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图片 >> 正文 >> 正文

粤剧伴奏之软弓取代硬弓七续完

来源:板胡 时间:2022/5/11
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QQ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续前)

粤剧舞台上的中国弦乐器:

一、二弦。用两根粗弦,形如京胡而粗大,发音比京胡嘹亮壮大,是以前舞台伴奏的主要乐器,故名头架,即是三手师傅所拉的。

二、提琴。是跟二弦一起,有共鸣作用的一件重要乐器。它以粗大的竹管作琴腹,不蒙蛇皮而代以桐板,发音仿如河南梆子的板胡。定弦是“尺士”(2、6)或“工士”(3、6)。它的定弦是固定的,不比二弦。二弦的定弦要视所唱的曲调性质而异,如唱梆子(即京戏的西皮)是用“士工”线;二黄调则用“合尺”线;反二黄则用“上六”线。提琴由八手师傅负责,以和二弦的。

三、月琴。四根弦分两组,“上六”调。

四、三弦。因用厚的蛇皮来蒙鼓,而琴腹的直径空间不大,故发音近听来则似嫌混浊不清,但声能达远。在乡间的草棚子演戏,往往邻乡一二十里路也听得见它和高边锣的声音,而听不见别的乐器。

以上是粤剧舞台上历史最长的几件乐器。以下是后来(约在近二三十年间)上了舞台的。

五、椰壳胡琴。是民间的乐器,属低音乐器之一。

六、秦琴。古名双清,是由潮州乐来的,年开始用于舞台。

七、秦胡。以秦琴的琴腹作鼓,蒙以桐板,改成两弦的拉奏乐器,发音低沉,年创制。

八、扬琴。

九、桃琴。形如葫芦,琴腹空间很阔大,乘弦的地方蒙以圈径约五寸的蛇皮,与秦琴相似而音色不同。

十、琵琶。

十一、低音琵琶。琴腹空间比桃琴更大,外型仿如琵琶,发音低沉洪壮,有如西洋乐器的低音大提琴。

十二、筝。

十三、二胡。子弦用钢丝,两膝挟着来拉,年之后用于舞台。(按:即今天的高胡)

以上秦琴、桃琴和低音琵琶,都是广东创造的。但其中如筝、琵琶都属民间乐器,没有上舞台。

根据上边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得出粤剧的伴奏音乐,也和声腔一样,三十年来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它坏的一方面,也有好的一方面:

一、粤剧的基本曲调是梆子、二黄,后来所吸收的南音、木鱼、龙舟、粤讴、板眼等,这是广东的民间曲调,还有由昆曲和其他兄弟剧种搬用的曲调,这都是民族风格的东西,其他的民间小曲也有很多是好的,这种材料大部分应当肯定。

二、在运用方面生吞活剥随意拼凑的当然不少,可是也有为了一段戏的情,加工创制,剪裁得体,能与剧情吻合而和谐悦耳的。即使是片断的也应肯定(我听过几段反线二黄和几段梆子的过门,管弦乐器和敲击乐器配合得非常谐和得体)。

三、原来伴奏的音乐是跟着声腔走的,但粤剧的乐师们在这一方面也还是有不少创造——因适应“平喉”,新腔运用低音乐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长管和秦琴、桃琴之类,在配器方面运用了多种乐器,包括采用京锣鼓作了不少新的尝试,丰富了粤剧的棚面。

四、为着适合剧情,为着新的声腔,都作了些新的伴奏曲并制造出了新的乐器,如长管、低音琵琶、秦胡、桃琴之类。

至于应用西洋乐器,作为一种时髦的场面,那是毫无道理,如果有的乐器在戏曲中用起来很调和,又能制造气氛,帮助剧情进展,那也不妨应用,我以为,是否能够表现民族风格,乐器的音色固然有关,主要还是在乐曲。如果乐器的音色不过于特殊,为群众所习惯而能接受的就不妨使用。而且有些西洋乐器广东的观众.早已听惯,不妨沿用。至于中西乐器如何配合的问题,如交响乐“陕北组曲”这类的创作,曾经作过些尝试,可是在音乐家当中也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在我这样外行的感觉以为可行。但这必须经过作曲家长期的努力,绝不宜于草草从事。因此我以为广东戏曲改革委员会首先要求突出民族风格,把西洋乐曲是否能用的问题留待将来解决,这个意见是对的。同时认为把三十余年来粤剧的音乐工作根据理论和实际加以总结,予以正确的评价,是很必要的。(《欧阳予倩全集第五卷》92页~95页)

拙作《粤乐寻源·辨综》(图片来自网上)

附二。《粤乐寻源·辨踪》之“名人简介”

内有参考资料,都是——年之间的事。在这10年内戏班发生了由硬弓为主转为软弓为主的变化。其实这种变化之大,也是超乎常人的想象的。这种陈述有一个缺陷,与历史人物关系脱离了。拙作《粤乐寻源·辨踪》27页,载有有关时间段戏班艺人的资料,可资理清思路之用。

结语

1.俗语说: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究竟广东音乐是哪方面因素催生出来的?本文仅以时势造英雄的角度谈广府地方音乐与戏曲的变化。对于戏剧地方化的研究,也曾看过一些学者的文章,他们的分析都对,但都没有从新文化的角度去考量,都没有从“时势”的角度去考量,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尽管历史像一个任人妆扮的小姑娘,但也得妆扮上该时代的服饰,配合该时代的环境。今以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的角度,借硬弓转换为软弓这个身边时常出现的话题,重新回顾这段改天换地的风云岁月。感悟前辈之艰辛与无奈,聪明与睿智;探求他们以读书人的情怀,以底层百姓的利益为依归,求新求变的心路:

1.搜集一切优美的旋律。

2.为粤语化后的唱词服务。

3.并向粤剧的梆黄靠拢。

由是观之,广东音乐是伴随戏曲本土化的变革一起发展壮大的,正如戏班在变革前也有粤语化的唱词出现一样,广东音乐在新文化运动前也有一定数量的本土曲目,例如沙湾何博众的《雨打芭蕉》《饿马摇铃》;严老烈的《倒垂帘》《连环扣》《旱天雷》等,但与数以百千计的曲目相比,相去甚远。变革的大潮到来后再加上唱片业的介入,使广东音乐短期内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乐种。

没有新文化运动,就没有急风暴雨式的戏剧粤语化,硬弓转为软弓的情况不会出现,粤剧、粤曲也不会是今天的样子,广东音乐也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续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