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梆子,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年5月,蒲州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编号Ⅳ-19。
蒲州梆子明末清初形成于晋、陕、豫交界地带的蒲州,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它是我国古老的梆子腔剧种之一,晋中和晋北称之为“南路梆子”或“南路戏”,上党称“西府戏”,河南称“西戏”,在陕西省、甘肃省西北一带称“晋腔”“蒲戏”“山西梆子”“梆子腔”。
历史渊源
大约于明末清初,山西的蒲州(今永济)、陕西的同州(今大荔)河南的陕州(今陕县)的黄河流域三角地带就有一种土戏形成并流行。开始人们称它为“乱弹”或“土戏”,又因以枣木为梆,击节演唱,所以又称为“梆子腔”。
嘉庆、道光以后,蒲州一带的乱弹逐渐分为南路和西路两大派。至抗日战争时,南路戏渐与西路戏合流。清末至民国初年,在蒲州、平阳地区,梆子戏已成为迎神祭祀、喜庆寿典、集市庙会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清同治、光绪至民国间,梆子戏班发展到40多个。
抗日战争时期,艺人四处流散。一部分逃至西北,先后在西安组织了“唐风社”“晋风社”“虞风社”,在平凉、兰州、绥远组织有“平凉晋声社”“晋胜社”“唐声业余歌剧社”等。另一部分在吕梁山有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文化宣传第一、二、五队;在延安有南区合作社蒲剧团;在太岳抗日根据地有解放剧社,太岳中学蒲剧团等。这些表演团体除主要演出传统戏外,大都演出了不少新编历史剧和配合时事的现代戏。
艺术特点
蒲州梆子唱腔以梆子腔为主,另有昆曲、吹腔及民歌小调等。梆子腔属板腔体,有7种基本板式,另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三百多支。蒲州梆子的声腔特征是腔高板急,起伏跌宕,长于抒发慷慨激越的情绪。在演唱过程中演员大小嗓兼用,往往出现十度以上或两个八度的跳跃,行腔高亢奔放,富于激情。蒲剧的打击乐点(锣鼓经)从名称上说有六七十套,但实际变化起来却在百种以上。其节奏分慢、中、快、散四种类型,从配合表演动作到说唱填补,从掌握节奏到渲染气氛都离不开它。伴奏乐队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以板胡为主,辅以笛、二股弦、三弦、二胡等;武场乐器采用鼓板、枣梆、马锣、铙钹等,锣鼓经十分丰富。
蒲州梆子分须生、老生、小生、正旦、小旦、老旦、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等脚色行当,其表演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最鲜明的特点是火爆奔放,刚健大方,舒展明快,含蓄细腻,注重做工,擅用特技表现人物,有不少难度较高、观赏性极强的表演技巧,仅特技绝活就有三十余种,其帽翅功、髯口功、翎子功、梢子功、鞭子功、椅子功、扇子功、耍纸幡、彩功等表演特技在全国享有盛名。
蒲州梆子剧目众多,现在已知剧目有一千四百多个,其中《窦娥冤》《薛刚反朝》《麟骨床》《杀驿》《挂画》等影响较大。
文化传承
在梆子腔剧种体系中,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诞生最早的一种,它与陕西梆子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是考察中国地方戏曲传承演变轨迹的活资料,对于山西地方文化研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蒲州梆子正陷于危机之中,观众大量流失,演员队伍青黄不接,这种局面需要尽快得到扭转。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加强对蒲剧社团的组织领导和艺术建设,组织重点剧团,配备业务骨干,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鉴定和整理加工,在表演、音乐和唱腔等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改革。
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临汾蒲剧院、山西省运城市蒲剧团获得“蒲州梆子”保护单位资格。
责编:任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