔”昆曲,昆曲以官语演唱。由此中国戏曲进入了花雅之争的时期。花雅之争是中国戏曲在清朝的主要旋律。这个时候的中国戏曲一面地方化不断加深,就是以正统标榜的昆曲也在各地被不同程度地土化,出现了京昆、秦昆、川昆、豫昆等形式;甚至它还被花部的梆子腔、弋阳腔感染,形成了昆梆、昆弋等新形式。另一方西中国戏曲也基本确定了几种主要演唱形式:徒唱(无伴奏)、弦索腔(以弦索主奏)、管乐(管乐伴奏)、胡琴(胡琴伴奏)等。也有许多剧种形成了这三种伴奏形式混杂的现象。一般而言,以昆曲为主的雅部多在官寺演出,多以鼓板节制节拍;以弋阳腔、梆子腔为主的花部多在广场庙会演出。
胡琴腔出现较晚,大约在乾隆中期,随着“紧打慢唱”演唱形式的出现,花部纷纷改弦索为胡琴,民国后又纷纷改为板胡,这就是后来板腔体的基本形态。由于胡琴的加入,也有人称之为胡琴腔。把梆子加入到戏曲中大约在明万历时期,这是与戏曲广场演出的大环境相适应的。虽然中国戏曲的广场式演出由弋阳腔发起,但是把梆子加入戏曲中却是由西北地区而起。那个时期的秦腔还是弦索腔,屋于曲牌体,其实就是现在俗称的曲子,那时也叫乱弹。梆子的加入并没有改变戏曲的结构,但它使得戏曲演出气氛更加热烈,这极其适应广场演出,因此深受群众欢迎,也就迅速流行到了全国。由此,梆子就成了乱弹花部的标志,人们也可惯于称这类戏为梆子腔。
随着弋阳腔的流行,梆子腔与之结合,就形成了梆子秧腔。在“紧打慢唱”出现后,梆子腔又与之相结合,就出现了乱弹梆子腔。在板腔体出现后,梆子腔又与之结合,就出现了板腔体的梆子腔。现在人们一般把板腔体的梆子腔称作梆子腔,因此许多人也就想当然以为梆子腔是板腔体,其实这是不确的。比如山东柳子戏是梆子腔,但它却是弦索腔;西秦戏的梆子腔却唱吹腔;西北人唱曲牌体迷胡戏也常用梆子。准确地说,梆子仅仅是一种伴奏形式,梆子腔也并不是一个有具体结构的剧种。
早在南曲向北方流行的时期,西北的弦索腔(曲子)就被称为秦腔、秦声、秦音。后来因为首先加入梆子而被外界认识,一时声名大振,秦腔也被俗称为梆子腔,当然,外埠人用梆子演唱的戏也自称梆子腔;随着昆曲的流入,秦腔又吸收昆曲形成了秦昆,俗称吹腔。很长时间所谓的秦腔就是梆子腔跟吹晚的结合体。乾隆中期,秦腔首创“紧打慢唱”的形式,迅速传向全国,直至道光年间形式板腔体。也是道光年间,随着秧歌调的流行,中国戏曲出现了种新的调式——背宫调。以北方的讴、娃娃调等为标志,新调式迅速流行开来,出现了西皮调,川陕梆子。西皮调跟川陕梆子同调,后来川陕梆子衍生出了同州梆子、蒲州梆子、代州梆子、河北梆子、晋中梆子、豫东诸调,俨然成了梆子腔主体。同州梆子在西安附近跟西路秦腔结合形成了西安秦腔。随着西路秦腔、同州梆子的消失,西安秦腔就成了秦腔的代名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